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真實的幸福》提升幸福感

本週讀了美國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Seligman)的《真實的幸福》原版書名Authentic Happiness,讀後受惠良多,語言風趣,不僅有自我評估工具,又有行為指南,在現在這個大多數還在“宅”的時期,我分三部分內容分享給大家,讓大家提升幸福感,不斷去過多姿多彩的生活,最重要的是活出真我!

讀《真實的幸福》提升幸福感


一、真實的幸福是什麼?

一聽到書名,大家可能會困惑,真實的幸福?難道還有假的幸福?那麼什麼是真實的幸福呢?現在這個特殊時期,我想多數人回答的幸福可能是:不再隔離,能夠自由出入自己的家?不戴口罩?等等 那麼我們回想下疫情之前呢?很多上班族的幸福可能是,忙碌了一週,各種疲憊,委屈,壓力,要是週末到了,可以躺在家裡睡覺,玩手機,追劇就是幸福,還有一批人也許會說有豪宅,有豪車,有很多錢,想買什麼就買什麼那該有多幸福啊!但是心理學研究發現,幸福感和錢沒有太大的關係。因為錢能影響到幸福就一個點,基本的生活能得到保障。滿足這點後,即使再多的錢也很難增加我們的幸福感了。有一項跨國大型調查就顯示,一旦脫離貧困線,德國,法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人們,幸福感並不比越南,肯尼亞等國家的人們更強。

此外,買東西,看電視、玩手機,吃好吃的等等,也都不能帶來真正的幸福。它們都只是能帶來片刻愉悅感的外來刺激,刺激一旦停止,幸福感也隨之終結了。甚至還會有後續的消極情緒,比如心疼花了太多錢,吃多了擔心長胖;電視看多了手機玩多了眼睛不舒服和隨之而來的焦慮。

讀《真實的幸福》提升幸福感


心流(Flow)之父,希斯贊特 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有一項調查發現,休閒也分主動和被動。主動的休閒,是從事我們的各類愛好活動,比如打拳,跑馬拉松,下棋、游泳、徒步等等;被動的休閒,指看電視、聽音樂等,靠外界帶給我們快樂的活動。調查發現,主動休閒的人,人們有39%的時間能獲得心流體驗;而看電視,只有14%的時間會產生心流,卻有37%的時間感到輕微焦慮。

所以,一書一課裡的老師寫出一個結論,需要靠外界帶來刺激的快樂,往往都是轉瞬即逝的;真正的幸福是一種由內而外的,穩定的,自發的、富足的心理狀態。一個幸福的人,不需外在的刺激就能露出笑容,而且是發自內心的笑。

現在,我們終於瞭解幸福的定義了。真實的幸福不需要外界刺激,而是從內向外散發的*自信心*掌控力*和*滿足感*。只要不是身處在極端的社會環境,比如集權或戰亂等等,滿足溫飽和安全的基本需求後,幸福感便與我們認為的更優越生活環境、更多的金錢、更多的物慾、更多的空閒時間,都沒有關係了。

讀《真實的幸福》提升幸福感


二、幸福感的來源

不管在哪裡,瞭解法則都很重要,書裡第5、6、7章分別寫了塞式幸福法則:

塞式幸福法則1:過去的就讓它過去

塞式幸福法則2:未來不全像你的想象

塞式幸福法則3:抓住現在的幸福

這三個法則和我一直比較倡導的“正念”思維不謀而合,很多關於幸福的書籍都會讓我們:不戀過往,愉悅當下,不畏將來!

塞老又在第8章告訴了我們,積極心理學提倡從內心構建積極的價值觀來影響人們。心理學家發現,要想獲得幸福,必須擁有6種普世美德,它們分別是“智慧”、“勇氣”、“仁愛”、“正義”、“節制”和“精神卓越”。

擁有這些美德,幫助了別人,也讓自己獲得幸福。回想一下我們小時候愛乾的事兒,扶需要的人過馬路、拾金不昧,幫鄰居忙等等。這些小事,我們是懷著“做好事”的心去做的,做完後一整天心情都不錯,要是再被扶的人,失主或鄰居真誠誇兩句,那簡直可以美上天——這樣的感觸,不就是幸福的一些表現嗎?回過頭來,我們會發現,剛才我們提到的這幾件小事裡,就包含了6項普世美德中的“勇氣”、“仁愛”、“正義”和“節制”。

這些美德不是天生就具備的,積極心理學家認為,後天的習得是美德出現的關鍵。而實現這些美德的途徑也被稱為優勢。獲得幸福感就是在工作和生活的過程中發揮這些優勢。塞老在第9章裡從健康的人格特質裡一共選出24項優勢,也是獲得幸福的24項優勢:它們分別是好奇心、學習力、判斷力、創造力、情商、洞察力、勇敢、毅力、正直、仁慈、愛、主人公精神、公平、領導力、自控、謹慎、謙虛、美感、感恩、希望、靈性、寬容、幽默、熱忱。

這些優勢具有以下兩個特點:

