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外國考生,你們的中文考試試卷,中國人的我也不會做..

文|誠言呈語

一年多之前,俄羅斯教育部門宣佈,將漢語考試列入高考。

之所以會有這麼個改動,主要是中文在俄羅斯的使用已經越來越廣泛了。

比如俄羅斯世界盃的時候,下了飛機你就能看到,莫斯科的機場指示牌上,除了俄語和英語,還全都配上了中文。

以至於前去看球的中國人不僅能無障礙候機、轉機,還能給非英語國家的老外指路。

Sorry!外國考生,你們的中文考試試卷,中國人的我也不會做..

而在俄羅斯的商場裡,會點中文的銷售員,業績往往都會高出一截。

其實不止是俄羅斯,在美國的一些商場裡,廣播都是先用中文給你播一遍,然後才是英文。

然後是英國,這些年他們對中文也是越來越重視。

前首相卡梅倫在他的任期內,耗費了1000萬英鎊以在公立高中裡推廣漢語,目標是讓40萬名中學生學會中文。

不僅如此,為了更好地推廣漢語,他甚至還呼籲更多的孩子放棄法語。

Sorry!外國考生,你們的中文考試試卷,中國人的我也不會做..

在意大利,註冊漢語學員已經有3萬多人;而在西班牙,學漢語的人也超過了4萬。

最鬱悶的可能要數韓國學生。

其實直到1970年之前,漢字還在韓國被廣泛地使用。不過三代人的時間過去了,懂得漢字的人已經很少。

可偏偏就是這個時候,漢語又成了韓國學生的主要競爭力之一…

Sorry!外國考生,你們的中文考試試卷,中國人的我也不會做..

被外語,尤其是英語“支配”了多年的學生們,是不是有種大仇得報的感覺?

的確,我們當初學外語的時候,甭管是英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就沒有一個是善茬。

等著盼著,如今可算是“輪”到了外國學生學中文。

Sorry!外國考生,你們的中文考試試卷,中國人的我也不會做..

中文有多難學,這肯定不用多說。

自從中文開始流行了以後,就成了老外學生眼裡最“可怕”的語言。

首先,學中文你得先認得漢字。

漢字有多少?這事可能沒人能說清楚,反正光是漢字字庫裡已經錄入的漢字,就有91251個。

得知此事的外國學生,第一反應可能是:中國人的電腦鍵盤是不是這樣的。

Sorry!外國考生,你們的中文考試試卷,中國人的我也不會做..

字那麼多,一個鍵盤肯定是不夠用的啊,難道每個中國人都是靈魂鼓手?

別太擔心,懂得1000個漢字就能覆蓋92%的書面資料了,而懂得2000個漢字,覆蓋資料可達98%。

不過,你學中文的難點裡,根本就不止認字這麼簡單。

Sorry!外國考生,你們的中文考試試卷,中國人的我也不會做..

音調難

練發音,自然繞不開音調。

漢字的音調也不多,每個讀音四個調,外加一個輕音。

Sorry!外國考生,你們的中文考試試卷,中國人的我也不會做..

你可千萬別以為讀錯了音調只是語氣表達有誤這麼簡單。

要是不信,你把“姑娘,水餃多少錢一碗”裡的“水餃”讀錯了音調試試看。

像下面這篇課文,據說音標標註花了一個外國學生一整天的時間…

Sorry!外國考生,你們的中文考試試卷,中國人的我也不會做..

書寫難

以前看過一位美國學生對漢字的吐槽:這漢字一個個長得跟花一樣,根本分不出來啊!

我挺理解他的,這可能跟臉盲差不多,就像我們看韓國字長得也都差不多一樣。

Sorry!外國考生,你們的中文考試試卷,中國人的我也不會做..

但是,該記記該背背,其實作為象形文字,記漢字還是有竅門的。

比如“美”這個字,你就可以通過“聯想”,把它拆成兩個人民幣的符號。

Sorry!外國考生,你們的中文考試試卷,中國人的我也不會做..

