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女兒帶了6年娃,現在成了冤家”,老人帶娃的心酸家長要了解


前幾天下班回家的時候,聽到隔壁家傳出很大的吵架聲,而且是兩個女人的聲音,剛開始我以為是婆媳鬧矛盾,後面才知道原來是姥姥和自己女兒吵架。


進家門後我跟媽媽說起這件事,我媽說這位姥姥怪可憐的,幫自己女兒帶娃帶了6年,沒能換來女兒女婿的體諒和感恩,反倒天天說她,她家隔三差五就大吵。

“幫女兒帶了6年娃,現在成了冤家”,老人帶娃的心酸家長要了解

姥姥也來過我家做客,跟我媽吐苦水,提及這些年為女兒的付出,淚眼婆娑,直言自己幫女兒帶了6年娃,到頭來卻成了仇人。


現在很多年輕父母為了忙賺錢,拼事業,把孩子生下來後就丟給老人帶,老人成了帶娃的專業戶


為了避免婆媳矛盾,女兒沒讓婆婆幫自己帶娃,而是請求姥姥幫忙,姥姥覺得既然女兒開口了,自己也能帶,那就幫幫女兒。

“幫女兒帶了6年娃,現在成了冤家”,老人帶娃的心酸家長要了解

女兒覺得親媽帶娃放心,直接就把孩子丟給了這位姥姥,甚至完全不在乎親媽的感受,使喚來使喚去,讓媽媽受盡委屈,還找不到地方傾訴。


姥姥控訴道:“雖然是親媽,但也不能把我當保姆一樣使啊,除了吩咐我,就沒有對我說過一句關心的話。”當初女兒請求自己幫忙,姥姥二話沒說,跟老伴和姐妹們道別後就坐車趕過來女兒這邊了。來到這邊,出了家門就沒有認識的人,心理上的落差她可以接受,但是面對女兒女婿理所當然的樣子,她覺得心理很不平衡。

“幫女兒帶了6年娃,現在成了冤家”,老人帶娃的心酸家長要了解

女兒女婿要麼就嫌棄她做的飯菜口味鹹,要麼就是抱怨她沒帶好孩子,姥姥也沒說什麼,儘量按照他們的口味來做菜,按照他們的要求來帶娃。然而,她的任勞任怨並沒有換來他們的體貼和關心。


她有風溼病,一到季節交替的時候,腿就開始疼,這個老毛病女兒也知道。有一次,自己犯了老毛病,想著女兒下班回來就讓她帶娃,自己睡個早覺休息下,結果女兒卻說,上班很累,平時女兒跟姥姥睡習慣了,跟自己不親,讓孩子還是跟姥姥睡。


平時上班累可以理解,姥姥想著女兒週末不上班帶帶娃總可以吧,沒想到的是兩夫妻一到週末就睡到中午才起床,收拾好自己之後連飯都不吃,直接出去過二人世界,留下姥姥和孩子。她365天全年無休,為女兒一家服務。

“幫女兒帶了6年娃,現在成了冤家”,老人帶娃的心酸家長要了解

沒有休息日也就算了,女兒女婿還嫌棄她沒帶好孩子,說她慣出了孩子一身壞毛病。她普通話說得不好,他們說她的口音帶歪了孩子,給孩子穿多了,他們說熱壞孩子等等。特別是女兒,仗著是自己親媽,對姥姥說話毫不留情面,有啥說啥,就像上級命令下級一樣,把姥姥數落得默默流淚。


這只是現實生活中其中一個例子,在我們身邊,這樣的案例並不少見。其實,造成這種局面的並不只是子女做得不好,老人也存在一定問題。


比如,姥姥只想著為女兒無私奉獻,不求回報,但是沒有跟女兒明確分工,沒有劃清界限,所以導致女兒覺得她付出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導致“姥姥委屈,女兒佔理”的局面。

“幫女兒帶了6年娃,現在成了冤家”,老人帶娃的心酸家長要了解

姥姥可以幫忙帶娃,但畢竟孩子不是自己的,所以帶娃的主力軍還是孩子的父母。女兒女婿之所以覺得理所當然,其實都是姥姥慣出來的,第一次覺得委屈的時候,姥姥就應該跟女兒說好,自己是過來幫忙的,沒有責任和義務替你帶娃,也不是你的保姆,可以任由你使喚。


跟女兒劃清界限後,就可以免掉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比如,上班時間由姥姥帶,下班了就女兒兩夫妻負責,這樣自己可以放鬆休息下,而且還可以讓夫妻倆體會到帶娃的辛苦,讓他們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從而懂得體諒自己。


姥姥什麼事都自己扛,帶娃是自己的事,洗衣做飯也要自己做,連週末也不能放鬆,還要圍著孩子轉。本來女兒該做的事都被姥姥包攬了,這樣相當於剝奪了女兒陪伴孩子的機會,不僅孩子感受不到爸媽的愛,而且還導致自己累死累活不討好。

“幫女兒帶了6年娃,現在成了冤家”,老人帶娃的心酸家長要了解

希望姥姥想清楚這些,這樣就可以少受很多委屈,同樣,女兒也可以真正成長起來,承擔自己的責任,履行撫養孩子的義務。


你有過幫子女帶娃或者被老人帶娃的經歷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逗逗媽,每天分享育兒知識,育兒小妙招,如果我的文章對你有所幫助,點個讚唄,一起輕鬆帶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