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失守!

東南亞失守!

新加坡、印尼等東南亞國家,因在新冠肺炎流行初期的措施見效,一度成為抗疫的“典範”。

然而,隨著病毒在全球肆虐,東南亞早已不是“世外桃源”,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菲律賓等國的疫情漸呈暴發之勢。

與早期甚至3月中上旬還緩慢徘徊的走勢迥異,如今東南亞地區的疫情如同摁下了“快進鍵”,確診病例節節攀升。

倡導用一個聲音說話和積極推進一體化建設的東盟,沒有拿出實質性的合作應對方案;東南亞各國只能各自為戰,難免顯得混亂且危機四伏。

形勢陡轉,多國病例破千

從第1例確診病例到增至200例用了兩個月有餘,從200例到突破2000例只經過了13天,這是馬來西亞新冠疫情的發展軌跡,也代表了東南亞地區疫情演變的脈絡。

自馬來西亞在1月8日確診東南亞地區首個病例之後,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東南亞各國的新冠病例增長十分緩慢,日增幅在0到個位數之間徘徊,形勢看似一片大好。

但自3月中旬開始風雲突變,此前未有確診病例的國家如文萊、緬甸、老撾等國相繼“失守”,而已經有確診病例的國家包括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菲律賓、新加坡等國,確診病例數則是噌噌噌地往上衝。

截至3月28日,東南亞地區11國(含東帝汶)已無一倖免,共計確診接近7000例。其中,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菲律賓四國均累計確診超過1000例,新加坡緊隨其後。

而這些還只是在目前部分國家檢測能力有限條件下的統計數據,實際情況可能更糟,下步走勢讓人捏一把汗。

東南亞失守!

3月19日,在菲律賓大馬尼拉地區的帕賽市,旅客在尼諾伊·阿基諾機場等待航班

東南亞國家當初守得住,卻在眼下集體“淪陷”,除了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因素外,還有一些特殊的因素。

其一是國內政局混亂,權力鬥爭與疫情防控顧此失彼。

典型的是馬來西亞。2月中下旬,大馬政局發生劇變,其間政府處於半癱瘓狀態,民眾則圍觀看熱鬧,都疏忽了來勢洶洶的新冠病毒。

3月初組建的新政府相對弱勢,人民不熟悉,在野黨伺機提出不信任案。新政府的首要目標顯然不是抗疫,而實施強硬防控措施,也是其難以完成的任務。

因此,馬來西亞只得迎面硬接疫情的來襲,至3月26日累計確診病例就突破2000例,成為東南亞的重災區。

東南亞失守!

3月19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警察設卡檢查來往車輛

其二是,宗教集會活動成最大感染源,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病例快速增長,都與此密切相關。

新加坡神召會恩典堂、基督教生命堂等,成為群體性感染的主要源頭。馬來西亞更是在2月29日至3月5日于吉隆坡大城堡清真寺,舉行了有1.6萬人參加的大型宗教集會活動,之後便陸續有人確診,這一群體性病例佔到馬全國確診總數的一半以上。

可怕的是,據馬來西亞衛生部披露,參加上述活動的1.45萬名馬籍人當中,只有約1/10的人主動進行了登記;剩下的人去了哪裡,又是什麼樣的情況,沒有人知道。

泰國、印尼也都出現多起群體性感染。印尼軍方估計,僅首都雅加達一地的患者最終恐將達到8000例。

詭異的是,美國海軍“西奧多·羅斯福”號航母在3月24日被曝出3人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到3月26日升至25人確診,而該艦3月5日至9日剛訪問越南峴港,之後一直漂在海上。

當時越南僅有16例病例且都在北部河內地區,現在全國已經超過170例。美國和越南,究竟誰傳染了誰?

各自為戰,暗藏失控風險

平時可以卿卿我我,大難臨頭各自飛;新冠疫情是一面大鏡子,照出了多個地區性組織的困境。

當疫情在歐洲瘋狂肆虐、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國陷入絕望之時,無論是歐洲自主的歐盟還是美國人主導的北約,都頓失往日的強勢風頭,既無可奈何又無所作為,帶頭的“大哥”和跟班的“小弟”都只能自顧自救。

東南亞地區面臨同樣的尷尬。東盟在地區安全、區域發展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但當疫情來襲時,除了號召大家共克時艱外,東盟能做的事情實在太少。

該地區國家,疫情較嚴重的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菲律賓等,不那麼嚴重的越南、文萊、柬埔寨等國,基本上各自為戰,自求多福。

總體來看,從適度管制到“封城”,再到“封國”,是東南亞各國應對疫情升級採取的遞進式防控措施。但要注意,這裡所謂的“封城”和“封國”,與我們通常理解的意義不完全一致。

東南亞失守!

