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豆粕,巴西、美國大豆出口受影響,養殖業的考驗來了!

新冠疫情對於任何國家而言都不會有任何好處,沒有誰能夠從本次疫情中獲得利益。

多國限制糧油出口

隨著全球疫情的蔓延,全球多國為了保證自己充足的糧食供應和國內民生穩定,各國都在紛紛出臺政策,停止或限制本國農產品離境,以備不時之需。俄羅斯植物油聯盟已經要求限制葵花籽出口;主要小麥輸出國哈薩克斯坦已禁止小麥的出口;世界第三大大米出口國越南表示將暫停簽署新的大米出口合同;塞爾維亞停止了葵花籽油等貨品的出口;連全球最大的稻米出口國印度因“封國”導致主要出口陷入停滯。這將進一步威脅國際食品貿易的供應鏈的正常運轉。

目前伊拉克的糧食供應已經出現告急,國內有100萬噸小麥和25萬噸稻米的短缺。菲律賓和印尼等國出現了糧食供應緊張,如果6月份疫情或未結束,他們的糧食供應也將告急。


阿根廷豆粕,巴西、美國大豆出口受影響,養殖業的考驗來了!

阿根廷豆粕引發憂慮

為了防止人員聚集和流動引發的交叉感染,阻止新冠疫情蔓延,阿根廷從3月20日就開始了全國範圍的封城,實行強制隔離措施,全國公路設立關卡嚴格檢查通行車輛,嚴禁違規外出。

在這一規定下,阿根廷全國有70多個城市宣佈禁止運輸穀物的大型卡車經過其轄區。如此一來,導致新鮮收穫的大豆無法及時送抵大型豆粕碾碎廠進行加工,加工廠方面透露,如今送來的大豆僅有往年的一半左右。


阿根廷豆粕,巴西、美國大豆出口受影響,養殖業的考驗來了!

羅薩里奧北部的一重要港市也宣佈將暫停港務活動。而羅薩里奧北部的港口是負責阿根廷近8成以上的農產品出口之地,此次停港,無疑阻斷了大豆、豆油和豆粕的出口,這也意味著阿根廷方面即便是想要出口大豆也真的是有心無力了。

農產品出口對於阿根廷經濟有著重要的作用,該國的農業及畜產量出口創匯約佔年度出口總值的70~95%。阿根廷政府很快就認識到了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在25日晚間,阿根廷交通部發布了一項政令,表示從事與外貿相關的工作人員,特別是穀物運輸商,可以“免於遵守預防性隔離措施。”

對此,阿根廷植物油行業商會和穀物出口商會(CIARA-CEC)對這一新政令表示歡迎,希望新政能夠在未來幾天之內消除阿根廷國內物流上的障礙。

此外,阿根廷羅薩里奧市一座與穀物運輸相關的港口也在近日恢復工作。此前,該港表示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暫停港務活動。羅薩里奧附近的三大港口負責處理阿根廷近八成的初級產品和農產品出口,其中主要產品為大豆、豆油和豆粕。


阿根廷豆粕,巴西、美國大豆出口受影響,養殖業的考驗來了!

但是行業人士對於這一新政令並不持樂觀態度,他們認為,不確定性並未由此而消除,從現在疫情的趨勢判斷,港口工人或卡車司機被新冠病毒感染不可避免,只是時間問題。

在不確定性陰霾的籠罩下,很多阿根廷農戶表示,他們不會一次性出售他們本季的收成,而是會囤積部分收穫,以等待價格上漲後出售。

位於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農業顧問安德尼(Pablo Adreani)說,“農民們將出售最低限度的大豆和玉米以收回成本,然後將剩下的收儲。現在價格低廉,阿根廷和世界其他地方一樣正面臨著經濟上的艱難時期,這一切都增加了不確定性。”

農民們期待隨著疫情的好轉,大宗商品價格可能也隨之上漲。同時由於出口商品會以美元結算,而阿根廷本地貨幣比索麵臨著不斷貶值的壓力。所以結合以上多種因素,農民認為推遲出售大豆才是正確的選擇。

預計在本季,阿根廷農民將收穫5000萬噸玉米和5150萬噸大豆。阿根廷是世界第一大豆粕和豆油出口國,每年出口豆粕接近3000萬噸。同時,是世界上第三大玉米和大豆出口國。

