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怎样对地里的油菜进行管理?

三晃子


第一灌排。春季气温慢慢地回升,雨量也逐步多了。灌水量过多,就会造成油菜淹死和水份过足。做好灌水量和排水沟,预防不必要的损失。

第二防止虫害。这时候春暖花开的季节,害虫比较多。特别蚜虫和飞虫,要喷农药消灭它。

第三施肥要适当,不要过量。

第四种植要注意间隔,不要太密。

第五天气干旱浇水时间不要太密,最好间隔3—5天浇水一次。

好了,这是我个人看法,供参考。





农夫阿极


最近雨水天气比较频繁,前二天末农的家乡还下了雪雹子。目前,大部分油菜已开始谢花结夹。油菜进入春季生长的关键时期,切实做好清沟排渍工作,保证大沟大渠排灌通畅的同时,清理好田间的厢沟、围沟和腰沟工作。

做好油菜菌核病预防工作

1、油菜开花急,菌核病可能偏重、偏早发生。提早做好菌核病防治预案。建议初花期用药剂先预防一次,一般在晴天下午用40%的菌核净50克兑水100公斤喷施至油菜全株滴水为宜,盛花期看病害发生情况再补防一次。

2、盛花期施用,阻断花瓣接触侵染。可选用咪鲜胺、菌核净和多菌灵等乳剂或水剂为主的药剂适时防控。注意轮换用药以避免出现抗性产生。

春季油菜做好防鸟和病虫防治工作

1、五水共治,农村的生态环境日益改善,田间出现很多鸟类,鸟类喜食“双低”油菜,建议在开春后采用田间放置稻草人、彩条绳等驱鸟措施。

2、角果期蚜虫危害可能加重发生,可及时选用适宜药剂进行喷施,蚜虫具有迁飞特性,可以选用啶虫脒、吡蚜酮、烯啶虫胺、丁硫克百威。

怎么把控油菜收获时间

油菜终花后35 天左右,当全株三分之二角果呈黄绿色,主轴基部角果呈枇杷色,种皮呈黑褐色时,仅分枝上部尚有三分之一角果仍显绿色,为适宜收割期,即“八成熟、十成收”。如采用一次性机械收获可推迟7~10 天进行,油菜适宜机械化收获时期较短,要掌握好时机,抓紧晴天抢收。

油菜收割后5-7天开始脱粒

末农的家乡都是自家种自己吃,抢晴天撤堆、摊晒后,既可进行人工脱粒,也可进行机械脱粒。脱粒时可垫上塑料薄膜,以提高菜籽净度。秸秆切勿焚烧,可在田边沤制成农家肥,但现在不能焚烧。

小结:当籽粒水分控制在9%以下,手抓菜籽不成团时,扬净后可装袋入库。贮藏油菜籽的仓房必须具备通风、密闭、隔湿、防热等条件,堆高一般不超过 1.5 米,并及时通风透气,防止菜籽发热霉烂。菜籽入库后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熏蒸消毒。

以上就是油菜管理措施,祝油菜种植户大丰收。


末农


因为地膜油菜去前九月10号前后种植,北方人是旱地作物,种前施好农家肥,必须熟透,生肥易起螆螬,再配合氮酸钾复合肥含量相同,一齐施入地中,深翻土壤耱平,使土壤松软平整,保持土壤湿度。

1,机械盖膜

为了保持土壤墒情,立即利用机械盖膜,机械速度快平整。

2,人工点播

每行地膜点3行,行距30公分,跦距也是30公分,三行错开,每亩用籽1.5斤,点种每穴四五粒籽,以防不出苗现象,点种后5天就出苗,八天后,如果有缺苗现象即时补种。两周后把地膜里的油菜苗拉出地月点,以防地膜烧伤油菜。

3,秋季施药

因天气温度高,地下害虫和蚜虫侵食油菜叶,用阿维菌素杀灭油菜上的害虫,利用人工锄掉田间杂草。

秋季一般雨水充足,油菜生长快,有地膜覆盖,更加保墒,有一点小雨就等于浇灌。再不需要管理,冬季有地膜保暖。到了春上,惊蜇前开始要对油菜进行清叶,用扫箒把干油菜叶扫掉,新的油菜己经露出嫩芽,扫叶为了新叶生长,还是为了不让油菜生虫。

惊蜇一声春雷响,大地苏醒,万物复苏,地下的昆虫也重重于动,随着气温上升,开始从地下转入油菜叶上,这时利用丙环唑加50g磷酸二氢钾喷雾,能消灭害虫,给返青的油菜提供营养。做好春节油菜锄草工作。

清明节过后,油菜开始出苔抽蕾时间,为提高油菜所需的各种营养,在开花期和结荚期喷施硼肥2次,每亩施硼肥50g,就能解决油菜春季生长的一切机能,只至收获,地膜油菜能解决天旱雨水不足,保持水土流失,能控制杂草生长,能保持苗肥苗状,提高油菜的产量,促进油菜早收获20天。这就是春季油菜的管理,期实没有什么秘密。







老农平安


(一)及时清理三沟,防冻排渍。持续雨雪天气,造成土壤湿度偏大,容易导致油菜缺氧烂根和倒伏,降低植株抗性,加重病虫害发生。要抓住低温雨雪的间歇期,清理田内三沟,排除积水,降低田间湿度,提高土壤温度,减轻冻害和渍害的影响。清沟取出的泥土可以用来培土壅根,特别是拔根掀苗现象比较严重的田块更要注意培土壅根,以减轻倒伏。

