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趣谈,仅供消遣,欢迎探讨

师德其于口德

师德趣谈,仅供消遣,欢迎探讨

所谓师德,师者之品德也。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若园丁之栽培花木,亦如镂者之琢磨璞玉,乃塑造青少年头脑灵魂于其未成形成立之大业也。

以其干系国家民族之兴衰及社会民生之进退,故凡人必足具高尚之品德而后可以为师矣。爱国其守法、爱岗敬业、勤于专研、关爱学生、节俭清廉……凡此种种,不可胜举,此皆以其职位关键紧要而特于严肃要求也。

师德趣谈,仅供消遣,欢迎探讨

窃以为,师德之囊括,任尔十日三月而不可尽罗列,千页万行而不可窥其一斑。于此余有一念,探师德或可先探之于口德乎?盖师者口授舌耕,传道不可离乎口传,授业必手书口语而授,解惑若闭口徒手安解?仆姑且愚昧而妄言,口德乃中国师德不可分割之一部分,夫师者积修口德而远师德者,鲜矣!

师者之口德,一首师者之对于弟子也。学生行为有优劣,师者必长善救失,褒扬其成就而劝改其过失,口德也;学生进步有疾缓,考评有高低,长相有千秋,师者不可因喜之而偏心谬赏,不可以愠怒而过分色难责骂,遑论冷落嘲讽,甚者伤人自尊,口德也;师者心境有起伏,虽心浮气躁而必不厌其烦、循循教诲,以晓谕疑难,口德也;西方有云,“赞美他人是一种美德”,走卒贩夫尚且受用,况师者之教书育人乎?勤于赞美学生,不吝鼓励弟子,功德无量,莫视其操作虽易,或可改变后学者之一生。试问吾等,自少而长受得赞美几多,激励何其深远。赞美,其乃口德也。此不亦一功德乎?予虽而立,常忆垂髫时一发小,肤黝发长后进生,先生号之“黑猫”当于众,常于课堂绰号嘲讽之。“良言一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每念于斯,唏嘘不已!仆斗胆借三国刘备之一语云:勿以善小而不言,勿以恶小而言之。

夫师者之口德,亦在其与学者父母之间也。从教者,于学堂之四墙之内,手执教鞭立于粉板之下,寒来暑往而不懈讲授,答疑解难,再者苦口婆心、三令五申而督促学生必勤勉苦学、自强不息,期望其自觉勇攀登学术高峰,驰骋无涯之学海,足乎?不足矣,以父母乃学生第一监护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之故也。之于学生之父母,弟子之父兄,师者必勤予关心注目。若悉晓学生之家庭情形背景,周详其父母教育之道,二者互通有无、相互反馈而一并督导鼓励,必可使相得益彰而事半功倍矣。此不独古之师者必考虑实施,亦今之时代政策制度所明文要求也。反之,任师者于围苑之内使尽浑身解数,而于学生之周身环境不闻不问,不思易位同情以获悉学者所遭遇之困难阻碍,竟日而思教学之长进、辛劳之有功,此不亦盲人摸象、痴人说梦、自欺欺人者乎?毋论事倍功半,恐其长为无用之功,误人子弟罢了。于此,师者之口德在勤于开口与其父兄频对话交通,在常予其有益之指导,助其摒弃不善之观念将做法。勤与不勤,功德也;劝与无劝,良心也。为师者欲教授有效,学者长进,不独于课堂勤于讲授,更需花费光景心神与学生之父母探讨教学课业之成效,吸纳反馈之意见而着力于日后教学之变化提升,乃可有功。外此,于其拘于传统迂腐之成见陈规,师者亦必与足够之耐心而开解之,以期学生保有温润和谐之家庭学习境地,而可一帆风顺,勇闯学海。余尝闻,一学子出身贫寒之家,其父乃十足村野大莽夫,出口训子之学业每每“饭桶”、“狗屎”、“无脑”、“没前途”等等损人自尊之辞。恰其师家访,晓以“心理暗示”之理,劝其父力改之,不若他日子弟倘果以不成材,赖何人以赡养终老之云,其父乃诚惶诚恐,具改往日之面目嘴脸。而后,此学子竟然出人头地也,余以为此师者,有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也,功德何其无量焉!

师德趣谈,仅供消遣,欢迎探讨

师者之口德,其与同事亲朋故旧之时也。扬州郑板桥自嘲私塾教师曰:“教馆本来是下流,傍人门户渡春秋”,以其不得保足温饱而从事斯之故也。今者教师,谓为人民教师,政府保障吾等体面之生存待遇,意欲吾等专心全力而培养国家之建设人才。所谓领一份俸禄,做一番付出也。身而为人民教师,肩负万众之瞩目寄望,为人师表,其于平日闲暇之时,言谈举止须有相当之约束讲究焉,以符合习俗舆论之要求,而起表率引领之效用。师者,应传播具有积极价值之“正能量”言论于工作生活之中,不可诋毁国家政府之形象,不可非议国家之政策法规,不可侮辱国家教育事业,不可散播未经证实之言论。师者务必时刻谨记三思而后言,利于国家事业大局而后言。余学堂有一德高望重之师者,于电视节目听闻《弟子规》可佐助幼孩增进学习能力且提高品德操守者,乃欣然教授于子女,期年,果然。是以每逢为人父母者必谈规之神奇妙用,极力奉劝其务必尝试之,言必“传统精髓”、“抓住关键期”之云,数年以来,未曾中断。人初以迂腐而笑之,今人每以受用而首肯感激之。予以为,此师者宅心仁厚,善心博爱,乐于功德,善莫大焉!

至圣先师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成人之美,小人成人之恶”,“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此于吾等不可谓不警醒鞭策耳。孔子云,“一言而可以兴邦”,师者之口德,不可不慎重处之矣。

总而述之,师德其于口德,千丝万缕而不可切分也。师者之为师,其于弟子,于弟子之父兄,于同事亲朋故旧,必谨言而慎行。若可勤恳积修凡此三口德,“品”其具矣!仓皇而论,牵强附会,不知所言。如失偏颇,请予批评斧正,不胜感激。时戊戌仲秋既望,惠邑侨中李某不才。

师德趣谈,仅供消遣,欢迎探讨

谢谢观看!祝您一切万安,顺心如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