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死后,清军和农民起义军为何能够轻易击败大明王朝?

幻翠


魏忠贤不死,明朝很可能更早灭亡。天启帝的张皇后就把魏忠贤比喻成为秦朝的赵高,而众所周知赵高对秦朝灭亡起的作用巨大,魏忠贤与情妇客印月等残害天启帝怀孕的后妃,导致天启帝绝后,对明朝灭亡难辞其咎。



魏忠贤对明朝没有起什么正面作用,魏忠贤阉党陷害冤杀抗金名将熊廷弼,魏忠贤与他的干儿子毛文龙排挤走抗金名将袁可立沈有容,破坏了明朝在海上战线压制围攻后金的大好局面。

魏忠贤还排挤走明朝战略家抗金名将孙承宗,导致关宁锦防线岌岌可危,幸亏明朝头号抗金名将民族英雄袁崇焕拒绝撤退,临危不惧力挽狂澜,先在宁远大战率领一万多明军大破努尔哈赤的十三万后金军主力,击毙一万七千多后金军,重伤努尔哈赤,使努尔哈赤遭遇44年战争生涯唯一一次惨败。

宁锦大战袁崇焕又率领明军大胜皇太极与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等四大贝勒率领的十万后金军主力,重伤济尔哈朗萨哈廉瓦克达等贝勒,击毙努尔哈赤的侄子觉罗拜山、巴希、额真博博图等后金军将领,击毙几千后金军,皇太极被迫撤退。

但袁崇焕取得宁远大战宁锦大战的胜利,却受到魏忠贤阉党的迫害,不但没有得到任何奖赏,反而被迫离开抗金前线。

至于魏忠贤死后,明朝并没有被后金暨满清以及农民起义军轻易击败,袁崇焕率领九千关宁铁骑北京保卫战打退皇太极统帅的十万后金军主力,但崇祯帝中了皇太极一伙的反间计,把袁崇焕逮捕下狱,导致袁崇焕的部下被迫离开北京,崇祯帝又逼迫满桂孙祖寿等名将出城与后金军主力决战,导致满桂孙祖寿等名将英勇战死,黑云龙等名将被俘,明军全军覆灭。

皇太极的后金军主力撤退以后,孙承宗、马世龙、秦良玉等明朝名将率领四十多万勤王大军又打败阿敏等率领的后金军,收复永平等四镇,取得遵永大捷。

但崇祯帝在温体仁高捷等阉党余党的陷害下,自毁长城把抗金名将民族英雄袁崇焕千刀万剐,导致明朝将领人人自危离心离德,比如袁崇焕的部下祖大寿杀害名将何可纲投降皇太极。

但崇祯帝一错再错,在抗金名将西洋火炮专家孙元化已经劝说部下孔有德等人接受明朝招安的情况下,听信奸臣温体仁等人的陷害,冤杀了孙元化,导致孙元化的部下孔有德耿仲明等带领一万多人的舰队及西洋火炮投降皇太极,使明朝彻底失去了对后金的舰队及火炮优势。

崇祯帝还冤杀了赵光汴、范志完、熊文灿、郑崇俭、祖宽、贺人龙等名将,把陈奇瑜、孙传庭、朱大典等名将逮捕下狱,破坏了镇压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的大好形势。

崇祯帝重用太监邓希诏,导致斩杀倭寇天王彻底平定倭寇的名将曹文衡报国无门自刎殉国。崇祯帝还重用大太监高起潜,对抗清名将卢象升见死不救,导致卢象升英勇战死。

1633年,崇祯帝还把北京保卫战解决四十多万勤王大军粮食后勤问题的财政专家毕自严逮捕下狱罢官,导致明朝财政情况再次恶化。

毕自严到任时,明朝国库早被魏忠贤侵吞挥霍一空,国家每年赤字达130余万两白银。财政崩溃,崇祯帝只得向人民大肆苛敛。三饷加派使人民困苦到了极点。毕自严从抓节源开流着手,首先提出裁汰冗兵、兴复屯田,地方官吏以经济发展速度来考核。在毕自严的精心谋划下,冗兵冗费减下来了,虚报冒领、贪污侵吞大大减少,国家赋税收入增加了,明代财政出现了复苏的迹象,毕自严因此深得崇祯帝的倚重。

崇祯前期的财政稍有好转,不能不说是毕自严呕心沥血的结果。但崇祯帝1633年把毕自严逮捕下狱罢官导致前功尽弃。


厚德载物49847


魏忠贤是个复杂历史人物,前些年,正史对他评价不高,甚至把他和赵高、严嵩划等号,打击异己,祸国殃民,最近又有不些少人替魏忠贤说话,说他在,明朝局势不能那么坏。

本问题还是把魏忠贤的死跟明朝灭亡联系起来了。从史料来看,魏忠贤所作所为谈不上高尚,没什么文化,没君子风度,但魏忠贤干练能办事也是有据可查的,尤其他主张向江浙一带富裕地方收工商税,不给农民加税确实有利于国家稳定。战争,有时打的是钱财,崇祯帝末期还向大家筹钱呢,明军不少因为缺钱粮哗变的。魏忠贤在时,明军在山海关外局势还可以,农民起义军也没什么太大举动。《明季北略》、《燕都日记》等书籍记载了魏忠贤一些事情。明熹宗朱由校死前曾告诉弟弟朱由检: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李自成兵临城下,崇祯帝朱由检密令太监曹化淳收葬魏忠贤遗骸。曹化淳说:忠贤若在,时事必𣎴至此。

