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80、90、00年代結婚各有什麼不同?哪一代最幸福?

瘋顛吾痴


我們家輩輩是農民,代代生活在農村,幾代人的婚姻觀念不同,婚姻生活也不同,這與我們的國情國策是緊密相關的。

我奶奶就是上世紀60年代結婚的,她說,她公婆只給她準備了一間偏房做婚房,又矮又窄,只能盤一個炕,放一張桌子。但那個時間,她感覺也挺好,有住的地方就行啊。

可是就是這樣一間房也不能久住,因為爺爺的弟弟還要結婚,也要用這間房。

爺爺和奶奶就找人打土坯,東湊西借一些木料,大概花了三百塊錢,就蓋了三間房,那時候他們己經有倆個孩子了。

搬進新房的爺爺奶奶幸福指數提高了,他們是冬天搬的家,其實屋裡又潮又冷,可他們還是特別滿足。

我爸爸媽媽是八十年代結婚的,正是國家改革開放的時候,百業待興,一切都欣欣向榮,大家剛剛脫貧,給兒子準備新房娶媳婦是大興之道,所以,爸爸媽媽一結婚就有了自己的新房,當然是爺爺奶奶給蓋的。

爺爺奶奶結婚的時候,幾乎沒有彩禮,因為那時候太窮了,爺爺只給奶奶買了能做6身衣服的布,都是洋布(棉布),一身衣服6尺布,其中有一件最好的就是‘的確良’,這種布料又薄又軟,滑滑的很舒服。

奶奶嫁妝是,牙膏牙刷,四個茶杯,兩個碗,兩床被褥,兩個枕頭。

媽媽結婚的那時候,也不能算是有彩禮,因為兩家說好的,婆家準備傢俱,有,大衣櫥,縫紉機,沙發,自行車。孃家準備家用電器(那時候很少)和生活日用品,有茶具,被褥,錄音機,還有盆啊碗的。整個結婚過程沒有金錢來往。對了,還有衣服,那時候,爸爸帶著媽媽買了八身衣服,這應該算是彩禮了吧!

我想,爺爺奶奶的婚事太寒酸,因為太窮了,但他們也很幸福。

爸爸媽媽的婚事豐富多了,可還是剛走貧窮中走出來,只體現在溫飽之中,但他們的精神己非常富有,對未來又充滿希望,他們也是幸福的。

現在我也結婚了,在城裡買的房,每月還房貸,結婚時很風光,拍婚紗照就花了好幾千,三金,彩禮,樣樣不少,當時好幸福,一還房貸就有點心酸。

算了,不說了,將來,我們的孩子們一定會覺得我們的婚姻也很幸福,結婚本來就是一件幸福的事,如果你覺得結婚不幸福,也得等到結過婚再說。

我們的國家日益昌盛,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每個時代的婚姻都有她的特點,但她的共同之處都是幸福的。


書伴茶


6O、70丶80丶90、00年代婚有什麼不同,……。有很多的不同之處。只說60年代結婚,男方家只需有1O0元錢就能把女方娶到家,70年代需用2OO元,8O年代需用600元,90年代需用15OO元,OO年後15OOO元。這是當時農村男方結婚所支付的彩禮錢的不同,其它不同的方面更多,不依一說了……。要說幸福那當然是9O年代和OO年以後的幸福。時代不同,幸福的值數也不同。


鄉愁3263


六七十年代結婚非常簡單,單位分一間房,開個茶話會,吃點花生糖果,送禮是開水瓶、帎巾、茶具之類的,絕大多數是介紹相親認識的,百分之九十八都能白頭到老,我是八七年結婚的,單位分房,辦孑四十多桌酒席,八十八元一桌非常豐盛,三部車接親,組合傢俱一套,彩電冰箱洗衣機單車檯扇,床上是四補四蓋,算是齊全的,婚後第三天到北京旅遊一個星期,因為是晚婚有十五天假期,覺得以前人們結婚簡單快樂沒有任何壓力和負擔,不欠債,現在變味了,結不起了,負擔太重了。


