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城監獄為什麼選址建在秦城?具體在什麼地方?

秦城監獄前身是功德林監獄,這座監獄是民國四年(即1915年)建造的。監舍陰暗潮溼,再加上年久失修,幾十年來風風雨雨,隨時都有坍塌的危險。

1955年秋,羅瑞卿部長指示,當時擔任公安部政治保衛局直屬一處處長的姚倫和當時的辦公廳副主任於光文及秘書朱慧為新監獄選址。

經過大半年選擇,終於發現了一處比較理想的地方—秦城。此地位於北京西北遠郊的昌平縣境內,坐落在燕山腳下,與十三陵相連。南面是天然溫泉小湯山,東鄰陶峪口水庫,西面是四通八達的大湯山。此地遠離城市,一面依山,人口稀少,地理環境適於犯人的改造和關押。雖然當時比較荒涼,遍地荒山野草,野狼出沒,但自然環境還是比較好的。這裡的交通也比較便利,幾條自然形成的公路通向北京城裡和遠近郊區。

經羅瑞卿部長拍板,決定將公安部的直屬監獄建在秦城。並因地名而將這座監獄習慣稱呼為“秦城監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