第一,它們在不同情境下穩定存在,偶爾出現一次的,不叫優勢。比如說一個壞人,突然做一次善事,我們也不會認為他就是善人;第二,這些優勢能帶來好結果。比如說一個人天不怕地不怕,不論遇到什麼情況什麼人,都二話不說就是動手抗爭,那我們也不會認為他那是勇氣,反而可能是粗暴或魯莽。

在工作方面的幸福感一定爆棚。

塞老在書裡提供了一套測試題,網絡上也能找到,你可以做一做這套測試,瞭解自己身上具備的突出優勢及美德是什麼?從而讓自己能更好地運用它們。

讀《真實的幸福》提升幸福感


三、如何在生活中具體創造真實的幸福。

我聽了一書一課裡的《真實的幸福》的講解,裡面把如何在生活中具體創造真實的幸福將的很好,借用過來。

生活主要離不開事業、婚姻、家庭,家庭主要是親子關係。如果我們能在事業,家庭和婚姻三方面都獲得幸福感,那麼其他的,比如社交關係,朋友關係,我們也自然不會差。

在事業上,我們如何作為。

在事業中獲得幸福感,我們就需要在工作中獲得心流。它不但是美妙的體驗,也能帶來更好的工作結果。如果我們能根據自己的興趣挑選工作,並且在工作中目標明確,我們能有確定感;再加上工作的快節奏也能讓我們迅速從同事、客戶、老闆那裡獲得反饋。這些都是積極的刺激。尤其當我們一次又一次運用自己的強項,漂亮地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後,回顧這樣的工作過程,我們內心的幸福感將無以言表。

不過,還是需要說一說心流的門檻——首先,我們得擅長這項工作;其次,我們打心底認同這項工作的價值,視它為事業。

舉個例子,一個細心的護工,他的洞察力、耐心等優勢,能讓他擅長護理工作;但如果他不僅僅把自己的工作看做是為病人擦身、處理便盆、餵飯,而是把它看做給病人帶去更強的生存希望,更體面的尊嚴。那麼,他在做同樣的瑣事時,內心的崇高感和滿意度,是僅僅把這當做一份餬口的工作所不能比的。 

所以,要想在事業中獲得幸福感,首先我們需要知道自己的優勢;然後根據自己的優勢去找相應的工作;之後,我們需要自主塑造這項工作的價值。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可能為自己的工作感到驕傲,為工作中出現的挑戰感到亢奮,在工作中獲得心流的體驗,並在拿到工作結果時,體驗幸福的成就感。

要是你特別擅長跟人打交道,口才特好,卻硬逼自己去做需要更多獨立空間的編程啊、文案之類的工作,要想獲得心流的體驗,就會比從事客戶經理啊、培訓師之類的工作難得多。反過來也一樣。

因為心流是積極的體驗,有些工作,例如律師、財務、審計、校對等,天生需要消極情緒來發揮作用。如果您從事的是這類工作,又該怎麼提升自己的幸福感呢?

塞老建議,即便工作主要的時間都需要消極情緒,身在其中的人也可以自我調整。我們可以刻意練習,讓自己在工作時間切換成悲觀特質的狀態,工作之外,則擺脫悲觀特質的影響,試著用“樂觀的聲音”來跟陷入悲觀情緒中的自己爭辯,樂觀地生活。

這類職業領域的領導,在一週裡也應該拿出至少半個工作日,根據每個員工的優勢來特別安排能讓他們施展拳腳的工作。比如讓熱情的員工參與客戶接待;讓情商高的員工去搞定難纏的客戶等。這樣一來,員工的工作成就和幸福感、公司的業績和人才凝聚力,都能獲得雙贏。

讀《真實的幸福》提升幸福感


工作的事搞定,下班後,我們會面臨兩個重要的人際關係婚姻和家庭,先來說婚姻,也就是親密關係。

心理學家發現,結了婚的人們更幸福,為什麼呢?正常情況下,人類之間無條件的愛有三種:一種是父母對子女的關愛,第二種是子女對父母的依戀和敬愛,第三種是伴侶之間的愛情。而在婚姻這把傘下,我們可以一併收穫這三種愛,這是婚姻制度數千年來歷久不衰的原因。

調查發現,因為相戀而結婚的人們,在貧窮、大蕭條甚至戰爭中,更能頑強積極地應對,有更強的求生欲和忍耐力。

當然,良好而穩固的親密關係,即使不結婚,也能擁有幸福感。

塞老關於親密關係中的幸福感如何建立和加強,首先劍指樂觀和悲觀兩項人格特質。他認為,如果雙方都是悲觀人格,那麼親密關係是痛苦並很難維繫的。原因是悲觀的人格特質,好事都可以越想越壞,何況兩個人,哪怕再相愛也是兩個人,也有溝通不暢的時候。這種時候,如果兩人都是悲觀者,那麼發現對方的問題也會比常人多,根據這些問題延伸出去的悲觀想象也比常人厲害。因此,塞利格曼建議,如果你是一個悲觀的人,請找一個樂觀的人做伴侶。這樣,當你陷入消沉難以自拔的時候,你的另一半能一把把你拉上去。

