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傳染性腺胃炎的發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雞傳染性腺胃炎的發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雞傳染性腺胃炎又叫腺胃型傳支,是一種以腺胃腫大、腺胃乳頭出血潰瘍為主要特徵的傳染病,該病近年常發,且發病率不斷增長。該病可在不同品種的蛋雞和肉雞之間傳播,但多發生於雛雞,主要表現為生長髮育不良、消瘦。

雞傳染性腺胃炎是一種傳染性疾病,又是發病率很高的一種疾病,近年來給養雞業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該病發病時間比較快,肉雞一般在21日齡左右發生,蛋雞發生該病一般病程在2周左右,死亡高峰在感染後1周後。病雞表現為腺胃腫脹,胃內pH值為1~2,肌胃角質層邊緣發白,角質層易剝脫。病雞不吃料或採食量降低1/2以上,死亡率低。

引發雞傳染性腺胃炎的病因

研究表明,本病是由一種或幾種傳染性病原微生物及非傳染性因素引起的綜合徵,消化道和內分泌器官是這些致病因子的靶器官。此病的病原為TVP virus病毒、真菌毒素、呼腸病毒、腫瘤誘生病毒、禽網狀內皮增生症病毒、冠狀病毒、多瘤病毒、腺病毒、雙RNA 病毒和細菌等,另外,低纖維素日糧也與此病有一定關係。

雞傳染性腺胃炎的發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雞傳染性腺胃炎如何防治?

首先,科學管理。由於雞傳染性腺胃炎的病原涉及多種病毒和飼養因素。因此,一要加強飼養管理,提供足夠的營養及充足乾淨的飲水,降低飼養密度,調控好舍內溫度,保證良好的通風,保持空氣清新。二要做好環境衛生清潔工作,每日清理糞汙、餘料及其它廢棄物,定期消毒,至少每週安排一次帶雞消毒,在空欄時進行全面的、徹底的消毒。

其次,做好免疫接種。7〜16日齡VH-H12。-28/86滴鼻,頸部皮下注射新城疫-腺胃型傳染性支氣管炎-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三聯苗0. 3〜0. 5毫升,兩週後新城疫二免時,頸皮下注射新城疫-腺胃型傳染性支氣管炎-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三聯苗0. 4〜0. 5毫升。

雞傳染性腺胃炎的發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最後,如果一旦感染雞傳染性腺胃炎可根據症狀的輕重進行合理治療。輕症可使用腺胃靈+球威,配合人用魚肝油乳飲水進行治療。腺胃靈按每瓶兌水150公斤計算用藥量,也可用氨苄西林、丁胺代替;球威按每瓶兌水200公斤計算用藥量,也可用馬杜拉黴素代替;人用魚肝油乳每瓶500毫升兌水200~250公斤飲水。重症可用感毒清進行拌料,30日齡後的雞2000只雞用1袋,而後用腺胃靈+球威,配合人用魚肝油乳飲水。也可以用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祛痛生肌、理氣健脾、補中益氣的中藥進行調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