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小男孩一直“抖腿”,老师刚想批评,走进一看却被感动直掉泪

文字/影妈妈


孩子的成长离不了家人和朋友的陪伴,家人不仅是孩子的长辈,也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成长中的方方面面都来自家长的表率。因此很多家长非常注重言行举止,甚至有的家长会端正自己以前的不好行为,就是为了给孩子做出榜样。

5岁小男孩一直“抖腿”,老师刚想批评,走进一看却被感动直掉泪

很多贫困山区的孩子缺乏教育资源,在国家的助学政策下,很多年轻的毕业生投身国家的教育事业,主动来到山区,负责其孩子的们的教育事业。小元就是一位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她非常喜欢孩子,尤其是看到了山区孩子的受教育情况,心里更加坚定的来到了山区。

5岁小男孩一直“抖腿”,老师刚想批评,走进一看却被感动直掉泪

到达山区后,小元很努力的给孩子们传授知识。这天的天气非常的寒冷,室内的教学环境也比较冷,孩子们都穿的厚厚的,坐在课桌前认真的听着课,然而,其中有一位5岁男孩桐桐一直在"抖腿",这引起了小元的注意,平时的桐桐非常的懂事,今天的表现有些反常。

5岁小男孩一直“抖腿”,老师刚想批评,走进一看却被感动直掉泪

于是小元走到了这个孩子的作为旁,当老师刚想提出批评桐桐的时候,当小元走进一看发现孩子的小脚上穿着一双非常大的鞋子,一看就非常的不合适,不知道是从哪里弄来的一双旧鞋,而且孩子的小脚上都没有穿袜子,在这样寒冷的条件下,孩子冻得直哆嗦。

孩子为了不影响继续听课,于是抖动双腿,让小脚丫暖和一些,此时看到这些的小元却被感动直掉泪。

5岁小男孩一直“抖腿”,老师刚想批评,走进一看却被感动直掉泪

后来小元了解到这个地区的很多父母都出去打工了,孩子们大部分都跟随着老人生活,因此往往会有这样照顾不周到的地方。很多家长都不愿意让老人带娃,毕竟老人的教育思想和年轻人并不一样,所以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让老人带娃。

那么,让老人带娃具体有什么劣势呢?

1、 导致亲子关系疏远

5岁小男孩一直“抖腿”,老师刚想批评,走进一看却被感动直掉泪

很多时候,由于父母某过于忙碌,而将孩子交给老人来照顾,因此孩子跟老人之间的关系往往更亲密,由于长时间跟父母没有相处,而变得非常的疏远,造成了亲子关系的冷漠和隔阂,这样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2、 有可能变得自私

5岁小男孩一直“抖腿”,老师刚想批评,走进一看却被感动直掉泪

很多老人带孩子往往非常的溺爱孩子,对于孩子的任何要求都无条件的满足,并且不会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眼里的制止孩子,很多老人往往是围着孩子转,什么都紧着孩子,这样会让孩子的性格慢慢变得自私,骄纵任性,让别人无法跟他相处,对于孩子的社交非常的不好,也会让孩子留下很多的缺陷。

3、孩子动手能力差

5岁小男孩一直“抖腿”,老师刚想批评,走进一看却被感动直掉泪

很多老年人不懂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往往很多的事情都是一手包办,比如孩子年纪已经很大了,还追在后面喂饭,给孩子穿衣服,长此以往会让孩子缺乏动手锻炼的机会,连最基础的自理能力也没有,更不要提简单的家务。
这样的孩子往往没有任何独立性,能力也得不到提高,在成长之后往往不能独自生活,成为一些别人嘴里所说的啃老族。

4、孩子失去探索机会

5岁小男孩一直“抖腿”,老师刚想批评,走进一看却被感动直掉泪

很多老人带孩子是非常细心的,这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个一件坏事,因为老人往往会因为怕孩子危险以及弄脏衣服鞋袜,而阻止孩子去探索外界空间,这样慢慢会让孩子缺乏探索的机会,对外界事物失去好奇心,尽管老人觉得孩子已经变得非常乖了,但实际上这是因为孩子对探索外界事物失去了兴趣而产生的后果。

5、教育孩子不到位

5岁小男孩一直“抖腿”,老师刚想批评,走进一看却被感动直掉泪

老人可以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但是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是非常力不从心的,很多老人的年龄大了以后眼睛也变得模糊,看不清东西了,往往没有办法辅导孩子的功课,也没有办法陪孩子阅读,增长孩子的见闻。所以老人带的孩子往往教育是跟不上的,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甚至是孩子的智力发育等等。

老人带孩子通常都是老一辈的方式,希望孩子听话变得乖,而不注重孩子的智力开发,以及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也不懂得去给孩子提供机会,让孩子开拓眼界,因此在父母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还是自己来照顾孩子,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