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尾松幼林撫育技術,促進馬尾松的有效種植,產生較高的經濟價值

馬尾松樹種本身具有的特徵為陽性,適合在溫暖、光照更為充足的地區生存,尤其在我國南方地區,馬尾松為比較常見的樹種。同時,馬尾松還可以作為樹材,產生較高的松脂經濟價值,在市場發展過程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1馬尾松的物種特性及推廣情況

馬尾松樹種的具備陽性特徵,在我國華中、華南地區分佈廣泛,馬尾松適合生長環境主要是在13℃左右,最高溫度為22℃,最低氣溫不能低於10℃。同時對降水量要求也比較嚴格,要在800~1800nMYI。馬尾松根部的生長能力較強,尤其是主根,其特徵明顯。馬尾松對土壤的要求不高,在種植過程中,可以選擇細微酸性土壤。馬尾松的種植由於具備較低的耐鹽鹼,在期間受過多水分的影響,將無法促進馬尾松的正常生長。

馬尾松幼林撫育技術,促進馬尾松的有效種植,產生較高的經濟價值

一般情況下,馬尾松在陽坡面、陡峭石峰中的存活率較強。在我國南方地區,馬尾松的成活率較高,它的成長速度也較快。將馬尾松應用到建築領域、包裝製作領域,將實現較高的耐久性能,尤其在水下工程中具有較大作用。還可以對馬尾松的樹幹進行樹脂採割工作,提取其中的松葉,也可以將其作為藥材,都能實現一定的經濟價值。例如:廣西桂林市位於我國東北部,該地區為中亞熱帶氣候,一年四季的氣溫平均在19℃。該地區還具備充足的降雨量,但降雨量十分充沛,降水量在1900mm以上。該地區主要為中低山,丘陵地區比較多,種植土壤具備充足養分,是馬尾松適合種植的主要區域。因此,根據當前的林業發展情況,馬尾松目前的種植面積在不斷擴展,在該趨勢下,不僅促進了林業的種植與發展,還為該地區帶來較高的社會經濟效益。

馬尾松幼林撫育技術,促進馬尾松的有效種植,產生較高的經濟價值

2馬尾松幼林時期的撫育技術

2.1苗木管理

馬尾松在幼林時期,需要對苗木進行優化與管理工作。為了促進苗木管理工作,不僅要促進苗木選擇工作的優化性,還要在養殖工作中實現良好的養護管理工作,這樣才能在較大程度上提升馬尾松種植效率、成活率。為了提高馬尾松種植的經濟價值,促進苗木選擇的優化性,選擇的馬尾松育苗樹種需要在已經結節的母樹上對樹種進行採集,選擇顆粒更飽滿、沒有病蟲害的樹種,這樣在育苗工作中,才能有效提升成活率。在採集樹種過程中,最好在每年的11月進行。完成採集工作後,要對其晾曬,以使樹種乾燥,減少黴變現象的產生,從而為苗木的培育工作提供充分的準備工作。

然後,在對馬尾松苗木種植前期,需要平整土地,馬尾松的種植對土地也具有較高要求,但受水分影響較大,所以在平整土地中,需要提高其開闊性。一般情況下在苗木種植與培育前期,都需要實現土地深耕處理工作,這樣不僅能降低病蟲害的產生,還能達到良好的保墒作用。

馬尾松幼林撫育技術,促進馬尾松的有效種植,產生較高的經濟價值

不僅如此,在執行土地翻耕工作期間,還需要做好消毒處理工作,將生石灰撒到翻整的土壤上,保證在幼苗時期,有效預防病蟲害。在育苗護理工作執行過程中,在每年的2月或3月為適合播種育苗的時期,該期間需要分析與調整溫度、氣候因素。對於播種過程中使用的種子,需要在前期用水浸泡,促使其催芽,以提升種子育苗率。浸泡種子後,還需要使用福爾馬林溶液將其噴灑與密封。

在實際播種工作中,要注意到相關問題,如一定要利用篩選後的土壤對其覆蓋。其中覆蓋的厚度需要維持在0.6cm左右,將其踏實促使土壤養分更充分。

最後,播種與覆土完成後,要為其噴灑撲草淨粉劑,消除雜草造成的危害。在後期工作中,還需要對其優化管理。馬尾松在幼苗時期,要進行除草、鬆土、施肥等工作,也要有效防治病蟲害,促進定苗工作、間苗工作的合理執行,並根據苗木的實際生長情況,實施不同的處理工作,以促進馬尾松幼苗的更快生長。

馬尾松幼林撫育技術,促進馬尾松的有效種植,產生較高的經濟價值

2.2撫育管理

在馬尾松幼林撫育工作中,管理工作能夠使其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首先,在馬尾松幼林時期,需要切根。一般情況下,該工作在每年的11月或12月執行,該時期的馬尾松處於停止生長時期,促進切根工作的執行,以提升成活率。對於新種植的馬尾松,在幼林時期還要執行除草與鬆土工作,實現合理的灌溉工作。馬尾松在實際生長期間,還要減少幼林的撫育次數,對於一些缺少幼苗的情況,可以對其補苗,該工作可以在春天或者秋天完成,促進幼苗成活率的提升。

然後,在馬尾松成林撫育工作中,要對馬尾松苗木進行修整工作,維護馬尾松的樹形,保證馬尾松經濟效益的有利獲取。在對馬尾松苗木修枝時,要將一些死枝、枯枝修剪,以免其產生不利影響。在採伐馬尾松過程中,需要遵循相關標準。最後,科學控制馬尾松的種植密度,促進管理工作的經濟發展,保證馬尾松在種植期間獲得合理間距,實現大直徑種植,促進採伐管理工作的優化執行,保證在種植與生長過程中獲得更高效益。

馬尾松幼林撫育技術,促進馬尾松的有效種植,產生較高的經濟價值

2.3蟲害防治

在管理馬尾松幼林病蟲害過程中,需要根據馬尾松在幼林時期的實際情況,分析病蟲害的產生類型、受到的影響因素,保證能夠為其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在馬尾松幼林時期,主要的病蟲害為猝倒病、葉枯病以及松瘤病。在對這三種疾病進行預防與治療過程中,需要為其提出有效措施。期間噴灑500~1000倍磷酸二氫鉀級或1000~2000倍氯化鈣。對於猝倒病,要對苗床進行藥土噴灑工作,也可以使用生石灰,將其噴灑在馬尾松幼苗上,以達到病蟲害的防治目的。對於葉枯病的有效防治,可以改善苗圃土壤性能,保證能夠有效預防病蟲害,期間,可以交替使用100倍的波爾多液、25%的氟環49唑多菌靈等藥物。

馬尾松幼林撫育技術,促進馬尾松的有效種植,產生較高的經濟價值

3結語

馬尾松在我國南方為一種優良品種,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分析馬尾松的幼林撫育經營方法與技術,不僅能促進馬尾松的有效種植,還能發揮良好的積極作用和有效的價值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