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苏州“三大法宝”,答好南通“发展四问”】通中法干警学真经、话感悟(三)

弘扬苏州“三大法宝”精神

推动司法高质量发展

【学习苏州“三大法宝”,答好南通“发展四问”】通中法干警学真经、话感悟(三)

“物质的光芒是外在的,精神的内核是内生的。”伟大的事业需要有伟大的精神引领和支撑,苏州就有这样一种磅礴的精神力量,这是在实践中培育、塑造的一种时代精神,即拥有“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这“三大法宝”的苏州精神。这种精神既是苏州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内生动力。人民法院司法事业同样需要沐浴这种精神的阳光。

【学习苏州“三大法宝”,答好南通“发展四问”】通中法干警学真经、话感悟(三)

解放思想,开拓视野

【学习苏州“三大法宝”,答好南通“发展四问”】通中法干警学真经、话感悟(三)

解放思想是提升法院工作的重要抓手。如果总是局限于已取得的成绩,固步自封、停滞不前,法院工作就不能与时俱进。要自觉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将其作为推动人民司法事业发展的思想旗帜、理念指引和根本遵循。解放思想有利于开拓视野。只有思想得到洗礼,视野才能进一步开拓。解放思想,开拓视野旨在推动法院各项工作科学发展,以思想解放推动观念更新、措施落实、作风转变和能力提升,激发动力、提振干警士气,让解放思想真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前行动力。

解放思想才能迎来机遇。机遇只青睐有准备的头脑,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要抢抓机遇,前提是突破思想束缚,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还要抢出效率,“不管东西南北风,咬定发展不放松”,只要是有利于发展进步的,就一定要抓住一个个重大战略机遇。开拓视野才能引领发展。人民法院工作要继往开来、发展进步,就必须不断开拓法院工作新局面,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进一步拓宽法院人的新视野,引领具有与时俱进意义的审判执行新思路。

善闯敢拼,争先创优

【学习苏州“三大法宝”,答好南通“发展四问”】通中法干警学真经、话感悟(三)

只有善闯敢拼,追求卓越,才会不负人民重托、不辱使命。法院人要在司法事业中破除“等、靠、要”思想,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将不可能变为可能。要增强拼劲、狠劲、韧劲,全力以赴突破重大关隘,营造良好法治营商环境,保障民营企业发展,助力打赢“三大攻坚战”,用燃烧的激情倾力打造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高质量司法。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鼓舞广大干部群众打破传统经济束缚,开拓外向型经济,形成了“踏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排除千难万险”的“四千四万”精神,奠定了张家港跨越发展重要基础。国家实施沿海开发开放战略时,昆山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超凡的胆魄自费创办开发区,以外向型经济集聚资源和要素,以服务型政府提高经济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先行先试,成功闯出了一条艰苦创业、勇于创新、争先创优的“昆山之路”。疫情下南通中院攻坚克难,研发“支云”庭审系统及制定“支云”庭审规则,引领了网络庭审发展的新方向,并将其作为促进审判体系改革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体现了南通法院善闯敢拼,争先创优的积极拼搏向上精神。

敢于揭短,自我革命

【学习苏州“三大法宝”,答好南通“发展四问”】通中法干警学真经、话感悟(三)

著名哲学家康德曾说:“大海之所以伟大,除了它美丽、壮阔、坦荡外,还有一种自我净化的功能。”全面提升司法工作成效,必须敢于揭短,勇于自我革命。要坚持问题导向,不折不扣对照人民法院队伍风险点排查和防范整治工作、作风整改活动等检查内容深入整改落实。《道德经》云:“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只有勇于战胜自己,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作为法院人,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当前工作的不足,对标找差,补足短板,着力解决突出问题,秉持攻坚克难的恒心,以自我革命精神加入到司法改革的潮流中去,坚决破除与司法高质量发展不相适应的陋习,以奋勇争当先推动司法工作迈上新台阶。

学习弘扬好苏州“市魂”和传家宝的“三大法宝”精神,形成独特的法院精神,把培养和塑造法院精神作为法院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熏陶和浸润,进一步激发干警昂扬向上、奋发有为、敢于创新的精神。更有利于充分发挥审判执行职能和司法能动作用,引领人民法院司法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全力维护和保障党和国家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创新局面。

(作者:执裁庭金融庭司法鉴定处党支部 牟森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