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谈教育:真正优秀的父母会这样“教”孩子

导语:孩子的赛道犹如成人的职场,不进则退,未来教育培养的是孩子的眼界与思维。


马云谈教育:真正优秀的父母会这样“教”孩子

最近遇到一件特别扎心的事情,因为敲门汇报的礼仪,被老板狠狠批评。进老板办公室,没有走到老板跟前,而是站在门口向老板汇报。我一直以为当别人在讲话的时候,离得远远的是一种礼貌,实则不然,快速走到老板跟前,简要汇报工作是一种礼貌。这就说明对职场礼仪掌握得不够,个人的眼界受限。

马云曾在《重回讲堂》的演讲中谈到了教育。

他说:“有时候真的很嫉妒公司的一些年轻人过目不忘,你读书是读不过他们的,但是没办法,老板还是我。”

马云的话虽然令人扎心却也很现实。

马云作为曾经的高考差等生,经历三次落榜,而如今众多的高材生争抢着为他打工。

他中肯地讲到,未来的竞争不是知识的竞争,而是创造力与想象力的竞争,未来的教育“拼”的是孩子的眼界与思维

家长要把孩子培养为自己的主人,做最好的自己;家长要把孩子培养为有思想、有情感、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冷冰冰、机械的学习机器。


马云谈教育:真正优秀的父母会这样“教”孩子

马云的话说到无数父母的心底,那么父母要忌讳成为哪些人呢

01忌讳补习党

当孩子们一放寒暑假,孩子单纯的“假”变成了争相赶超的赛道。成绩不好孩子的父母期待在假期突然完美逆袭;成绩理想孩子的父母则期待孩子一直超速,所以父母总是通过报名各种五花八门的补习班来提升孩子的成绩,打通孩子的任督二脉,顿悟晦涩的知识理论。

家长总觉得花钱越多,假期填得越满,一颗心就越踏实,甚至不惜花费几个月、半年、甚至一年的工资。补习有用吗?有,要甄别、选择。

02忌讳游学党

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有超越别人的见识,选择送孩子游学。也许是去国外学习外语口语,也许是去北极看北极熊,也许去世界名胜游览……为了给孩子游学,有的父母愿意一次花光一年甚至更多的财力。


马云谈教育:真正优秀的父母会这样“教”孩子


03忌讳跟风党

有些家长听说孩子的同学报了奥数,就给孩子报奥数;听朋友说给孩子报了乐高,就给孩子报乐高;听老师讲谁家的孩子报了钢琴班,就给孩子报钢琴……仔细想一想,高阶的课程一个不落的报名,即使月薪6万,也承担不起孩子的一个假期。可是,

这是孩子想要、感兴趣的吗?

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真的是成功的吗?照这样砸钱的方法,很多父母只能哭诉养不起。

我很想说不一定,月薪5万的父母有5万养育的配置,月薪5000的父母也有5000养娃的方法。


马云谈教育:真正优秀的父母会这样“教”孩子

那么很多父母不禁想问,到底怎样的孩子长大更容易成功?

01眼界深远

眼界通常与年龄无关,有见识有关。也许捡拾老翁的见识宽度并不比大学生差。父母从小要培养孩子的眼界宽度。家庭教育位于眼界培养金字塔的基础端。

城市与农村的孩子一比较,眼界是不同的。农村的孩子对于田野嬉戏,对于农村的技能优于城里孩子;城里孩子对于经商、对于投资,对于科研优于农村的孩子。不同的环境造就孩子不同的眼界能力,儿时的眼界却可以影响一个人未来宽度

父母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认知,在自己有所成就的同时,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重视孩子眼界的培养

02精神富有

我认为精神富有的好孩子通常是站在金字塔顶端的孩子。有时候在想,为什么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究其原因,贫穷限制了眼界,眼光短浅,不具有统筹规划的能力,不能为未来的长远目标打算。

精神富有的孩子眼界长远,他们会提前为自己打算,提前规划好自己的未来。他们宁做天上的鹰,也不做井底的蛙,他们会管理自己的时间,自我投资,自我教育。


马云谈教育:真正优秀的父母会这样“教”孩子


家长要重视家庭教育,通过多种方式,从小培养孩子的眼界,勿让贫穷的思维限制了想象,勿让自己的短见识影响了孩子的见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