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要情动态》马金华:学“三大法宝” 做狼性干部 交合格答卷

“最江苏”导读

苏州“三大法宝”,尤其是这“三字经”是被历史证明了的成功经验,我们必须真心实意学,坚持不懈用,举一反三思,以实际行动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一份合格答卷。请关注本期《江苏要情动态》封面文章。

学“三大法宝”做狼性干部 交合格答卷

如皋市委常委、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 马金华 

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张家港凭借“拼”,抢建第一家内河港型保税区、修通全国县级市第一条高等级公路、获评首个县级全国文明城市;昆山凭借“闯”,开创了县级市自费开发建设被列为国家级开发区的先河、成为全国台资投资密集区、连续15年蝉联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之首;苏州工业园区凭借“融”,连续3年居国家级开发区综合考评第一位、跻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苏州“三大法宝”,尤其是这“三字经”是被历史证明了的成功经验,我们必须真心实意学,坚持不懈用,举一反三思,以实际行动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一、学习苏州“三大法宝”,答好南通“发展四问”,就是要始终如一,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发展大提升。

发展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纵观苏州发展历程亦是如此,同样经受过宏观政策调控、金融危机等影响,但在每一轮危机面前,他们都坚持始终如一,敢于突破、敢于无中生有、敢于将不可能变为可能,以思想大解放推动每一轮发展大提升。

《江苏要情动态》马金华:学“三大法宝” 做狼性干部 交合格答卷

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近30年的发展,综合实力持续增强,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在全国219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考核评价中列第64名,具备了高质量发展的优势,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南通迈入“万亿级俱乐部”步伐加快,我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同时,我们也有一些发展中的烦恼,比如:当前新冠疫情尚未结束,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经济增长存在较多不确定性;比如:我们的产业发展道路走对了、产业整体态势健康良好,但产业发展有个过程,结果与预期还有差距;再比如,在项目招引的过程中,我们一直致力于拓宽与国内外500强、产业龙头企业对接渠道,但由于城市能力等因素制约,困难重重。  

因此,此时我们亟需来一场思想大解放,打好头阵、破解难题、冲在前列,确保产业培育在南通领先、江苏有位、全国有名,确保在上级各项考核中位次前移。  

二、学习苏州“三大法宝”,答好南通“发展四问”,就是要毫不动摇,抓好体制机制创新和队伍建设两大重点,保障服务发展能力水平的大提升。  

《江苏要情动态》马金华:学“三大法宝” 做狼性干部 交合格答卷

灵活的体制机制和专业化的干部队伍,贯穿着整个苏州的发展过程,如今首问负责制、告知承诺制、重点岗位AB制、“马上办”办公室等体制机制大家都已耳熟能详,苏州干部更是不断向外展示了国际化、专业化的能力水平,这也是苏州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因此,学习苏州“三大法宝”,我们要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突出一线考察,打造“狼性”干部。建立赛马机制,将所有人员的工作业绩、能力、公论均放到全区和全市14个板块中进行考核评价,大力营造“敢于争第一、勇于创唯一”的干事创业良好氛围。明确奖惩机制,为季度重点工作考评优秀的部门颁发流动红旗,对在市和区季度考核均为最后一名的部门给予黄牌警示,以奖惩分明促勤政有为。充分运用容错纠错机制,让干部在严管厚爱中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敢于创新,切实树立能者上、庸者让、干者容、劣者汰的鲜明导向。

要进一步提升能力水平。注重加强对干部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等培训教育,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超前谋划、推动发展的能力。保持产业培育、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方面干部队伍的相对稳定性,积极引导其深入学习产业知识,通过举办国际性行业盛会、与行业学会、协会合作等,积累产业发展经验,使之成为产业对话的行家、产业服务的能手。

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因您而变”,切实转变服务理念,强化政企融合,围绕企业需求提供贴心服务,切实从“管理者”转变为“服务员”,让企业愿意来、留得住。同时,也促进干部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实现与企业共成长。  

三、学习苏州“三大法宝”,答好南通“发展四问”,就是要坚持不懈,牵好牛鼻子,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  

苏州常熟首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太仓中德合作、吴江民营经济领跑、吴中实体经济智造转型、产城融合、产融融合等一系列发展成功经验启示我们,项目建设、改革创新、平台打造、产业培育始终是推动发展的“牛鼻子”。我们学习苏州“三大法宝”,就是要牢牢抓住这些“牛鼻子”。

《江苏要情动态》马金华:学“三大法宝” 做狼性干部 交合格答卷

要聚焦项目建设。贯彻落实“三个全方位”要求,全力推动重大项目落户,力争全年新招引10亿元以上项目15个,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4个,5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2个,百亿元项目1个。

着力培植大企业。狠抓合同履约率、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投产达产率,确保新增产出30亿元以上企业6家。要加快国企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以“产业经营、市场运作”为主线,以城市开发建设为载体,以资产运营管理为手段,以核心产业投资为支撑,推动国有企业多元化经营,深挖、整合、盘活现有资源,提升化债、资本运作能力。进一步深化产融融合,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做实产业基金,推动企业上市。

要加强平台搭建。推动企业与高校深入合作,不断提升产品“含金量”。加快推动国家级燃料电池检测中心申报及运营、科创中心运营、氢能产业研究院建设、吉林大学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提升,助推产业飞跃发展。充分放大重大活动平台“放大器”、“强磁场”的作用,积极做好第五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筹备工作。

要坚持产业培育。产业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一定会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曲折发展过程。目前,我们主导的节能、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受行业整体环境影响,产能未能完全释放。面对阶段性调整,我们不应气馁,方向选择对了就要坚持长期“量”的积累,进一步加强产业研究,搭好载体平台,服务好现有企业,引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适应市场变化。

当前,开发区发展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我们将高度聚焦考核的重点、难点、短板,鼓足干劲、奋力冲刺,努力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再创新辉煌,为如皋在南通考核中争先晋位不懈努力,为南通跨入“万亿俱乐部”贡献力量。(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