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审限是违法的,那其判决结果还受法律保护吗?请律师界朋友点评?

狂野斗士


俗话说,只许官方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如果是当事人违反时效规定,就会承担不利后果,如果是原告或上诉人不按时到庭,就等于撤诉。

但如果是法官违法,不要说审限了,我亲历的,就是判决书中(1)法官亲自捏造法律事实或者(2)采信已被质证否决的证据,或是(3)采信的证据相互矛盾,甚至(4)隐瞒已质证的关键证据,判决同样有效,而且,最长的已申诉14年了,任何部门依旧申诉无门。他们甚至回复要求你请尊重生效的判决,却不正面解释上述那些事项。

想想多少刑事冤案,数十年都无法翻案的,你心里就平衡一点点的了。


皇家师爷


对于一个判决,如果仅仅是程序上有超过审限的错误,这个判决是受法律保护的。

因为,如果因为超审限而将这个判决认定为错误,并进入再审,那么这个案件的判决结果还会是这样。

所以,因为超审限而再审案件,就会造成浪费诉讼资源。

判决受法律保护,但超审限的责任人是有责任的。

2018年4月26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规范民商事案件延长审限和延期开庭问题的规定》第八条 规定:故意违反法律、审判纪律、审判管理规定拖延办案,或者因过失延误办案,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第四十七条的规定予以处分。

《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是:故意违反规定拖延办案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也就是说,故意违反规定拖延办案的责任人,会受到行政处分。


郭广吉律师


超过审限属于轻微的违法,轻微违法不影响行为的有效性,这是一般的法律原则,同时也不能作为要求改判或再审的理由。

反之,如果审判人员收取了案件一方的贿赂,则属于严重违法(可能构成受贿罪或枉法裁判罪),应进行再审(法院指令/决定再审或当事人申请再审),即便如此,在再审结果出来前,原判决依然为有效的。


杜哥说法


超审限算什么。现实当中只有当事人不能违反时限,法院违反时限 管不着。


判决还是一样受法律保护的。


当事人要是违反时限,一分钟都不行。


尹康其律师


事实案例:冤枉的交通肇事罪,一审开庭后,两年多判决有罪免于刑事处罚,承担55%的责任。二审发回重审。现在重审一审开庭6个月未宣判。终结:超期判决实践中是存在的。不上诉就执行。辩护人的回答。


用户9317095238192


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超限审理确实违法,但是不影响判决的法律效力。不能是法院的责任而加重当事人的负担。关注我,获取更多法律知识。


齐凤说法律


超过审限确实违反法定程序,但判决依然具有法律效力。


葛容律师


按《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越权审理就是主体不适格错认被告。主体不适审理案件,应确认裁定无效。而《刑法》规定。有动机未实施强构成犯罪,何况主体不适格审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