    (二)及时摘苔追肥,防除冻害。受“暖冬”影响,今年油菜生育进程较快,尤其是早熟油菜和播种较早的油菜长势较旺,部分田块已抽薹开花,容易遭受低温冷害和冻害。对早花早薹和受冻的油菜,要及时进行摘苔,不仅可以一菜两用,而且可适当延迟花期,避开低温冷害。摘苔后每亩追施尿素3-4公斤,可促使植株恢复生长。

    (三)初花期喷施药肥,防病增产。受去年秋冬干旱、暖冬影响,油菜花期较往年提早,氮、磷、硼等营养元素积累不足,花期可能遭遇春季低温阴雨加重菌核病发生,要在初花期叶面喷施农药和肥料混合液,促进油菜生长发育,防花而不实、防菌核病、防早衰、防高温逼熟。每亩用25%咪鲜胺乳油50毫升或50%腐霉利可湿粉60-100克或40%菌核净可湿粉100-150克等与30克硼肥(20%左右有效硼含量)、60克磷酸二氢钾、500克尿素,兑水25-30公斤均匀喷施。

    (四)防治蚜虫,减轻危害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养鹿的小妍


你好我是白国梁!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希望能帮助到你一是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排水降渍。今年,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春季降雨量普遍偏大,土壤持水量饱和,如果后期仍连续出现较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将造成田间排水不畅,抑制油菜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导致群体质量下降,后期易发生早衰、倒伏。要及时清沟理墒,保持“三沟”畅通,预防频繁降雨导致的渍害。二是实行因苗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对于油菜长势旺盛、叶片偏多的田块,严格控制肥料施用种类和数量,减少无效生长,也可喷施多效唑可湿性粉剂控旺;对于长势偏弱的油菜田块,应早施苗肥,促进苗情转化升级。此外,要提前做好“倒春寒”预防工作,提前在油菜田畦面和行间,覆盖一层薄稻草等作物秸秆,防止花期出现冻害。三是做好“一促四防”,减轻病害发生。相比往年,冬季雨水偏多地区菌核病中等偏重发生,根肿病也呈蔓延扩大趋势。建议在初花期开展“一促四防”,每亩用25%咪鲜胺50毫升、30克速效硼、60克磷酸二氢钾和500克尿素兑水喷施防治。同时,注意适时除草、减少田间荫蔽,及时移除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或加石灰覆盖深埋。四是强化鸟害预防,及时防治蚜虫。近年来,随着鸟类喜食的“双低”油菜品种大面积普及和推广,一些生态较好的地方鸟害逐年加重,建议在开春后的初花期和角果期做好鸟害预防工作。去年冬季气温偏高,长江流域蚜虫发生比往年偏重,如果后期气候适宜,蚜虫危害可能再次加重发生,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及时开展蚜虫防治工作。






果农白国梁


首先要增施抽薹肥,促进长势均衡

重点要针对年前迟播油菜,增施薹肥促进油菜春发是油菜升级转型的关键,也是防治春季倒春寒冷害和后期早衰的重要措施。抽薹肥一般在2月上中旬施用,亩追施尿素5~6公斤和氯化钾1公斤,均匀混合后施用,也可施用相应养分量的复合肥。对旺长的油菜,建议推迟或者不要追施薹肥,采用摘薹的方式实现“一菜两用们,控制旺长。

第二、是清沟理墒,防渍降湿

长江流域稻田油菜地下水位偏高,土壤水分含量较大,通透性一般,影响根系扩展,后期易发生早衰、倒伏。同时田间湿度大,也有利于病菌繁殖和传播,可能导致菌核病等病害大量发生和蔓延。要及时清沟理墒,保持“三沟”畅通,预防频繁降雨导致的渍害。迟播油菜田块,一般草害偏重,针对草害较重的田块,可以在开春早期及时喷施除草剂,抑制杂草生长。

三是“一促四防”,控制菌核病危害

如果冬季降水和气温均偏高,有利于菌核菌繁殖,加之油菜生育进程提早,双重叠加可能加大春季菌核病爆发风险。建议采取“一促四防”,即促进生长结实,防治菌核病、防花而不实、防后期早衰、防“老鼠尾巴”。在初花期一周内施用适宜药剂进行防治,特别是“一菜两用”模式,油菜因摘薹造成的伤口会加重菌核病发生,要更加重视菌核病防控。

第四、综合管理,防鸟防虫

鸟类喜食“双低”油菜,因此在开春后采用田间放置稻草人、彩条绳等驱鸟措施。若年前冬季气温偏高,如果后期气候适宜,角果期蚜虫危害可能加重发生,可及时选用适宜药剂进行喷施,由于蚜虫具有迁飞特性,防治最好采用统防统治。

第五、是推广机收,降低损失

建议推广油菜机械化分段收获,降低收获损失,减少绿籽率,提高油菜籽品质和效益。分段收获可在全田80%左右油菜植株呈枇杷黄时,采用油菜割晒机或人工割倒,在田间晾晒5~7天后,用油菜自走式捡拾脱粒机捡拾脱粒,或人工拣拾后用全喂入式普通稻麦收割机脱粒。对抗裂荚、抗倒性强、熟期早的品种,在全田所有油菜植株全部呈现干枯状态时,用油菜联合收获机一次收获。

以上就是今天和大家介绍的油菜春季如何管理及管理措施,希望对朋友有所帮助。欢迎大家留言,分享您的意见和经验。

农夫老岳:2020.03.30.


农夫老岳


我也想知道这个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