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码”应用场景向全覆盖延伸!

“安康码”应用场景向全覆盖延伸!


自从2月23日蚌埠“安康码”上线以来,我市已有324万余人申领。如今,不论是出入社区、企业复工、商超购物,还是交通出行,拿出手机亮出“安康码”,已经成为蚌埠人习以为常的动作。“安康码”不仅是随身携带的健康档案,作用正在从疫情防控向更多应用场景延伸。

打开手机中的支付宝或者皖事通APP,扫一扫核验检查点的二维码,就能亮出绿、黄或者红的健康底色,成为能否通行的关键。“‘安康码’能有效减少人工登记时间、避免交叉感染风险,提升群众通行效率。”说到这里,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副局长路雪峰十分自豪。他说,目前我市在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住宅小区、公共交通工具、商场、超市、复工企业、医院门诊等场所已实现“安康码”的应用。

采访中,他熟练地报出一组数字:全市已设立“安康码”各类核验检查点20116个,包括机关事业单位962个、企业2023个、居民小区2172个、交通卡口145个、公交车1451个、出租车4139个、长途汽车951个、医疗机构590个、学校1047个、商超1068个、营业场所4568个等,累计核验次数达到1676万余次。无论是人均申领量还是使用量,在全省各地市都位居前列。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安康码”是否很快就将完成历史使命?“‘安康码’源于防疫,但不止步于防疫。我市正在探索建立‘一码多能’的应用体系,赋予‘安康码’长久生命力。”路雪峰说,“安康码”不仅作为疫情期间的个人健康凭证,未来还将在个人信息集成、政务服务通办、健康服务融合和生活服务拓展等领域实现深度应用,逐步成为公民个人“第二身份证”,在更多应用场景尤其是卫生健康、社保、医保三大领域中发挥大作用,“进化”为社会治理、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

从交通、社区、商超、企业等生活必需,到公共服务机构、学校、出入境管理等各类应用场景,我市正着力推进互认通用,打通障碍堵点,实现“安康码”应用场景全覆盖。采访中记者获悉,目前“安康码”已实现省内所有城市和长三角的互认通用,全国认证工作也基本完成,届时可实现全国范围内的人员健康信息共享和“绿码”全国通行,解决“一人多码、多次申领”等问题。而我市日后也将以互认通用为基础,在交通出行、企业复工、学校复课和景点开放等方面实现深度应用,从“一码通行”到“赋码生活”,真正做到全覆盖、多功能、“一码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