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稳”中的碧桂园

老虎插上翅膀,相信会发展得越来越好。”3月27日,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在2019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说道。

年报显示,碧桂园2019年实现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5522亿元,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面积约6237万平方米,分别同比增长10%和15.2%。

报告期内,碧桂园的营业收入、毛利润、净利润等核心指标均有显著增长,其中营业收入约为4859.1亿元,同比增长28.2%;毛利润约为1266.4亿元,同比增长23.6%;净利润约为612亿元,同比增长26.1%。

行“稳”中的碧桂园


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碧桂园坚持长期看好新型城镇化发展前景,对中国经济稳定增长、长期向好抱有坚定的信心。

碧桂园创始人、董事会主席杨国强表示,国家的城镇化和现代化成就了碧桂园,无数追求美好生活的人们都向往城镇生活的便利,以及优势的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这一趋势仍将持续。

如今凭借在全国广泛而均衡的土地布局,碧桂园已经证明了坚持城镇化路线所带来的竞争力,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销售回款迅速,现金余额创新高

2019年,碧桂园的权益物业销售现金回款约5301亿元,权益销售回款率高达96%,保障了充足的现金流,大大提升了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

莫斌3月27日在业绩发布会上说,这次疫情尤其在2月份,对房地产销售有直接的影响,3月份随着线下售楼处陆续恢复,销售基本恢复到正常的水平。

截至目前,碧桂园97%的销售中心、95.2%的在建工地标段已经复工。

“我们相信中国市场是巨大的,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仍有巨大的空间。”莫斌说,得益于公司一至六线的全面均衡布局,虽然疫情带来一定影响,集团还是有相对大的空间,可以进行调整。对于未来地产的走势,碧桂园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在行业资金面持续收紧的背景下,碧桂园自2016年起第四次连续在年末实现正净经营性现金流,并达到146.7亿元。

这说明,企业当期通过经营本身便可实现现金良性循环,不需要依赖外部融资来支撑现金流,折射出碧桂园自身强劲的造血功能和稳健的财务风格。在民营上市房企中,仅碧桂园、龙湖等少数几家公司能够持续数年实现净经营性现金流为正。

根据财报,截至2019年12月31日,碧桂园可动用的现金余额约2683.5亿元,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尚有3167.9亿元的银行授信额度仍未使用。

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6%,离发达国家80%左右的城镇化率还存在差距。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有近1400万人从农村转入城镇,会释放巨大的衣食住行等消费需求。

截至2019年12月底,碧桂园尚有不含增值税的已售未结收入7158亿元,充分显示,未来2至3年的集团盈利已经得到保障。

融资成本降低,净借贷比仅为46.3%

在近年房地产调控持续深入、房企融资全面收紧的背景下,碧桂园是业内少有的兼顾规模增长和负债管控的企业之一。

报告期内,集团净借贷比率较2018年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仅为46.3%。对比亿翰智库统计的2015年至2018年100家上市房企的平均净负债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

行“稳”中的碧桂园


亿翰智库的研究显示,2019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位居前30名房企的净负债率均值为104.6%,最大值为230.4%。

在融资方面,2020年1月8日,碧桂园最新发行两笔共计10亿美元票据,包括5.5亿美元的7年期票据及4.5亿美元的10年期票据,利率分别仅为5.125%和5.625%,利率远低于平均水平。

此外,2020年1月17日,碧桂园一笔85.38亿小公募债已获上交所受理;1月20日,另一笔13.16亿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也获上交所受理,强大的融资能力和多样化的融资渠道为企业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内地部分房企发行海外债券(2020年1月)

房企

融资金额(亿美元)

期限(年)

票面利率

佳兆业

5

5

10.5%

弘阳

3

3.25

9.7%

正荣

2.9

4

7.875%

合景泰富

3

7

7.4%

禹洲

6.45

6

7.375%

建业

2

4.5

7.25%

龙光

1.8

4.75

6.9%

融创

5.4

5

6.5%

旭辉

4

5

6.0%

龙光

3

5

5.75%

碧桂园

4.5

10

5.625%

碧桂园

5

7

5.125%

从债务结构来看,碧桂园有息负债总额约为3696亿元,其中一年以内偿还的短期有息债务为1163亿元,占不到三分之一,特别是现金余额对于短期有息负债的覆盖比例达2.3倍,短期偿债无忧。

土储充足,布局兼具广度和深度

截至2019年12月底,碧桂园已签约或已摘牌的中国内地项目总数为2512个,业务遍布中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82个地级市、1299个县/镇区,是行业内布局最广泛的房企。

2019年全年,按项目所在地分,位于一二线和位于三四线销售金额比例为39:61;按目标市场分,目标一二线与目标三四线销售金额比例为44:56。

行“稳”中的碧桂园


截至2019年12月31日,碧桂园在国内已获取的权益可售资源约17022亿元,潜在的权益可售货值约7159亿元,权益可售资源合计约2.4万亿元,可满足集团未来四年以上的销售量。

特别是,碧桂园前瞻性地深度布局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城市群,契合了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截至2019年12月底,集团位于大湾区内已获取的权益可售资源约3091亿元,潜在的权益可售资源达3226亿元,权益可售资源合计6317亿元,储备领先业内,开发价值巨大。

2019年,碧桂园国内权益合同销售前10位的城市中,有一半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包括佛山、广州、惠州、东莞和清远。可以说,碧桂园的土地储备兼具广度和深度,广泛布局可以分散风险,深度聚焦则有利于提升竞争优势。

中银国际称,截至2019年10月,低线城市无论在销售面积还是销售均价的增幅,都跑赢了一二线城市,而在碧桂园已经进入的193个低线城市当中,有92%的处于库存短缺或者库存合理状态。

2018年以来,碧桂园又围绕地产主业,先后布局机器人建筑、机器人餐饮、现代农业、新零售等新业态,全产业链优势进一步强化,成为企业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可以预见,2020年是碧桂园全竞提升、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将展现更为精彩的发展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