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地堡,恐怖防空洞變身最潮私人藏館丨藝術之旅

柏林地堡,恐怖防空洞變身最潮私人藏館丨藝術之旅

在柏林市的中心地帶有一棟長相奇葩的建築,它共有5層樓高,四面無窗,看上去非常笨重。然而這麼一棟外表看上去讓人有點避之不及的建築,每天卻接待著絡繹不絕的訪客,而且要想來此一探究竟,還得提前好幾周在網上預約。

這座建築名叫“Bunker(地堡)”,修建於二戰時期。在地堡內部,卻存放著當下最重要的當代藝術收藏之一——博羅斯收藏(Sammlung Boros)。佈滿彈孔的建築牆身,以及滄桑古樸的室內空間,與光鮮前衛的當代藝術品形成非常強烈對比,歷史的厚重與沉澱與閃耀的當代思想在此時空匯聚交織。

柏林地堡,恐怖防空洞变身最潮私人藏馆丨艺术之旅
柏林地堡,恐怖防空洞变身最潮私人藏馆丨艺术之旅

柏林防空掩體內的博羅斯藝術收藏館

赤裸混凝土變身最潮藝術空間

柏林地堡(Bunker Berlin)或許是這世界上最神秘的地標之一,即便已經站在它的門口,你依然不知道該如何正確地進入這座建築。

生鏽的鐵門、水泥抹砌的通道、昏暗的燈光……外牆面上斑駁可見,從透明電梯裡可以看到外牆面厚達3 米的水泥牆,建築內部的牆也基本都有40 公分厚,手機在裡面完全沒有信號,這就是柏林地堡給筆者留下的第一印象。轉過拐角,挑高的門廳安置著登記臺,一間休息室攔住了所有參觀者——沒有人可以單獨在柏林地堡中行動,

每一組來訪者都需要等待工作人員帶領進入展廳。而每個渴望來到柏林地堡的人都需要提前在網上預約,數量有限的參觀名額通常在一個月前就被訂滿。

柏林地堡,恐怖防空洞变身最潮私人藏馆丨艺术之旅

柏林地堡猶如迷宮般找不到入口

在成為博羅斯藝術收藏館之前,Bunker 曾有過許許多多的用途。1942 年,德國納粹強迫一群勞工把它建好,作為防空工事供柏林市民躲避空難,該掩體空間巨大,可以同時容納2000 人並提供空襲時的掩護。之後蘇聯紅軍佔領了這棟建築,用它來關押戰俘。再往後由於內部涼爽避光,Bunker 又被用作倉庫儲存紡織品和瓜果蔬菜,直到柏林牆倒塌之後德國政府接管這個建築,並把它改為劇場和夜總會供演出和娛樂用。

柏林地堡,恐怖防空洞变身最潮私人藏馆丨艺术之旅

藏館內的展示空間,斑駁陳舊的牆面被刻意保留了下來

隨後又經歷了幾次關停和易主,Bunker 終於在2003 年被從事藝術品收藏的博羅斯(Boros)夫婦給買下,用來放大件藝術藏品,所以它如今被稱為博羅斯私人收藏館(Sammlung Boros)

當博羅斯夫婦買下柏林地堡時,關於其是否能當作美術館使用的爭論一直在繼續:地堡牆體厚度近3 米,完全由混凝土砌成;建築內部缺乏足夠的自然光;逼仄的隔斷劃出了200 個牢房般的房間。

2007 年,建築改造完成,建築師Jens Casper 謹慎地改動了柏林地堡的內部結構,只有80 個房間被留了下來,低矮的天花板選擇性地被移除以構造更開闊的空間。改造以一種保護的方式進行,不少原牆面上的塗鴉被保留,傳統的白盒子空間只謹慎地穿插分佈在內。現在它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用在做私人現當代藝術展覽,另一部分用作私人住所。每四年更換一次展品。博羅斯及家人便居住在美術館最頂層的空間,與他們的藏品為伴。

柏林地堡,恐怖防空洞变身最潮私人藏馆丨艺术之旅

柏林地堡藏館內部一隅

“這建築既不是為藝術而生,本身建得也不藝術,但用藝術來抗衡建築本身的醜陋讓我覺得非常有意思。”收藏館館主博羅斯表示,同時他和妻子也認為大約一半的訪客對地堡的興趣大過對館藏藝術品的熱情。

柏林地堡,恐怖防空洞变身最潮私人藏馆丨艺术之旅

博羅斯夫婦

博羅斯的私人收藏

作為全球私人藏家熱衷的聚集地之一,柏林的私人美術館數量位居世界城市第二。成長於戰後和更年輕一代的藏家也更傾向於開設自己的私人展示空間,所以柏林的私人博物館同時也是私人藏家的住所。Bunker 的主人克里斯蒂安· 博羅斯(Christian Boros)是BOROS德國廣告公司的創始人,同時也是藝術收藏家;而藝術史專業出身的凱倫· 博羅斯(Karen Boros)則長期為瑞士巴塞爾藝術展工作。從2006 年至今,博羅斯夫婦一直是全球頂級收藏家榜單上的常客。

