妯娌关系?兄弟关系?看看《颜氏家训》怎么说


妯娌关系?兄弟关系?看看《颜氏家训》怎么说

儒家传统文化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词叫“孝悌”,有多重要呢?《三字经》如是说:“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论语》上有“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而《弟子规》则几乎完整抄录了这句话,所谓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些都说明了“悌”在中国古代的重要性,颜之推也清楚的意识到这点,所以他将“悌道”放在了教子之后。

“悌”指的是兄弟之间的相处方式,中国古代兄弟姐妹比较多,所以这一群人如何相处,是一个和值得深究的问题,《弟子规》上说“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就是兄长对于弟弟应该友好,弟弟对待兄长应该恭敬,只有兄弟和睦相处,才能完整的将孝体现的淋漓尽致。当然,兄弟之间能否和睦首先还是要看父母对兄弟之间的教育,这是前提条件,也不排除会有舜这般的圣人,但毕竟凤毛麟角,多数人在日后的生产生活中的表现,主要还是源于父母在人生之初对他们的教诲好的教育会让后代即使面对死亡也能一起从容面对,坏的教育可能导致即使父母尚在,也能拼个你死我活。 《世说新语》中有:“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 琢钉戏,了无 遽容。融谓使者日:‘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 徐进曰:‘大人,岂见 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而《春秋》中则有“郑伯克段于鄢”,便是例子。

妯娌关系?兄弟关系?看看《颜氏家训》怎么说


想想当父母离世之后,最亲的血亲就应该是兄弟姐妹了吧,有人说是老婆,老婆是最亲的亲人,但不是血亲,何况,不够贤良的妻子甚至可能成为兄弟关系的绊脚石。兄弟的妻子的关系称为妯娌,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关系,只是现代社会多数为独生子女,一般没有妯娌关系,所以也就没什么提到了,但是随着生育政策的开放,独生子女成为过去式的时候,有可能要重新面对妯娌关系,所以了解一下也是好的。

所谓“长兄如夫,长嫂如母”,即使做不到这一点,至少兄弟之间,应该要互帮互助,除了特殊情况造成不相往来的情况,也没有必要反目成仇。你觉得呢?

妯娌关系?兄弟关系?看看《颜氏家训》怎么说


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自兹以往,至於九族,皆本於三亲焉,故於人伦为重者也,不可不笃。

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挈,前襟后裾,食则同案,衣则传服,学则连业,游则共方,虽有悖乱之人,不能不相爱也。及其壮也,各妻其妻,各子其子,虽有笃厚之人,不能不少衰也。娣姒之比兄弟,则疏薄矣。今使疏薄之人,而节量亲厚之恩,犹方底而圆盖,必不合矣。惟友悌深至,不为旁人之所移者免夫!

二亲既殁,兄弟相顾,当如形之与影,声之与响,爱先人之遗体,惜已身之分气,非兄弟何念哉?兄弟之际,异於他人,望深则易怨,地亲则易弭。譬犹居室,一穴则塞之,一隙则涂之,则无颓毁之虑;如雀鼠之不恤,风雨之不防,壁陷楹沦,无可救矣。仆妾之为雀鼠,妻子之为风雨,甚哉!

兄弟不睦,则于侄不爱;子侄不爱,则群从疏薄;群从疏薄,则僮仆为仇敌矣。如此,则行路皆躇其面而蹈其心,谁救之哉?人或交天下之士皆有欢爱而失敬于兄者,何其能多而不能少也;人或将数万之师得其死力而失恩于弟者,何其能疏而不能亲也!

娣姒者,多争之地也。使骨肉居之,亦不若各归四海,感霜露而相思,伫日月之相望也。况以行路之人,处多争之地,能无间者鲜矣。所以然者,以其当公务而执私情,处重责而怀薄义也。若能恕己而行,换子而抚,则此患不生矣。

人之事兄,不可同于事父,何怨爱弟不及爱子乎?是反照而不明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