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童年的快樂 讓10後都驚呆了

二十年,一代人。一把玻璃球、一沓圓紙片就能蹲地上玩到天黑,一個毽子、一根皮筋就能佔據所有課間,連摺紙風車、“東南西北”(原諒我不知道叫什麼)都能玩上很久,更別說四驅車、掌上游戲機、電子寵物了。那些讓10後感覺low爆的玩具,卻給了90後無法超越的快樂。

前兩天,10後的小外甥對我抽屜裡的電子寵物很好奇,等我費半天勁裝上電池教他玩的時候,他擺弄了5分鐘說了句“沒意思”就給我扔回抽屜了,這孩子不識貨啊!這可是我童年最有科技含量的玩具了!10後的興趣點我Get不到,但我知道一部手機就能把他搞定。那個沒有手機可玩的90年代,更多的歡樂來源於那些可以“摸爬滾打”的玩具,以及三五好友聚在一起的“競技”遊戲。

1、洋畫

90後童年的快樂 讓10後都驚呆了

變形金剛洋畫

洋畫在我們家鄉叫“洋洋人”,是印著彩圖的硬紙板,剪成小塊翻著玩的,印的畫面都是動畫片上的人物(印象中最早的是變形金剛)。一張放在地上,拿另一張打,只要被打的翻了面,就被贏走了。這應該是我最早接觸的競技遊戲了吧。後來洋畫升級為圓型的,價格也高了些,但是玩法差不多。運氣好的時候能贏滿兩褲兜,那種勝利感比現在領年終獎還開心。

90後童年的快樂 讓10後都驚呆了

小虎隊乾脆面旋風卡

再後來,一些零食裡也出現了卡片,最有代表性的則是小虎隊乾脆面裡的旋風卡,5毛錢一袋的乾脆面撕開之後先找卡,頗有“買櫝還珠”的感覺。

2、玻璃球

90後童年的快樂 讓10後都驚呆了

玻璃彈球

玻璃球的玩法,印象中至少有三種:高爾夫球模式、檯球模式、冰壺模式。當年我玩的是哪種已經記不清了,只知道玻璃球比“洋洋人”貴,而且一場下來耗時很長,不經常玩。(我才不會說我是因為輸不起呢!)

3、四驅車

汽車玩具從小就有,但把汽車玩具做到標準化、競技化,還是四驅車的功勞。90年代的玩具很多都是校園流行的,有一兩個人玩,慢慢全班就都開始玩了。至於為什麼叫“四驅車”,是因為車的前後輪之間有一根連桿,四個輪子是一起轉的,爬坡更有力。

90後童年的快樂 讓10後都驚呆了

四驅車

四驅車的結構都一樣,但是外觀、零件的不同讓車的價格相差數倍。像幾百塊錢的“原始天皇巨星”和普通5、6塊錢的車相比,並沒有啥本質的區別,但據說進口零件、高級潤滑油,高轉速電機以及強力電池加起來,普通車就是比不過人家。像那種360度迴環的跑道,10塊錢以下的車就別去丟人現眼了。

4、掌上游戲機

90後童年的快樂 讓10後都驚呆了

掌上游戲機

那時候愛玩電子遊戲,但還不到上癮的程度。FC遊戲魂鬥羅、超級瑪麗、坦克大戰、炸彈人倒是可以一玩玩半天,但是關電視後也就不惦記了,畢竟遊戲機要連在電視上才能玩,便攜性差。後來出現了這種迷你的掌上游戲機,解決了便攜性的問題,不過只能玩俄羅斯方塊或乒乓球(打磚塊)這種遊戲,就更談不上癮了。雖然不上癮,卻也能百玩不厭,每次打破自己的紀錄(最高分)時都會興奮好久。

5、電子寵物

90後童年的快樂 讓10後都驚呆了

電子寵物

終於說到電子寵物了,這個是我唯一感覺有“癮”的玩物。大約在1997年電子寵物出現在我們學校,不久我就在校門口買到了屬於自己的電子寵物。這個電子寵物是隻雞,開局一個蛋,孵化5分鐘就能看到小雞誕生,然後就是隔一段時間餵食、鏟屎、學習、治病、開關燈,慢慢小雞會長大,外形會有變化,年齡體重也會增長,直至壽終正寢。當年為了讓小雞吃飽飯再睡覺,我經常熬夜鏟屎餵食,操碎了心啊!

社會在飛速發展,玩具也在更新換代,但很難再有百玩不厭的玩具了(手機不是玩具)。孩子想要的快樂並不是玩具的先進和複雜,而是玩耍時的放鬆和陪伴。90後童年的快樂,還在於沒有那麼多興趣班,時間自由支配才是最快樂的!

所以,那些視手機如珍寶的10後,你們羨慕90後的快樂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