崇祯皇帝上台治魏忠贤十大罪,忠贤死后,朝廷取消工商税,增加农民税赋,农民生活困难,再加天灾,发生了民变。取消驿站制度,驿站员工李自成下岗,后来,他领农民军攻入北京。由于缺钱财,山海关外局势越来越坏,城池、地盘丟失严重。不少大臣办事犹犹豫豫,崇祯帝都非常生气。魏忠贤算不上好人,但能力还是有的,但假如他活着,就能阻止明朝灭亡也是不对,不现实的。


大白白野


显然,有误导嫌疑:

1、魏公公宦官专权是真的,虽然被腐儒极端丑化,但确实有专权烂杀这事。

2、魏公公掌权时,大明还有挽救的可能的,还没到寿终正寝之时。

3、魏公公虽然专权,但军权等方面抓的是非常紧的,对异族的防范也是非常重视。


用户1789621402868715


这并不是因果关系,不是说魏忠贤还活着明朝就不会灭亡,魏忠贤的存亡和大明王朝的存亡并没有足够的联系。现在很多人所推崇的魏忠贤对大明的财政有帮助的说法其实都是不准确的,事实上,魏忠贤的倒行逆施极大的催化了许多社会矛盾,为最后大明覆灭是要负有一定责任的。


更何况,清朝军队和农民起义军能够轻易击败大明王朝,本身就带有大明王朝腐朽的原因。先说关外的清军,关外的清军从来都都是游猎民族,他们针对明朝发动的战争,目的除了劫掠就是为了粮食,至于一统天下的野心,很长时间里面关外的后金是没有这种想法的,而已经到达封建王朝末年的大明王朝压根就不可能在野战方面轻易击败正处在上升期的后金游猎军队——魏忠贤这样的人太多了所以政治黑暗


再说说农民起义军,农民起义军为什么会在明末的时候蜂拥而起?究其原因其实还是关外的后金崛起,用于平辽的军饷强行摊派到百姓头上的结果。当然了,不可否认,明末的时候小冰河时代和天灾的因素也是存在的,但相比较而言,还是赋税过重民不聊生。现代人总喜欢给魏忠贤加高帽子,说他只对富人收税,从不会把算盘打到穷人头上,事实上果真如此嘛?


当然不是,我们都知道,封建王朝的经济基础就是小农经济,一个封建王朝不可能全盘依赖商业的,再者说了,就算魏忠贤这些阉党把主意都打在那些富人头上,这也无法保证之后的赋税压力会被转移到百姓头上去啊,所以说,综合来看的话,魏忠贤死后,清军和农民起义军能轻易击败明军是很正常的事情,和魏忠贤活不活着没多大关系。


戴老师讲历史


魏忠贤当时很清楚大明的的处境已经是岌岌可危了。要想稳定大明的局势,先解决外患,然后在处理内忧,无疑是最正确的选择。魏忠贤当权的时候,为打击女真调用了重兵,任用了袁崇焕、孙承宗等著名将领。把后金困在了锦州以北,袁崇焕运用主动进攻策略和持久战的方式也让后金即将消耗殆尽。正因为如此皇太极征战一生,都没能攻进山海关。

魏忠贤在掌握实权时,也知道辽东战场的重要性,这关系到都城的存亡。所以决战要放在关外。因此吴三桂被调到了山海关,来稳定辽东战场的局面。而对在锦州作战的袁崇焕也得到了大力支持。

同时他为了战场的补给充足,而上奏主张富裕地区多征收税用和贫瘠地区减税政策。这保障了前方军队粮草充足。对当时的明朝的稳定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前方作战也没有了后顾之忧。

当时的朝廷还有一个和魏忠贤是敌对的东林党,而东林党也受到了魏忠贤的打压。魏忠贤被崇祯杀死之前还说,你杀我而用东林党,大明必亡。东林迂腐的文人并不可靠。后来也正是如此,女真在打到皇城兵临城下,是东林党打开了开城迎女真进城。皇城在东林党的手里不攻自破,这也说明魏忠贤还是有一些眼光的,临死还劝告皇帝。

在魏忠贤死后,东林党就掌握了朝政。并对于一些有利经济的赋税进行了废除。东林党人是议和派,并且积极的和后金议和。也正因为这样给了后金得以休养生息的机会。从而导致国内发起了农民起义,各地农民因为不满都发起了抗争,当时的内乱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这都是东林党一手造成的。

东林党时一帮迂腐的人,他们把持朝政,治理天下的办法是不可取的。这也导致了明朝的灭亡。而魏忠贤在管理朝政时的一些做法还是有些可取之处的。明朝的灭亡有着诸多的问题存在,其中也可能有着魏忠贤的问题,但魏忠贤当权期间,为何明朝能把后金镇压,其中真正原因引人深思。





半旅



125878215蜂獾


魏忠贤贪,害人,这些都没错,也该死。不过,他贪一部分后,还能把剩下的拾掇拾掇送去支援前线,所以,那时明军还顶得住。他倒台了,没人压得住那些饿狼,赈济、军费被层层分食而空,还撑得住才怪。

明朝亡于贪腐,官僚阶层早就坏透了。就看有没有人能镇住那些饕餮的嘴。镇得住,国家还能维持,镇不住,就那样了。


真诚地看着你


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吴三桂投靠清朝引清军过山海关,直取北京,占领北京。吴三桂是明朝灭亡的罪魁祸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