阿根廷在全球豆粕貿易中佔了40%以上的份額,如果阿根廷的出口一旦中斷,將會嚴重影響國際商品貿易的供應鏈,他們將不得不轉向巴西或者美國尋求替代商品。然而同樣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巴西也同樣正在“封城”,但是巴西政府部門稱新冠疫情不影響巴西大豆的轉船和出口。

而美國的大豆需要等到秋季才能收穫。如今美國也是深受新冠疫情的困擾,當前美國新冠確診病例已經達到了16.45萬人,病亡3164例,國內正忙於疫情防控,更無暇顧及糧食貿易。

阿根廷豆粕,巴西、美國大豆出口受影響,養殖業的考驗來了!

國內多家飼企宣佈漲價

國際範圍的這一系列操作對於國內大豆進口影響還是不小的。

受此影響,國內多家飼料企業宣佈漲價,華中眾多飼料企業不堪重負紛紛宣告了漲價通知,普通混養魚料上調200元/噸,顆粒蝦料上調200元/噸,膨化魚、蝦料漲幅在300元/噸。

巴西大豆不確定性

巴西是中國大豆的出口大國,2019年,巴西所有港口大豆對華出口裝船量就高達5800萬噸,如果巴西大豆出口作了限制,中國大豆將會出現嚴重的短缺的局面,在這個時候指望美國是靠不住的。而今年由於氣候問題,近期巴西連日降雨,阻礙了巴西大豆的收割和產量,加上聖保羅州已成為巴西疫情的“重災區”,據路透社報道稱,因新冠疫情傳播,巴西主要港口的工人計劃舉行罷工,大豆裝運不確定性加大。


阿根廷豆粕,巴西、美國大豆出口受影響,養殖業的考驗來了!

國內3月份之後,隨著疫情好轉,市場補欄開始回升,但是總體豆粕的庫存依舊顯減少態勢。截止到上週週末,國內豆粕庫存已經減少至44.7萬噸,周減7.1萬噸,完全處於歷史同期的最低水平。

在豆粕和大豆雙重短缺的情況下,過去兩週大豆壓榨利潤大幅飆升,已經達到每噸360元(合50.73美元),創下8年來最高水平。目前市場普遍擔憂,如果主要糧食出口國巴西全國封鎖的話,中國飼料企業也將面臨生死存亡的時刻。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巴西農戶選擇種植大豆。隨著農業科技水平不斷提高,產量也越來越高。巴西大豆生產者協會樂觀預計,巴西今年大豆收成有望達到1.21億噸,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豆生產國。不過今年巴西方面雨水連綿,也導致大豆方面產生存在一定的減產,而且如今大豆最大的生產區聖保羅州已經成為了新冠疫情的重災區,如今大豆收穫可能都受到影響。

中國已連續多年成為巴西大豆的最大買家。數據顯示,2019年巴西出口7400萬噸大豆,其中5800萬噸銷往中國,佔比高達78%。當地農戶常年關注中國市場,對中國經濟韌性充滿信心,對中國市場需求充滿期待。

“中國是我們重要的貿易伙伴。”巴西植物油產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丹尼爾·阿馬拉爾說,預計今年巴西向中國的大豆出口量仍將保持高水平。

除大豆外,中國也是巴西蔗糖、肉類等農產品出口的重要市場。數據顯示,2019年,巴西出口到中國的農產品佔其出口總量32%。在南里奧格蘭德州,這一比例高達43%。今年1月,巴西甜瓜開始出口中國。未來,兩國農產品貿易品種有望繼續增加。


阿根廷豆粕,巴西、美國大豆出口受影響,養殖業的考驗來了!

當前巴西方面並沒有拒絕大豆貿易出口,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給予了我們國內養殖戶很大希望的。巴西大豆生產者協會、巴西肉類出口協會在內的40多個農產品協會不久前聯合致信總統博索納羅,建議採取措施確保貨物自由過境,減少疫情對農產品出口的影響。巴西政府已下文要求,規範對港口工人保護,確保國內港口全部功能保持正常。相關部門表示,正採取相應措施保障農產品出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