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戏诸侯背后:美貌若无智慧加持,就是美人的劫难

在“颜即正义”、颜值经济价值取向下,美貌也是一种生产力。

所以现在很多年轻的姑娘不惜万金也要“逆天换颜”(不排除男孩子整容的也有),甚至在自己脸上“千刀万剐”,美容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

有时候去逛街,看到迎面走来的美女,饱满的额头、充盈的苹果肌、宽宽的欧式双眼皮,说美吧,好像是美的,但是又美的很无味,看起来很有“塑胶感”。

但话说回来,法律既无禁止,大众也日渐宽容,在技术安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去做适当的整容也是可以的。

烽火戏诸侯背后:美貌若无智慧加持,就是美人的劫难

不过,要想人生顺遂,相比“变美”,变得“聪明”更重要哦。

历史上不乏拥有顶级美貌的女子,因为没有匹配相应的智商,落得悲惨下场。

大家都知道“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但是大概很少有人知道美人最后结局令人唏嘘。

使得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美女叫褒姒,《东周列国志》第二回“褒人赎罪献美女 幽王烽火戏诸侯”,说明褒姒本是乡野女子,却有着顶级的美貌——

“虽然村妆野束,不掩国色天姿”。

烽火戏诸侯背后:美貌若无智慧加持,就是美人的劫难

大夫褒珦因为向周幽王进谏,得罪了幽王,被囚于狱中,褒珦的儿子洪德在乡下碰到打水的褒姒,惊为天人,想到幽王喜欢美女,就把褒姒买回家,好吃好喝好招待,还进行了礼仪培训——

“香汤沐浴,食以膏粱之味,饰以文绣之衣,教以礼数,携至镐京。”

周幽王看到美人,当然高兴坏了,赦免了褒珦的罪,官复原职不说,对美人也是极尽宠爱,到什么地步呢——

“自此坐则叠股,立则并肩,饮则交杯,食则同器。一连十日不朝,群臣伺候朝门者,皆不得望见颜色,莫不叹息而去。”

通俗地说,就是坐就坐在幽王大腿上,喝水共用一个杯子,吃饭在一个盘子里扒拉,幽王连着十天都不去上班,大臣们连影子都看不见,一个个连连叹气走掉。

烽火戏诸侯背后:美貌若无智慧加持,就是美人的劫难

把幽王迷得不行不行的,也把幽王的王后申后气的不行。褒姒也的确是一个恃美而骄的傲娇美女,有一天见到王后都不行礼,被申后骂了一场,还问幽王“这谁呀?”,幽王说这是王后,明天你还是要去拜见的。褒姒的反应是啥呢?

“褒姒嘿然无言。至明日,仍不往朝正宫。”

啥意思呢?就是我就不服你,我就不去拜你。

申后回到宫中生气,被太子看到,当然要为母亲出头,于是免不得和褒姒有一番冲突。

受了委屈的褒姒自然就跑到幽王面前哭哭啼啼,让主持公道,还颇为绿茶的用了一招以退为进——

“褒姒曰:太子为母抱怨,其意不杀妾不止。妾一身死不足惜,但自蒙爱幸,身怀六甲,已两月矣。妾之一命,即二命也。求王放妾出宫,保全母子二命。”

这一招使出来,正宠爱褒姒的幽王完全接招,马上下旨让太子去申国,听申候教训(申国是王后申后的母国,申候即申后之父,也就是太子的姥爷。)

王后得知之后,“终日怨夫思子,含泪过日。”

再说褒姒怀胎十月,生下儿子,野心也一天天变大,勾连朝中的佞臣想要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自己为王后,在幽王的默许之下,竟然成功了。

可是大凡美女,拥有绝顶美貌的同时,也有着常人所没有的乖僻性格——

“褒姒虽篡位正宫,有专席之宠,从未开颜一笑。”

幽王为了博得美人一笑,也是做了很多努力——

办一场音乐会,不喜欢,喜欢听绸缎撕裂的声音,那就一匹匹的绸缎拿过来,撕给褒姒听,然而这位美人还是没有一个笑脸。

恰好有那种为了讨好这位新王后不惜出馊主意的佞臣,这就是后来人所尽知的“幽王烽火戏诸侯了。”

烽火戏诸侯背后:美貌若无智慧加持,就是美人的劫难

至于这位美女,先是逃亡之中被俘,跟随犬戎主,后来犬戎主兵败逃亡,褒姒“不及随行,自缢而亡。”

也是令人不禁唏嘘了,从一个山野村姑,到一国之后,再到被俘、自缢。褒姒这个美女,如果没有日渐增长的野心和并不足额的智慧,下场未必这么凄惨。

还有刘邦的戚夫人,红楼梦中的尤二姐,都是貌美如花的女人,然而结局凄惨。

有着无比的美貌,无穷的野心,却没有与之匹配的智慧,反而是美人的劫难。

突然发现这三位美人都是败给了原配,也令人不得不感叹,能做到一国之后、大家族正妻位置的女人,都不是凡人啊,或有强大的家族支撑,或有不逊男人的智慧,或有种种霹雳手段。

想要活的好,仅仅有美貌是远远不够滴。整容,不如整心;修容,不如修智。

变美的同时,也要多看看书、读读史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