東南亞最大網約車公司Grab決定關閉在新加坡和泰國的辦事處

新加坡在“外防”方面的做法,代表了該地區國家的整體指導思路。

首先是在疫情出現時,限制來自疫情國家的旅客,保留對其他國家的開放;其次是在疫情蔓延開後,限制區域內的人員流動;再則是在疫情全球流行和確診病例大幅增加之時,採取更嚴厲的控管措施,如限制所有非本地人員的入境。

於是自1月下旬開始,東南亞各國的防控措施層層加碼,到3月中下旬達到高峰。各國根據國情和需要,實行部分或全面的“封閉隔離”,以防外部輸入病毒和內部疫情擴散。

菲律賓3月12日宣佈馬尼拉、聖胡安等多市進入災難狀態,3月16日出臺嚴控措施,在全國約一半的地區(涉及約5000萬人)施行“加強的社區隔離”,防止病毒傳播。

馬來西亞3月18日開始實施全國封閉式管制,包括禁止在全國範圍內進行群體性活動和集會,禁止外國旅客入境等。

越南從3月22日起禁止所有外國人入境。新加坡3月24日起禁止所有外國人入境或過境。

泰國3月26日實施“緊急狀態法”,關閉所有邊境口岸。

東南亞失守!

各國內部防控力度也在加大,其中,控制人員流動措施方面,多數是抄中國的作業,但有些手法讓人啼笑皆非。如菲律賓多地街頭出現“抬棺”宣傳防疫的隊伍,車上貼著“要麼在家待著,要麼在裡面躺著”的標語,車後跟著4個人抬著棺材。

儘管各國防控措施嚴厲,但抗疫形勢十分嚴峻。

東南亞地區人口密集,且大部分國家為發展中國家,醫療水平和設施不足,普遍存在漏診和缺少設備不能進行全面檢測的情況,實際感染人數可能更高;已經確診的病例,也難以做到“盡收盡治”,菲律賓和印尼等國的醫療機構已經不堪重負。

世衛組織預測,該地區疫情繼續上升的可能性很大,呼籲各國千萬不能馬虎。

攜手抗疫,援助和防輸入並重

中國與東南亞各國山水相連,交往密切。2018年中國和東盟間人員往來達到5700萬人次,每週有近4000個航班往返於中國和東盟國家。

在今年2月疫情於中國迅速蔓延時,東南亞國家政府及民間積極向中國捐贈口罩、防護服等抗疫物資。

多國領導人力挺中國抗疫:柬埔寨首相洪森在中國疫情比較嚴峻的2月初臨時訪問中國;泰國國王哇集拉隆功、政府總理巴育都向中國發出慰問電;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公開表示,中國的抗疫措施是負責任的表現;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稱,為疫情指責中國是惡劣的……

東南亞失守!

(馬來西亞橡膠出口促進委員會(MREPC)及手套製造商協會(MARGMA)聯手共為武漢捐贈了1800萬隻醫用手套)

但在東南亞整體上對中國抗疫釋放善意的同時,也夾雜著一些極不和諧的聲音。如有些國家的媒體,將新冠病毒稱為“武漢病毒”和“中國病毒”等,地域性歧視明顯;部分國家的某些政黨,甚至發表“肺炎是真主懲罰中國”的不負責任言論。

加之,東南亞是華僑華人最為集中的地區,疫情造成的當地民眾的恐慌與不當歧視言論,令華僑華人的處境非常艱難。許多華人為確保安全關閉店鋪,在病毒檢測等方面求助無門。

還有國家不忘“渾水摸魚”。針對中國駐意大使館在使館官方Facebook和推特賬戶上刊登的由意大利姑娘奧羅拉創作的漫畫圖片含有“南海九段線”,越南媒體認為中國是在“非法”宣傳“南海九段線”,越南外交部還發表聲明無端指責中國。

此外,越南3月24日緊急叫停大米出口,成為疫情下世界上首批幾個禁止糧食出口的國家之一。

東南亞失守!

與鄰為友,合作互助才是抗疫之道。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當中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而東南亞地區疫情趨於惡化之時,中國及時伸出了援助之手。

截至3月27日,中國已經宣佈向83個國家及世衛組織、非盟等國際和地區組織提供緊急援助,包括向柬埔寨派遣醫療專家,向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等多個國家提供了醫療物資。中國對東南亞國家的援助,是回報,更是大國擔當。

中國在提供力所能及援助的同時,亦在防範疫情“倒灌”,而東南亞是重點方向之一。自3月13日起,中國境外輸入型病例每日新增數已經超過本土新增病例數。截至3月28日,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655例,菲律賓、泰國、柬埔寨和印尼等國,都有對華輸出病例。

東南亞國家中,菲律賓向中國輸出的病例最多。其中在福建省,從菲輸入病例佔全省境外輸入病例的50%。

東南亞失守!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向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泰國四國捐贈200萬口罩,15萬檢測試劑盒,2萬防護服和2萬防護面罩)

中國面臨“第二次嚴峻考驗”。對此,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3月23日召開會議,明確要求實行“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總體防控策略。

援助和防輸入並重,中國既要向東南亞國家提供援助,協助抗擊疫情,幫助受困的華人華僑,又須合作解決華人華僑回國而不造成疫情擴散的難題。

3月26日,習近平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特別峰會上發表演講時指出,疫情是我們的共同敵人,各國同舟共濟,守望相助,就一定能夠徹底戰勝疫情。

中國與近鄰的東盟國家間更是如此。針對“是否會考慮包機接回海外華人”的提問,民航局運輸司相關負責人回應稱:“對一些需求集中、飛行目的地有接收能力的城市,視情啟動針對海外華人的重大航空運輸保障機制,開行臨時班機或包機。”

這,會從東南亞開始嗎?


作者 | 杜朝平

編輯 | 謝奕秋 [email protected]

排版 | 劉夢恬

看世界雜誌新媒體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