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收割机的普及,手工收割传统技法还需继承吗?

SlicK


就收割机普及来说,目前推广到全国所有农村,还只是个梦想!

收割机好不




好?好!工效高,节省了大量劳力,在广阔平原地区大显神威,为平原地区农业生产,抢种抢收,发挥了极大作用,深受农民欢迎。

可平原地区在我国占有多大面积呢?充其量5O%,其余5O还是山区。而山区由于面积小,地块零,坡度陡,收割机是无法作业,刚加上油门到地头了。

现在的山区农田玉米收获还完全靠人工生产。这与种,耕都不同。种和耕己经有了小型,小马力农机。甚至插种有无动力小型机械,可以达到不用牛,马,驴而一个人完全能够完成种地与几次耕地和封垅。

但收割机不同。目前我国还没能研发出小型,适合山地,陡地,零散小面积地块能适用的收割机。秋季收获还完全靠人工生产。

一个壮劳力一天割玉米扞,一夭也就割一亩多一点,最多割2亩地。而掰玉米,最快手一天也就掰一亩地。所以秋天,农民割收玉米,还要捆玉米秸,运出地外,三春不如一秋忙,在山区仍是真实照。我所在乡,及相阾两个山区乡现在还没有一台收割机。

所以现在就定论收割机已在全国普及,尚为时过早,也不切合实际,只是一个梦想。

但是这个梦想会被打破而实现的!不久将来,农机研发会制造出适合山地小地块也能生产作业的收割机来!

如果到了那个时候,全国5O%山区农民也可以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极大节省人工投入与减轻劳动强度!山区农民也期盼这一天能尽早到来。


海纳百川21210


手工收割的传统技法在以后可能真的会消失不见了。因为在农业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机械化作业取代人工作业是必然趋势。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西北的“麦客”基本上已经消失不见的原因。

以我们黑龙江农垦的水稻种植区建三江管理局为例,在2002年发生了一件大事。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红兴隆、宝泉岭三大管理局的水稻收割由于机械力量的不足,在2002年的秋季被提早到来的大雪捂在了地里。那一年,跑路的、上吊的、喝药的很多,因为贷款还不上、个人拆借的资金还不上了。但是以今天的眼光来看,2002年的水稻种植面积并不是很大。但是为什么还被雪捂在地里呢?就是因为机械力量的不足。

以现在的大型水稻收割机为例,每天的收割面积在100-120亩左右,部分特大型的收割机的收割面积可以达到150-170亩/天,一些小型的收割机每天的作业面积也能达到60亩/左右。所以,如果2002年我们黑龙江垦区的收割机械力量能像今天这么强大,是不可能出现那种惨剧。因为那时候的水稻收割能够提供的机械力量太单薄了,抗拒风险的能力太差。

机械力量差尚且会出现这类惨剧,如果全是使用人工收割呢?100%的水稻都会被捂到地里,因为人工收割的作业方式太慢了,成本太高了。每人每天最多收割2亩地,还不能直接脱粒,人工收割费用至少100-120元/亩;机械收割每亩的费用也就在60-100元/亩左右。您想想,如果您种植了400亩水稻,依靠人工收割多久能收割结束呢?

所以,机械化收割替代人工收割是大趋势,只不过因为科技的原因很多的经济作物在我们国内还尚不能达到机械收割的高度。只不过,这一天不会太远。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随着农村收割机的普及,如果在不久的将来,随着退耕还林,保护基本农田,实行农田基本改造的话,手工收割传统技法,在咱们农村大部分地区也就会成为历史,永远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了,手工收割的传统技法只会在一小部分地区继续保留着的,为什么呢?


农村收割机的普及,手工收割的技法会如同原如社会,类人猿们用火石取火做饭一般,在广大农村地区永远将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了,只有在一小部分多山丘陵城区还有保存的必须要性了。

用收割机收割农作物,不但速度快,效率高,还节省人工成本,所以,在咱们农村现在外出打工赚钱的人多的情况下,深得大家的喜爱。

效率方面:一台收割机一天工作八个小时,可以收割将近五十亩地的农作物,如果你用人工收割的话,一个人一天八个小时收割不到五分地的农作物是吧,而且还把你累得够呛的,大家以机械化与人二者相比较,机械化收割农作物的效率,是咱们人工传统技法收割的百倍之多,效力之高,抢收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啊。



