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固收」補償性降息:公開市場操作利率調降點評

「中銀固收」補償性降息:公開市場操作利率調降點評

◆ ◆ 摘要 ◆ ◆

1、自疫情爆發以來,貨幣政策的“量”和“價”並不同步:

1)央行在相對頻繁地通過利率工具下調利率水平,這一次逆回購利率下調的20bp,屬於政策利率下調通道中的一次加速;

2)但在量的投放上,央行至少目前看起來維持著一個相對剋制的態度,除了這次操作在減量之外,從我們所量化的貨幣政策來看,當前在量級上的貨幣政策寬鬆程度甚至不如去年12月。

2、這一切,都來自於央行對這次經濟衰退並沒有認識為一次典型的衰退:

1)疫情對國內經濟所造成的損失部分,是不必要通過貨幣政策對沖的,經濟在疫情過去後本身就存在著修復能力,而在疫情過去前,多大程度的刺激對經濟增長的作用也是極小的;

2)因此,央行在此前更多動用了寬信用政策及價的政策去穩住信用,但並沒有動用極度寬鬆的量的政策去穩增長。

3、如果在沒有數量型政策的配合下,價格型政策是一定要去寬鬆的:

1)利率是資本回報率驅動的,這並不是說資本回報率是決定利率的唯一變量,而是一旦利率和資本回報率形成一個哪怕短期的裂口,會導致資源錯配的問題,甚至會給實體增長一個不利的加速度;

2)簡單評估的話,當前的資本回報率起碼已經在1976年以來最低的位置,但逆回購利率為代表的政策利率還在2015年的水平之上,這很容易導致我們後面會出現“債務-通縮”的循環;

3)為了避免這種負向加速機制的出現,這一次OMO利率可能會帶動LPR利率出現一次加速下調。

4、當然,另外的一個原因是,除了基於現有的資本回報率水平外,企業在融資時更多會考慮未來可能的資本回報率:

1)隨著海外疫情的蔓延,這個資本回報率的預期最近可能是越來越低的,這導致對於相同的既定成本來說,企業的融資意願正在走弱;

2)這個預期的調整也給予了這次逆回購利率一定的下調幅度。

5、這個政策是補償性的,不太會影響債券市場未來走勢的邊際,在強預期作用下,短期資金利率和短端利率債收益率都已經先於政策而率先打到低位。

6、但後續利率是否還有進一步的下行空間,要看出口鏈的景氣程度,這個事情現在還在極度模糊的狀態。

7、往後看的話,利率可能還是會在疫後復甦的內需及愈演愈烈的外需風險之間,尋求一個弱平衡,當前無論買還是賣,都會面臨一個不穩定的狀態,配置盤可以適當賣出,交易盤仍在中長久期、中倉位的配置下多看少動。

*本文內容源已發佈報告《補償性降息:公開市場操作利率調降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