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抗疫,殊不知早已“热浪”来袭!

2020年魔幻般的开局,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澳大利亚森林大火;

新冠病毒席卷全球;

菲律宾沉默43年的山火爆发;

新西兰海岸50万贝类被海水煮熟;

珠穆朗玛峰长草 ;

北极甲烷大爆发......

当我们为新冠病例的数据日渐下滑而且感到欣喜

当我们在期待熊孩子什么时候可以重返校园

当我们整装待发,就等摘下口罩的那一天

当我们...........

却忽略了 另一场灾难正在酝酿当中

“极寒之地”开始“发热”

我们的星球正在“燃烧”

2月9日,巴西科学家在南极北端西摩岛最新测得20.75℃的气温

砥砺抗疫,殊不知早已“热浪”来袭!

砥砺抗疫,殊不知早已“热浪”来袭!

这是1880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南极气温首次突破20℃。

20.75℃,这是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本应该是全球最冷地方之一的南极,此时正在变得温暖。

连科学家都惊恐:“从未见过这样的情况!”

在我们过去的认知当中,南极年平均气温为-25℃,是不折不扣的“极寒之地”。

砥砺抗疫,殊不知早已“热浪”来袭!

砥砺抗疫,殊不知早已“热浪”来袭!

她正在发热,甚至开始“流血”

一道道血色条纹,嵌入冰层

砥砺抗疫,殊不知早已“热浪”来袭!

一滩滩“血迹”印在洁白如玉的冰雪上

砥砺抗疫,殊不知早已“热浪”来袭!

砥砺抗疫,殊不知早已“热浪”来袭!

景象恐怖,着实瘆人!

其实这不是血,而是一种名为“Chlamydomonas nivalis(雪地衣藻)”的红色藻类,幽灵般地入侵南极岛

这种红色藻类一直沉睡在南极冰雪里,只有在气候变暖后,才会大量繁殖,

因此,大规模的“血雪”,成为南极气温升高的最佳证明。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藻类因呈深红色,会降低冰雪对太阳光的反射,从而加速冰川融化,更促进藻类生长,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先是20.75℃高温,又是大规模“血雪”现象,南极的未来堪忧?

全球变暖,动物成了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以全球变暖给南北极带来的冰雪融化为例。

砥砺抗疫,殊不知早已“热浪”来袭!

因为气候变暖,冰雪融化,动物们失去赖以生存的家园。

由于栖息地缩小,地球上第二大的帝企鹅家园遭受了一次大面积的繁殖失败

这是灾难性的,因为帝企鹅寿命只有三年。

曾经的它们,萌萌的(么么哒)

砥砺抗疫,殊不知早已“热浪”来袭!

砥砺抗疫,殊不知早已“热浪”来袭!

砥砺抗疫,殊不知早已“热浪”来袭!

现在一只企鹅想要活着,活着,再活着……,难啊!

2016年,冰山坍塌,导致15万只企鹅因捕食困难而死亡;

2017年,南极总数达4万只的阿德利企鹅,至今只有两只新生小企鹅幸存;

今年1月,上万只企鹅,从南极半岛北部的象岛集体消失……

砥砺抗疫,殊不知早已“热浪”来袭!

砥砺抗疫,殊不知早已“热浪”来袭!

十年前的北极熊是圆滚憨厚的

砥砺抗疫,殊不知早已“热浪”来袭!

砥砺抗疫,殊不知早已“热浪”来袭!

而今的北极熊却已瘦骨嶙峋,不忍再看!

砥砺抗疫,殊不知早已“热浪”来袭!

南北极气温创新高的背后,是一双双哭泣的眼睛,是一个个死去的生命……

明明,它们什么都没有做错呀……

覆巢危卵,没有一个人能独善其身。

全球变暖带来的蝴蝶效应,所有生物都未能括免,包括人类自己

全球变暖使南北极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迅速上升。

电影《2012》出现的水漫全城,就是对我们的一个警示。

砥砺抗疫,殊不知早已“热浪”来袭!

海平面上升,还会导致昆虫食物水源变化导致的新型疾病、更多极端洪涝飓风海啸等,导致死亡和经济社会的不稳定。

砥砺抗疫,殊不知早已“热浪”来袭!

目前已发现是28组新病毒,而随着全球进一步变暖,会不会释放更多的远古病毒?

这些病毒,会不会对我们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威胁??

有这样一组数据:

2005年以来,

世界各地的洪水次数增加了15倍;

极端气温事件增加了20倍;

野火次数增加7倍;

荒漠化正以每分钟11公顷的速度蔓延;

每分钟消失的森林相当于36个足球场;

冰盖厚度比40年前减少了40%;

每年全球大约700万人因空气污染丧生;

每天有5000人死于饮用水污染;

四分之一的哺乳动物,八分之一的鸟类,

和三分之一的两栖动物面临灭绝,

四分之三的渔场已枯竭、废弃;

2050年,会有2亿人沦为气候难民。

这绝非危言耸听。

任何一场灾难的发生,都是给人类的一种警示。

愿疫过天晴!望世界清新依旧!

华畅祝你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