人工收割成与机械化收割成本相比较:人工收割农作物一天一个人收割五分地,一台收获机一天可以收割五十亩地,收割机的收割效力是人的百倍之多。

用收割机收割一亩地的用费是120元,人工收割一亩地需要两天才行,如果你按照现在的人工工资200块钱一天计算的话,你人工收割一亩地的农作物足足花了400块一亩,成本是收割机的三倍之多,非常的不划算了是吧。


随着国家保护基本农田,退耕还林,实行基本农田改造政策的实施。七星老农个人估计,将来那些干旱地就会退耕还林,而基本农田都会统一施行改造,把那些小田,高矮不一的农田用机械化整平,整理成一坵坵,一块块的大田,方便机械化耕种,到时候我想我们的子孙后代们收割稻谷,玉米,小麦,大豆时,根本就用不上传统的技法去收割农作物去了是吧。



当然,手工收割传统的技法,在不久的将来只是在大部分的农村地区会逐渐消失,而对于有着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梯田地区来说,它将会一直传承下去的。大家认为呢?欢迎大家都发表评论!

[热爱生活,喜欢交流,请大家多多关注七星老农回答,不胜感激!]


七星老农


农业机械化是大势所趋,是社会发展的必需,机械化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减轻人们的劳做负担、解放生产劳动人员,腾出更多的时间从事更多更大的创能机会。是利国利民的一大幸事。


早在60年代毛主席和周总理就提出我国到20世纪逐步实现“四个现代化”,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已基本趋于成熟正健康的发展。而农业机械化又是农业现代化的内容之一,所以,作物机械化收获是发展的必然。终将取代传统的手工收获的作业方法。

但任何事物它都不是绝对的,手工作业方法也不会绝迹成为历史,它仍会保留于某些地区和地域。全国十几亿可耕种土地(改革开放初期土地约18亿亩,随着近年来的开发、建造、城市扩展等,现有土地约在16亿左右),并不是都是在平原、平川大地,仍有部分是山区、狭隘之零散地域,根本不适合大型联合系列收获机械的作业。所以,手工镰刀割麦、收获庄稼,肩挑人抬、牲畜拖拉、碾压、耕耘的情况,短时期内是会继续存在的,退出历史舞台是不现实的。甚至于可能永远有保留的可能。



这好有一比,工业现代化空前发展,交通工具已有了天翻地覆的质的变化,高铁飞机,智能交通工具、海、陆、空三栖交通工具已经问世,家庭轿车、电动车、智能车,几乎普及到广大农村及农户。但是,哪个敢说全国农村的人能在短期内或十年、百年后没有出行骑车或步行的呢!包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绝对做不到全国人们生活整齐划一和军队生活一样,那是很难做到的。那样就没有七彩世界了,整个宇宙寰球将是一片混沌、不分阴、阳、黑、白,有可能吗?谁知道……!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农村收割机普及,手工收割的传统技法还需要继承吗?

这是一种什么思维,怎么什么都想“继承”?

当年会计算账用“算盘子”,后来计算器出现了,有人就百般抵制甚至搞了一场比赛,简单数的连续加减法,来证明计算器不如算盘子快,但终究算盘子还是被淘汰了。

农业发展到今天最大的成本就是人工。因为每亩地的粮食产量是有限的,粮食的价格也基本稳定,但生产资料和人工不断成本不断上涨。粮食生产的利润最好的时候也只有每亩五六百块钱,而人工从过去的每个工十几块钱,涨到四五十块钱,又涨到100元钱,现在已经到了200元钱。如果种地所有环节都用人工,种地就是负利润了。所以离开机械化已经没有出路了。

种地的机械化开始于翻地、起垄、趟地。后来有了播种机、中耕除草机、打药机。

收割机是后来的事,但发展很快。开始于小麦、大豆,后来是甜菜、土豆,又出现了摘棉花、摘玉米。现在加工番茄(比较小、比较硬)也是机收了,普通的大番茄还没看到,可能最困难的是草莓。



种田博士后


越活越糊涂了吧。那是传承吗?那只能说是,嗯,落后的表现。那个时候。技术落后又费时费工,产量还不高,还传承传承个毛线。7080都知道。收割小麦要20多天一亩地,也就三四百斤。粮食又脏。又浪费。在地里老牛骡子吗?拿个石头在地里一到种玉米的时候,拿地的要麦苗比重呢,还在多呢。说是传统工艺还凑合,传承,那也叫传承。现在生活节奏那么快。别说的冠冕堂皇什么东西都说传承!有一些东西该丢还是要丢,该抛弃还是要抛弃谁也留不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