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有我】“战地”通讯 开辟防“疫”第二战场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大一附院”)宣传工作在医院党政领导的部署下,牢固树立“疫情就是命令,宣传就是责任”的职责意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团队作战,守土尽责,多渠道、多形式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宣传报道工作,积极营造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良好氛围。

“宣传人”是党的新闻工作者,在党的指挥下,他们以文为戈,以文战“疫”,图话一附,奔赴现场,书写一附院疫情防控宣传工作新篇章。他们奔走于医院象湖、东湖两院区之间,用镜头捕捉感人瞬间,把治疗进展最新消息、医护感人事迹和科学防控知识第一时间传递出来,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凝聚广泛社会共识。他们就是南大一附院疫情防控宣传突击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战地记者”。


紧跟一线 记录时代风云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会议和场合反复强调要提高新闻舆论工作有效性,对疫情防控方面一些重要问题的宣传引导提出明确要求,并指出“要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环境氛围。”

【战疫有我】“战地”通讯 开辟防“疫”第二战场

党委副书记李敏华在象湖院区部署宣传工作


宣传工作就是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式,南大一附院深刻领会习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在医院党委的统一部署下,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和医疗救治、物资保障等工作同部署、同安排,第一时间成立了疫情防控宣传突击队,由党委副书记李敏华同志担任队长,火速集结了一支由21人组成的平均年龄32岁的宣传战队。为的是从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第一枪”开始,“宣传人”便和医护人员战斗在一起,执炬逆行,为打赢这场战“疫”不断凝聚信心和力量。

疫情刚刚开始,为了加强舆论引导工作,宣传突击队首先深入宣传党中央决策部署,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将总书记对人民群众的牵挂和关心,对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的鼓励和关爱及时传递给每个人。

【战疫有我】“战地”通讯 开辟防“疫”第二战场

宣传突击队讨论中,进行宣传选题策划

面对群众的恐慌,宣传突击队针对受众群体不同和宣传平台传播特性不同等特点,通过抖音向社会大众传播正确佩戴口罩、六步洗手法等科普小视频;在微信公众号上向广大患者及家属推送疫情防控原创科普文章;在微信工作群里向广大医务工作者发布一线抗“疫”科普海报……运用多种宣传方式和手段向公众及时介绍新冠肺炎的防治知识,消除大众恐慌心理。

【战疫有我】“战地”通讯 开辟防“疫”第二战场

为保障记者安全,宣传突击队为记者准备好了各类防护用品

作为宣传突击队队长,从大年三十开始,李敏华便一直和她所带领的宣传团队坚守在一线。一篇篇稿件,以文字、图片、短视频等多种形式传播,得到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江西日报等国家级、省级主流媒体的关注报道。

【战疫有我】“战地”通讯 开辟防“疫”第二战场

《百米之内 百里之外》

由新华社推出的《百米之内 百里之外》一经播出,感动了大批网友,点击量突破百万,2月7日,省委书记刘奇连线南大一附院,特意慰问新闻中提及的林时荣、李萍夫妇,并为他们加油鼓励。

“晚上8点前在院,12点前在线。”虽说是一句玩笑话,但却是宣传突击队工作的日常写照。一附院宣传工作保持战时状态,坚持做实、做细、做到位,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


突出重点 团队配合出击

内容为王,实效为要。宣传突击队借鉴新闻媒体“对口跑线”的经验,整合人员、设备等资源,根据象湖院区医疗工作区块划分,将宣传分为四个工作组,分别负责隔离病房ICU、普通隔离病房、护理工作和外围科室工作的相关情况报道,各组之间的宣传工作既有侧重点,同时又注意交叉融合,团队配合出击,为打好疫情防控的宣传战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为了让宣传报道“接地气”“沾泥土”“冒热气”,宣传突击队利用医务人员下班时间进行反复沟通,由医务人员在隔离病房内使用内部手机拍摄记录图片、视频,经医务处、感控处把关后,汇总整理,撰写稿件。


【战疫有我】“战地”通讯 开辟防“疫”第二战场

宣传突击队采访一线工作人员

2月12日晚,医院接到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关于组建医疗队驰援武汉的通知后,半小时内组建一支队伍,并于第二天下午出发前往武汉协和肿瘤中心接管了Z14病区。白衣战士出征武汉,宣传突击队在热泪盈眶的同时,也进一步坚定信心,要做好宣传工作,让抗击疫情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战疫有我】“战地”通讯 开辟防“疫”第二战场