博羅斯收藏藝術已超過20 年,契機要追溯到1990 年,他在倫敦遇到了攝影師沃爾夫岡· 提爾曼斯(Wolfgang Tillmans),博羅斯從他那裡購得了一些提爾曼斯本人及其他藝術家的作品。博羅斯這麼評價提爾曼斯:“廣告和媒體行業光鮮亮麗,充斥著贏家。但一碰到提爾曼斯,真實的事物、尋常人中的英雄、日常生活才會出現。提爾曼斯也將街頭文化帶到了人們的視野中來。”

柏林地堡,恐怖防空洞变身最潮私人藏馆丨艺术之旅

柏林地堡的入場券是防空洞的結構藍圖

私人收藏相較公立美術館,不存在尋找資金支持的壓力,展覽只對自己說話,不需要考慮太多公眾的想法。正是由於藏家長期專注於自己的收藏領域,他們因此所積累的知識對於機構、策展人和藝術家都有所裨益。柏林地堡凝聚了博羅斯夫婦所有的心血。

十幾年來,柏林地堡一直保持著獨立運營,這意味著夫婦兩人承擔著美術館的所有開銷。這種經營模式為美術館提供了最大程度的自由,柏林地堡內的展品每四年更新一次,展覽中有博羅斯夫婦最早的收藏,也有他們近期購買的新作,博羅斯收藏的開放與多元是其最吸引人的特點之一。

柏林地堡,恐怖防空洞变身最潮私人藏馆丨艺术之旅

Avery Singer, Untitled, 2015 und Topos, 2014

佈滿彈孔的建築牆身,以及滄桑古樸的室內空間,與光鮮前衛的當代藝術品形成非常強烈對比,歷史的厚重與沉澱與閃耀的當代思想在此時空匯聚交織。

眾多藝術家作品,數量多達700 件,類型涵蓋雕塑、裝置、油畫、草圖、錄像、攝影等各種媒介。值得一提的是,博羅斯的裝置收藏中有很多聲音藝術作品,觀眾在經過每層樓時都有不同的聽覺體驗。這些作品都由藝術家根據空間環境特別製作。

柏林地堡,恐怖防空洞变身最潮私人藏馆丨艺术之旅

Danh Vo《We the people (detail)》,2011 年

獨一無二的感官冒險

如果可以成功預約參觀,訪客們花上12 歐元就可以進入Bunker。遊走在地堡內部,強烈的對稱空間,彷彿行走在一個大型的迷宮之中,東西南北四部剪刀樓梯,加強了這種迷宮般的感覺,樓梯上來往的人,可以相見,卻無法相遇,奇妙而充滿詫異。

柏林地堡,恐怖防空洞变身最潮私人藏馆丨艺术之旅

Justin Matherly《Sniffing for every jungle (e.t.s.p.n.g.l.)》,2013 年

直頂天花板的高大枯樹,吊在空中由鐵絲搭成的抽象藝術創作、立在地上用幾十根日光燈管紮成的柱狀環燈、一隻軸承連接在牆上的汽車輪子,甚至只是一條穿牆而過的銀白色金屬桿……

博羅斯夫婦還精心放置了一些很有趣的室內裝飾物件,例如明代宮廷御用的茶几、來自不丹寺廟裡的老虎畫作、某位藝術家製作雕塑時用過的鏟子、實驗性項目用的10 色光譜圖等,700 多件有趣的展品錯落在地堡的各處,貫穿展覽的主線常常抽象而難以定義。

柏林地堡,恐怖防空洞变身最潮私人藏馆丨艺术之旅

關小《Rolling Beating》,2014 年

從2008 年對外開放參觀到目前為止,柏林地堡累計迎來了40 萬來訪者,而他們都是由12 人一組的形式被帶入美術館的。人們來到地堡的原因不盡相同,但他們在美術館內獲得的體驗卻擁有同樣的質量。工作人員帶領來訪者走過每個房間,為重點的藏品提供背景信息,並講述收藏過程中的軼事。

柏林地堡,恐怖防空洞变身最潮私人藏馆丨艺术之旅

Katja Novitskova《Pattern of Activation》,2014 年

Bunker Berlin 這座佇立在柏林市中心密不透風的地上堡壘,本身的身世可謂歷盡滄桑,無論是出自對當代藝術的喜愛,或是單純的獵奇心理,Sammlung Boros都是一場值得赴的約。

-END-

3天只看了200件作品,這屆巴塞爾“硬件”不太行

世界名畫頻現《動物之森》,虛擬的藝術鑑賞家設計真實理想生活

《收藏/拍賣》雜誌現進駐媒體平臺有:微信公眾平臺、今日頭條、網易藝術、新浪微博、搜狐新聞、騰訊天天快報、大粵藝術、一點資訊、雅昌藝術網、時代財經APP等主流媒體平臺,部分文章

同步更新,形成新一媒體傳播矩陣。

歡迎邀請加入更多媒體平臺!如想商務合作,請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或微信scpm2004

柏林地堡,恐怖防空洞变身最潮私人藏馆丨艺术之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