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唐代高僧華嚴宗四祖,一生身歷九朝,為七位皇帝講過經

2020年3月29日,農曆三月初六,恭逢澄觀國師圓寂紀念日,頂禮緬懷澄觀國師!

清涼澄觀國師,唐代高僧,華嚴宗四祖。一生身歷九朝,先後為七帝講經,為七帝門師。著述宏富,有《華嚴經疏》等四百餘卷,又稱“華嚴疏主”,是華嚴宗四祖;門下嗣法弟子眾多,其中圭峰宗密大師繼承法統,為華嚴宗五祖。

他是唐代高僧華嚴宗四祖,一生身歷九朝,為七位皇帝講過經

澄觀法師,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華嚴宗四祖。早年四處參學,融會各家宗說。後大力研習、弘揚華嚴,以法藏華嚴正統思想傳承者自居。一生身歷九朝,先後為七帝(代宗、德宗、順宗、憲宗、穆宗、敬宗、文宗)講經,為七帝門師,受賜的封號有“教授和尚”、“鎮國大師”、“清涼國師”、“僧統清涼國師”、“大統國師”等,一生備極尊榮。

有關澄觀法師生平經歷,在《宋高僧傳》卷五、《釋門正統》卷八、《佛祖統記》卷二十九、《佛祖歷代通載》卷十八至卷二十、《釋氏稽古略》卷三、《廣清涼傳》卷三等傳記中,都有非常詳細的介紹。依《宋高僧傳》等據說,澄觀法師俗姓夏侯,而依《廣清涼傳》中所說,澄觀法師俗姓戴。而對於澄觀法師的生卒年月,依《佛祖歷代通載》所說,謂“生於開元戊寅”、“開成三年三月六日。僧統清涼國師澄觀將示寂”。即謂生於公元738年,圓寂於838年;《佛祖統記》中謂“開成三年三月。清涼國師澄觀示寂。上輟朝三日。”此中所說圓寂年月同上;《宋高僧傳》中謂“以元和年卒。春秋七十餘。”即謂約於公元806至820年中圓寂;《釋門正統》中謂“開成二年三月六日示寂,葬終南石室”,即謂圓寂於837年;《釋氏通鑑》中謂“戊午三月,僧統清涼國師澄觀示寂。”即謂圓寂於838年。依此中諸說,澄觀法師生卒年月有三說:1、738-838;2、738-837;3、卒於元和年(806-820)中。今依諸傳記,對澄觀法師的生平作一簡說,以便我們對華嚴四祖澄觀法師其人有個更直接的瞭解。

天寶五年(746,9歲),澄觀禮本州寶林寺體真禪師為師。此依《釋門正統》中所說。

天寶七年(748, 11歲),依寶林寺霈禪師出家,誦讀《法華經》。天寶十年(751,其年14歲),奉恩試經得度。

乾元年間(758-760,時21-23歲),依潤州棲霞寺(今南京棲霞寺)體律師學相部律。回越州開元寺曇一律師處學習南山律。又往金陵(今江蘇南京)玄璧法師處學習“三論”。《釋門正統》中又云“受南山行事止作於曇一,受菩薩戒於常照禪師。”

唐代宗大曆一年至二年(766-767,時29-30歲),往金陵瓦棺寺學習《大般涅槃經》和《大乘起信論》。又到淮南(今江蘇揚州)法藏法師處學新羅元曉的《大乘起信論疏》和《涅槃經宗要》。往錢塘(今浙江杭州)天竺寺跟隨法詵法師學習《華嚴經》。

大曆十年(775,38歲)往蘇州從天台宗學者荊溪湛然學天台止觀及《法華》、《維摩》等經疏。又走謁牛頭慧忠、徑山道欽及洛陽無名,諮決南宗的禪法。更從禪僧慧雲,探習北宗的禪理。他一方面廣學律、禪、三論、天台、華嚴各宗的教義;一方面還研究佛教以外的各種學問。

大曆十一年(776,39歲)歷遊五臺、峨嵋諸山,後仍回五臺,住大華嚴寺,行方等懺法。同時應寺主賢林之請,講《華嚴經》。

德宗興元元年(784,47歲)正月,澄觀法師“因慨華嚴舊疏文繁義約”,遂為《華嚴經》作疏,到貞元三年(787,50歲)十二月功畢,歷時四年,撰成《華嚴經疏》二十卷,即是現行的《大方廣佛華嚴經疏》。

貞元四年(788,51歲),應賢林之請,在五臺山大華嚴寺講新著的《大方廣佛華嚴經疏》。

貞元七年(791,54歲),應河東節度使李自良的邀請,到太原府崇福寺講《華嚴經疏》。

貞元十二年(796,59歲),奉德宗詔令入京師長安,在崇福寺參加由罽賓國沙門般若三藏主持的譯場,翻譯南印度烏荼國國王所進的《華嚴》後分梵夾。

貞元十四年(798,61歲),《華嚴》後分譯成,共四十卷,世稱《四十華嚴》。詔令他作疏解釋,於是在終南山草堂寺撰成《貞元新譯華嚴經疏》(又作《華嚴經行願品疏》或《普賢行願品疏》)十卷。

貞元十五年(799,其年62歲),德宗詔授“鎮國大師”號,進天下大僧錄。此依《佛祖歷代通載》卷十四:“十五年,清涼受鎮國大師號,進加天下大僧錄。”是年德宗生日,從終南山雲華寺迎入宮內講《華嚴經》,賜澄觀“清涼國師”號。此說依《釋門正統》。

唐憲宗元和五年(810,其年73歲),詔澄觀入宮內談法,敕令鑄造金印,號“僧統清涼國師”,統領天下僧眾。此說亦依《釋門正統》。

開成元年(836,其年99歲),文宗加封澄觀為“大統國師”。此說依《釋氏稽古略》卷三:“清涼國師澄觀入寂,世壽102歲,臘83年,加‘大統國師’,帝謂以祖聖宗仰,特輟朝三日。”

依《釋門正統》中所說,澄觀法師“著疏記流傳者四百餘卷,講貫大經殆五十遍”。因其著作頗豐,而有“華嚴疏主”之譽。其著述現存者有《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六十卷、《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九十卷、《華嚴經行願品疏》十卷、《大華嚴經略策》一卷、《新譯華嚴經七處九會頌釋章》一卷、《三聖圓融觀門》一卷、《華嚴法界玄鏡》二卷、《五蘊觀》一卷等。

澄觀國師弟子眾多,其中圭峰宗密、東都僧睿、海印法印及寂光四人稱門下四哲,繼承法統者為宗密,即華嚴宗五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