寶鑫東風店曾姐


時代不同,每個人理解的也不同。有的是物質主義者,有的是理想主義者……幸福的含義也就有百家爭鳴的解釋了。

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出生的人群受傳統婚俗影響,思想較保守,傳統,規矩,遵循先戀愛,再結婚,女性對性教育思想深藏於心,很少有越雷池的。

在物質上基本上都是一些正常的居家擺設。逐步開始有冰箱,電視等家電了。新娘結婚時大多彭都可以穿戴婚紗了,首飾也開始出現了。這些在當時算是不錯的條件,可謂幸福了。不過可沒有豪宅,豪車相伴,時代不同嘛!但是,無論哪一方面都好於父母那一代人了。

八十年代,九十年代,OO年代的中青年人,你們進入了一個全新時代。你們分別見證了從改革開放的中國到如今欣欣向榮的國家發生的鉅變。

在婚俗上,一改傳統。車,房,高價彩禮……畢競時代不同,追求也不同,無可厚非。和從前婚俗相比,又上了一個新境界。若無房,無車,不結婚,難結婚都是一個不爭的現實。所以有車,有房就是當今大多數未婚青年是否能成婚的標誌了。

所以說你們這一代人是幸福的,但是又不是很幸福的一代人了。因為你們這一代人要承受的各種壓力,承受國家負與的使命太大了。

你們有思想,有追求,有文化,接受新生事物較強烈以及受外來一些思想入侵,稍帶些享樂主義思想,同時性教育思想偏開放了。但是這些也不改你們依舊是好樣的一代年青人。你們是最棒的!你們是祖國的棟樑!加油!


用戶阿詩瑪的故鄉


60年代不訂婚就結婚。70年代結婚前訂婚時,必須是男方給女方買手錶和自行車,後結婚。80年代的人結婚必須要買組合櫃和三金才結婚。90年代的人結婚是房子和5金,家電齊全才結婚 。00後是有車有房有家電才結婚。


用戶4579337156597


我覺得不論哪個年代結婚,肯定是結婚那天都幸福滿滿,只不過是場合不同罷了,60年代的請幾兩桌親朋好友在一起吃個飯熱鬧一下,算是結婚了,我是七零後,我結婚的時候請了七大姑八大姨,雙方都請了多少客人(各管各方的客人)現在都是近點男方管飯,女方的客人女方收錢💰。肯定是一代比一代更熱鬧了,更好看啦,00後現在還小,結婚還沒有多少吧。








仙氣飄飄陳姐


哈嘍,你好,我是夢比歲月暖很多,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認為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想法,我知道肯定有很多人說是00後。但是我自己認為是九零後和七零後。

因為現在的八零後,九零後甚至零零後的婚姻不太長久。離婚率太高了。因為我老公的妹妹就是八零後,她目前已經第三婚了,嫁了七零後。最後還是祝福她吧,希望老天別再捉弄她了,祝她幸福。現在也有很多像她一樣婚姻坎坷的人,二婚的更多了。所以,我認為離婚率低的年代才是最幸福的。因為這樣的家庭人人羨慕,對孩子的健康成長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有的孩子因為父母離婚後,性格變得孤僻,內向,極大的影響到了他的學習和生活。

我看我們的父母那一代人,他們結婚時雖然很簡陋,有的連一輛自行車都陪嫁不起。但是那一代人不像我們現在的人愛攀比,壓力沒那麼大。離婚率特別低。家庭大都幸福。現在我們生活雖然好了,但是卻沒有小時候那麼開心。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想法,希望對你有用。


夢比歲月暖很多


當然越往後結婚越幸福,結婚開銷越來越大,我們結婚時我村禮金120元,我家多交40,送了160元,送一塊手錶,成了我村第一個送表給新婚的人,也是當時送禮金最高的人,到如今講給年青人聽好像不是真話了。


普乖寶


六十年代的人,先結婚再戀愛;七、八十年代的人,先戀愛再結婚;九十及OO年代的人,戀愛及結婚不刻意先後,全憑己欲任性而為!!然,真正倍感幸福的卻是被現在稱之為所謂的潮一代視為最不可思議的六十年代的老一代。


旭陽沐哥


現在的年輕人結婚比不上以前的人幸福。他們比較注重物質條件,以前的人精神層面,人品方面注重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