親密關係有了一個健康的開始,並不表示之後就能一路順利,感情需要好好維護。塞利格曼認為,無論有沒有下一代,伴侶之間每天都應該有特定的二人世界。比如強調愛情和彼此特殊身份的小儀式,例如每天出門前,花幾分鐘講講情話,擁抱、親吻、撫摸對方,因為這些親暱的表達裡,包含愛和原諒;每週二人世界一次,出去約會,吃個燭光晚餐;平常一有機會就表達對對方的感謝和欣賞等。這些行為能帶給彼此獨一無二的地位,加深雙方的幸福感。至於走心的傾聽,和不做批判的真誠交流,更是必需品——不止愛情,所有我們想要好好維繫的感情,都需要。而且是經常需要。

當然,再好的親密關係中,也總有一觸即發的交流雷區。比方說,我們不得不提到對方的家人;又比方說,雙方對於下一代的教養觀念的分歧等。這些問題容易引發爭吵,而爭吵一旦處理得不好,又容易傷感情。有什麼辦法可以緩解這類矛盾呢?

塞老提到“一塊毯子”的建議,具體是這麼來做:

當我們跟伴侶準備交流時,並且我們知道那個問題會引發爭吵時,我們可以拿起一樣東西,毯子也好,什麼別的小玩意兒都可以,把它作為“話筒”。有話筒的一方,才有資格說話,另一方只能先安安靜靜聽。聽的一方可以發言,但最多是不帶情緒的提問,用以確定自己是否理解對了對方的意思。說完話的一方,確認自己的意思準確傳達後,把“話筒”遞給伴侶,讓伴侶來發言。

這個過程我們需要注意,有發言權是為了解決問題,不是為了藉機把沒有發言權的一方好好罵一頓。所以哪怕有“話筒”,我們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辭。畢竟,傷害自己的伴侶,不但解決不了問題,也有違交流的初衷。

讀《真實的幸福》提升幸福感


跟伴侶能充滿幸福感地度過每一分一秒,下了班的生活也如此美妙。這時候,我們中的很多人,還需要做稱職的父母。

我們要如何培養孩子獲得幸福感的能力呢?

塞利格曼建議,0至7歲的幼兒,父母要以引導孩子培養積極情緒為主。孩子的積極情緒建立在安全感的基礎上,自信心則建立在可控力的認知上。

具體做法,塞老認為,嬰兒1歲以前,最好跟父母睡在一起。這樣當他們半夜因為飢餓或是尿床等不適哭鬧的時候,父母能第一時間照顧到。如果只是哺乳飢餓的寶寶,母親甚至都不用起身;如果寶寶一醒來,總能第一時間看到自己的父母,嬰兒的安全感會很強。安全感強的依戀關係對青春期的親子關係有加護作用,也會對成年後的親密關係產生積極作用,兒女們的心理發展會更健康。

除了堅實的安全感之外,孩子的自信心與他們的把控力息息相關。這個時期,父母可以跟幼兒做“同步遊戲”進行互動。什麼是同步遊戲?比方說,一歲的小孩,肢體動作比語言能力發達,他們可能會下意識地敲牆面,吃飯的時候拿調羹敲打小餐桌,這些時刻,父母不妨跟著他們的節奏一起敲打、互動。這樣人為的回應,會讓嬰兒感受到他們有影響力,有存在感,自信也隨之建立。

在孩子7歲開始,他們的人格優勢開始出現。這時,父母可以帶著他們做一下網絡上科學的優勢測驗,可以把結果告訴孩子,讓他們明確自己的優勢。在今後的培養中,用獎勵機制,有意識地呵護並引導他們加強自身優勢的培養。

從這時候開始,對於孩子的優勢培養,重要性跟我們的自我培養相同。

要特別注意的是,教養孩子的過程中,“不”字能不說盡量不說。把“不”字視作一個原則性詞彙,需要當孩子出現原則性錯誤時,比如說謊,不講道理,兄弟姐妹間出現嫉妒等,這些情況才用“不”。如果單單是因為小孩的舉動讓大人覺得不方便,比方說他們在探索外界的年齡段,喜歡玩水,玩泥巴,這些本來是無害的活動,大人僅僅因為懶得給他們換衣服,就對孩子說“不”。這樣不僅挫敗孩子的好奇心和自信,還會讓語言的約束力失效。動不動說“不”,真到犯原則錯誤的時候,孩子自然也就當做耳邊風了。

讀《真實的幸福》提升幸福感


最後,我們的確被叫作命運的力量掌控著,比如出身,比如容貌,比如健康。但在命運之外,我們還被自己的心態,自己的因果駕馭著。過去判斷累積的結果,就是我們現在的人生。而今後如何選擇,又將決定我們之後的人生。幸福是一種能力,它需要我們妥善對待我們身上的寶貴優點和美好品德,這些優點和美德能引導我們如何更好地對待我們自己、我們的事業和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個人。

2020年2月16日

Regina王麗娜

德國洪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