用笔记录“疫”线故事

虽不能和这支国家队一起前往武汉,但宣传突击队的心时刻被武汉前线战报所牵动。李敏华及时调整了宣传“作战方案”,指派专人与国家医疗队对接,英雄在前方作战,宣传突击队把朴素动人的故事、真挚贴切的情感传递给亿万人民,更把南大一附院在坚守“江西最后一道防线”的同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组队驰援武汉,送去江西老表的深情厚谊,把和武汉人民一道共克时艰、战胜疫情的信心力量传达四面八方。深入宣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精神,疫情当前,充分展现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国一盘棋的力量,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可比拟的制度优势。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宣传突击队充分发挥宣传舆论“机动化”“轻骑兵”的作用,用心记录最可爱的人逆风而行、星火驰援的壮观景象,用情记录最美“逆行者”吻别孩子告别家人的感人场景,用爱记录最需要关怀的病者弱者顽强抗争的难忘经历......弘扬真善美,激发正能量,为构建全院疫情防控一盘棋的强大声势汇聚宣传力量。


深入人心 讲好疫情一线“一附故事”

宣传突击队前方“记者”一线采访,后方编辑争分夺秒,24小时待命,24小时在线,凝聚全媒体力量,奏响战“疫”进行曲,扩大宣传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推出“爆款”报道,讲好疫情一线的“一附故事”。

一篇《和死神赛跑的老运动员》报道,用文字和镜头记录重症医学科主任钱克俭奔走在一线的忙碌身影,经过全网转发,告诉群众,在江西将危重症患者托付给身经百战的老主任,请大家放心!一篇《江榕:“病人好了,我们才能好》报道,在新华社等各大媒体平台转发,“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她瘦弱的身影”一个个救死扶伤的镜头,铭刻在人民群众心中。

伴随着激昂的乐曲,《请相信春天 请相信我》战“疫”MV通过全网转发后,群众对逆行者的致敬抢占热评。

沙画《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用一幅幅图画,生动展现南大一附院除了为守住江西“最后一道防线”冲锋陷阵,还派出精锐部队驰援武汉,在风暴中心打响武汉保卫战,将“德高术精 福泽人民”的院训精神镌刻在疫情前线。


【战疫有我】“战地”通讯 开辟防“疫”第二战场

沙画《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


一组医务人员的原创手绘卡通,真实记录了战疫期间医院各项工作的点滴,也寄托了一份对战胜疫情的期盼。一经医院官微推送,很快得到了中央网信办全网推送的批示,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日报、江西日报等国家级、省级主流媒体相继推送。

《以爱之名,献给最美逆行者!》的H5赶在妇女节推出,一张张带有勒痕的照片下是南大一附院的巾帼英雄既柔情似水亦韧如磐石的铿锵力量。

宣传突击队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立体化进行宣传报道,融合媒体资源,打破技术壁垒,利用全媒体,全力加强疫情防控宣传力度。截至目前,南大一附院宣传突击队通过医院官网、官微推送稿件474条,抖音推送68条,制作宣传海报48 幅,视频(含MV、沙画)7条;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外媒发稿671条,其中国家级媒体529条。《看,这些画带你了解战疫中的小点滴》获中央网信办全网推送,《巾帼“她”说|战“疫”女护士的“笑脸印记”》、《直击江西重症救护点 这里是抗“疫”超一线》、《独家视频!实拍江西确诊患者的隔离病房内外!》、获省委宣传部全网推送。新华社APP推送稿件《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 | 口罩挡不住你的美——战“疫”一线巾帼掠影》浏览量高达151万,梨视频推送视频《患者约江西援鄂医生:南昌喝瓦罐汤!》浏览量高达303万。


【战疫有我】“战地”通讯 开辟防“疫”第二战场

系列漫画《战役中的小点滴》,中央网信办全网推送


时代的一束光,照在一个人身前,就是一片天,宣传工作者就是要将时代的这束光传递到千千万万群众身前,照亮一束光,撑起一片天。“宣传人”播撒信心,给群众带去“定心丸”,以笔为枪,记录前线医护人员的英勇和顽强;以音为记,以像为录,铭刻共同的苦难与辉煌;以纸为媒,以网为介,追求胜利的时代光芒。用旗帜引领方向,用号角振奋精神,关键时刻迎难而上的宣传突击队充满力量。


来 源:疫情宣传报道组 谢盈红

编 辑:朱怡芯

审 核:叶 萌

终 审:李君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