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處女嗎?”“不是啊!”——性教育,不可不知三要點

看《少年派》,其中一個片段莫名戳中笑點。


“你是處女嗎?”“不是啊!”——性教育,不可不知三要點

劇中,張嘉譯飾演的父親害怕讀高中的女兒失身,又不知道該如何和女兒討論性方面的問題,猶豫再三,才硬著頭皮,對女兒說:“嗯,爸問你個事啊,你跟爸說實話,你是處女嗎?”

女兒聽了直搖頭。張嘉譯的臉色一變,嘴唇都開始顫抖。

“我是射手,咱們倆都是射手你忘了。”


老父親的一顆懸著的心啊,這才落了下來。

“你是處女嗎?”“不是啊!”——性教育,不可不知三要點

相信所有青春期孩子的家長,都有過這樣尷尬的經歷:知道該給孩子進行性教育了,又不知該怎麼開口,好不容易開了口又不知道該說到什麼程度。

更為困惑的是,青春期的孩子進入叛逆期後,幾乎很難和孩子進行平和有效的溝通,更何況是這種尷尬話題,你想說,孩子還未必想聽你說呢!

“你是處女嗎?”“不是啊!”——性教育,不可不知三要點


其實,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是每個家長的必修課,只要你有孩子,就應該知道這三個要點:

1、開展性教育的時間節點

從孩子有了性意識開始,家長就應該對孩子進行性啟蒙教育,只是這個時候應該教孩子的是:男女有別,孩子該如何自我防範,避免性侵。

如果作為一個典型的中國家長,你一開始就有意地迴避了這一點,沒有跟孩子講,也不要擔心。至少你應該在孩子12歲之前和他(她)討論這個問題。

為什麼說最好在12歲之前呢?因為12歲快到青春期了。

孩子到達青春期後,身體、外貌、行為模式、自我意識、交往與情緒特點、人生觀等,都脫離了兒童的特徵而逐漸成熟起來,更為接近成人。一方面,孩子的生殖器官逐漸成熟,另一方面,心理上變化較大,容易與家長形成對抗情緒,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叛逆。

因此,從生理上來說,在孩子生殖器官成熟前告訴他(她)這些性知識,有助於及時進行自我保護。

從心理上來說,在孩子叛逆期前溝通遠遠比和他(她)在叛逆期時溝通來得順暢。

“你是處女嗎?”“不是啊!”——性教育,不可不知三要點


2、開展性教育的方法

年齡越大的孩子越討厭父母的說教,所以在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時,儘量避免說教式教育。最好採取引用新聞或故事和孩子進討論的模式。

比如,最近出現的一則新聞:澳門一位16歲的初中生和一位15歲女學生戀愛後,過去一年多次在女方家中偷嚐禁果。直到今年2月下旬,全城努力抗疫期間,女方卻在家中驚悉自己意外懷孕。母親知道後報警,司警經調查,隨後拘捕涉案男學生。

通過和孩子聊聊這個新聞,家長可以給孩子講述幾個方面的性知識:

第一,一旦女孩初潮之後,就會有規律的排卵,和男性發生性關係後就可能懷孕;

第二,未成年女孩懷孕後,男女雙方就都揹負上了法律責任;

第三,肚子裡的孩子怎麼辦?生下來,兩個人的人生都可能毀掉;做人工流產的話,對女孩的身體傷害會非常大,因為女孩的生理器官都還未完全發育成熟,以後有可能再也做不了母親……

總之,通過這些別人的故事,和孩子以閒話家常的方式,引發孩子的自我思考能力,由此慢慢將相關的性知識灌輸給孩子。

“你是處女嗎?”“不是啊!”——性教育,不可不知三要點


3、做好性教育的準備工作。

家長們在和孩子進行性教育之前,要做到有的放矢,儘量先學習好自己要教給孩子的性知識。

別看我們是父母,其實我們這代父母有很多人對這方面的知識也是一知半解。

比如,有的父母會對青春期的兒子說,自慰是不對的,這樣既會產生性衝動,也會影響學習。

再比如,有的父母會對青春期的女兒說,你看你穿得這麼少去上學,讓班上的男同學看到了多醜啊!

這些父母並不知道,青春期的自慰是一種正常現象,青春期的女孩愛美也是一種自我人格完善的過程,家長只是覺得有不妥,又不知道不妥在哪裡,所以只能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去阻止。殊不知,這樣的教育是本末倒置的,孩子自我否定後,卻找不到一個正確的出口,只會讓問題越來越嚴重。

“你是處女嗎?”“不是啊!”——性教育,不可不知三要點

另外,我們要加強學習的原因是,現在的性知識越來越複雜,比如網上的精神性侵,這也是我們那個年代所不曾接觸的新型性犯罪

例如,2018年3月,一位單親媽媽“豆芽菜黃了”,發帖控訴B站上一個15歲的UP主科里斯引誘自己10歲的女兒“文愛”。

所謂“文愛”,就是指用文字交流描述模擬愛愛過程,滿足雙方的性需求。而隨著手機社交軟件的普及,這種性侵方式已出現在未少年孩子的生活中,並且讓少男少女沉溺其中。

所以,作為家長,進行性教育也要與時俱進,如果你發現孩子的社交軟件聊天記錄中出現“磕炮”“cdx”“cyq”“連麥”等字眼,就要千萬小心了。

磕炮:是指聊和“性”有關的內容,包括語音性愛,發嬌喘語音等。

cdx:處對象。

cqy:處qq好友。

連麥:雙方語音,連睡就是連麥睡覺。

如果家長實在覺得,孩子提出的問題自己也搞不明白,也不要緊,明確地告訴孩子:“這些爸爸(媽媽)也不是太明白,我們一起去網上搜搜答案吧,看專家是怎麼說的。”不會就不會,千萬不要自以為是給予錯誤的教育,搞得不好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一輩子的心理創傷。

“你是處女嗎?”“不是啊!”——性教育,不可不知三要點


我們都是第一次做父母,還沒來得及考張合格證就把孩子給生下來了,養大了。因此,我們必須認識並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努力學習,天天進步,和孩子一起在風雨中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