方法我是教給你了,慢慢聯想,慢慢記憶,反正常用漢字也不多,1000來個左右吧。

等你們把常用漢字學會了以後,熱心的中國學生一定還會再教你們一類叫“生僻字”的字。

Sorry!外國考生,你們的中文考試試卷,中國人的我也不會做..

要是能把這些字認全了,不誇張地說,這波夠吹一輩子。

Sorry!外國考生,你們的中文考試試卷,中國人的我也不會做..

發音難

以前學英語時,很多人都會用漢字來注音。

不過這麼做的話,經常要麼是在無意中罵了人,要麼就得有個“短命”的家庭成員…

Sorry!外國考生,你們的中文考試試卷,中國人的我也不會做..

為了攻克發音的難題,老外也學會了我們當初學英語時的方法。

Sorry!外國考生,你們的中文考試試卷,中國人的我也不會做..

甚至還被印上了教材。

記成語的時候,還出現了中英混用的“進階版”。

Sorry!外國考生,你們的中文考試試卷,中國人的我也不會做..

至於這麼學有沒有效果,反正學過英語的我是覺得沒什麼用的。

要是按著這個學法,今後的表情包肯定會單獨分出來一個“外國人學中文”的系列。

Sorry!外國考生,你們的中文考試試卷,中國人的我也不會做..

語言組織難

語法肯定是不同的,但是和外語相比,中文的語法可謂千奇百怪。

“的地得”連有的中國人都分不清什麼時候該用哪個。

Sorry!外國考生,你們的中文考試試卷,中國人的我也不會做..

量詞的使用也很麻煩。

同樣是“狗”,小奶狗要用“只”,大狼狗要用“條”;羊不論大小一律用“只”;大象和牛體型大,所以得用“頭”;馬也很大,但是得用“匹”;豬的話,有時候得用“頭”,有時候得用“口”…

Sorry!外國考生,你們的中文考試試卷,中國人的我也不會做..

動詞就更麻煩了。

光是一個“打”字就能逼瘋外國學生,比如下面這段對話:

剛才怎麼給你打字發信息也不回,打電話怎麼不接?

我打水去了沒聽到,這不是剛一看到就打我家打了個車跑過來了。

打那來得多少錢?

不貴,司機打著表走的。

那打明兒起,打球的時候都騎車去算了。

請問,這段話裡的“打”字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Sorry!外國考生,你們的中文考試試卷,中國人的我也不會做..

此外,還有一類中國人自己才能聽得懂語義的句子。

比如,“夏天能穿多少穿多少”和“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的意思就完全相反。

再比如,“中國男乒誰都打不過”和“中國男足誰都打不過”,更是一個表示稱讚,一個像是罵街。

看到外國學生學中文這麼難,“熱心”的中國學生自然是要“幫忙”的。不少人都主動在為外國學生的漢語進階考試預測“附加題”。

Sorry!外國考生,你們的中文考試試卷,中國人的我也不會做..

其實,真正的漢語考試,一點都不像網友說的那麼好玩。而且,難度也著實不低。

美國紐約某高中的中文試卷,就是長這樣的。

Sorry!外國考生,你們的中文考試試卷,中國人的我也不會做..

講真,這題我都不見得能做及格…

結語

學漢語在國外越來越流行,說明了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已經越來越大。

在曾經積貧積弱的年代,領跑世界的是英文、法文、葡萄牙文,中文壓根就不受待見。

就像電競圈裡流行的那句話一樣:玩的菜,連呼吸都是錯。

Sorry!外國考生,你們的中文考試試卷,中國人的我也不會做..

只有國家富強了,你的文字、語言和文化才會被認可。

所以,外國學生吐槽中文難學,其實並不是中文本身難不難的問題,而是中國富不富、強不強的問題。

我們的商業和科技,從模仿到領跑,今後的外國人會越來越繞不開中國。

而被中文“支配”的恐懼,也遲早會輪到每一個外國學生的身上。

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