旺蒼:壯大“五小”產業 讓“副業”變“富業”

四川新聞網廣元3月30日訊(周俊)“再養一段時間就可以出售了。春暖花開時,隨著疫情好轉,周邊好多農家樂的‘柴火雞’生意又好起來。我養的雞不怕賣不上好價錢。”旺蒼縣高陽鎮古柏村項偉說,“能有現在的好生活,多虧了縣上鼓勵大家搞的‘五小’產業經濟,現在養殖業就是我致富的‘聚寶盆’!”

今年,旺蒼縣制定“小庭院、小作坊、小農家樂、小加工、小商店”等五小短產業發展方案,因戶施策,因地制宜發展一系列“小字號”經濟,讓“五小”產業成為全縣廣大貧困戶的“富業”。

“小庭院”打造增收“聚寶盆”

3月25日,在高陽鎮古柏村,一陣雞鳴將筆者帶到了項偉等人創辦的眾富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循聲望去,一棟棟“雞別墅”散佈在山林中,一群小雞正在啄食。

養殖小區負責人項偉表示,他們養殖的是“古柏酵香雞”。它吃的是發酵飼料、喝的是益生菌發酵液,出欄週期比傳統餵養土雞方式縮短一個半月,肉質卻更鮮美。由於是運用發酵飼料、微生態保健液餵養的“古柏酵香雞”,公雞皮脆肉質鮮美,無論燒、炒、燉、拌,味道都非常可口。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按今年行情,1只公雞可賣80至100元、1只母雞可賣70-90元,除去每隻五六十元的養殖成本,每隻雞平均利潤為30至40元。”項偉說。

推開化龍鄉石川村村民杜光國家的大門,滿眼碧綠蒼翠。“庭院經濟真是好,不僅能創收,還能美化環境。夏天坐在棚架下,吃著瓜果,嘮著家常,別提多愜意了。”杜光國望著滿院喜人景象,眼睛眯成一道縫。

杜光國是石川村六組的貧困戶,通過發展獼猴桃產業,2017年一舉摘下“窮帽”。這幾年村裡獼猴桃產業逐漸發展壯大,杜光國又將家中3畝土地發展獼猴桃。

“這幾年積累了種植技術,加上獼猴桃品質好,賣得上價,剛一掛果就被商家預定了。”杜光國說,今年他家獼猴桃收入又要增加2萬多元。

“近年來,通過現代農業產業園、‘一村一品’示範園、特色微庭園‘三園’聯動全域覆蓋,初步走出了一條貧困山區產業扶貧、精準到戶的特色路徑。”該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鮮勇說,截至目前,全縣已建成萬畝億元現代農業園區19個,“一村一品”產業示範園137個,特色微庭園2.8萬個。

“小作坊”變成創收“銀行”

3月27日,旺蒼縣水磨鄉橋板村天空飄著小雨,在村裡何富倫家,老遠就飄出醇厚的酒香味。

“來,外面下雨,到裡屋坐坐。”何富倫熱情地打招呼。

進屋後何富倫招待客人的,不是熱騰騰的茶水,而是自家釀的包穀酒,入口細膩、醇香。

“自己有釀酒技術,就先從釀酒開始找生財之道。”前幾年,他在家裡建起一座小酒廠。何富倫說,“土地是個寶,就看利用得好不好。”2017年,為了進一步增加收入,穩定財源,他又承包了村民們的15畝山地,採用套種模式種植玉米,再用養豬產生的農家肥給玉米施肥,又節約下了大筆肥料錢。

“用種植的玉米釀酒,不僅節約了成本,白酒產量還不斷增加。” 算了一筆賬,從17年到去年,白酒產量增加了15噸,每年淨收入就增加了5萬元,給生豬餵食酒糟後,每年節約飼料成本2萬元,到去年通過釀酒和生豬養殖,總收入達到近26萬元。

何富倫發展的“小作坊”經濟正是該縣創新發展“五小”短產業經濟的一個縮影。“‘五小經濟’投入小、門檻低、見效快,又可以根據村民情況‘量身定做’,通過多種方式解決困難群眾穩定增收。”該縣扶貧移民局負責人李偉說,按照“小規模、大群體”的思路,為貧困戶制定“一戶一策”精準脫貧計劃,扶貧成果可以更快見效,還能激發群眾的內生動力。

據瞭解,今年旺蒼縣計劃發展小庭院1.5573萬個、小作坊80個、小加工120個、小商店280個、小農家樂55家,戶均增收4600元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