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篇|看歐派克、海蒂詩、百隆、東泰如何迅速“回血”?

近日,不斷傳來好消息:湖北解封、家居賣場恢復正常營業、餐飲店陸續恢復堂食……隨著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的好轉,2020年的“春天”正加快了腳步到來。


面對疫情這場“大考”,作為家居供應鏈的重要一環,五金企業如何“疫”後復興?他們的復工復產狀態如何?是否將調整2020年發展的戰略方向?疫情將對五金行業產生哪些深刻影響?


為此,博駿傳媒特邀歐派克、海蒂詩、百隆、東泰等五金企業領導人,解讀他們的“戰鬥指南”。


五金篇|看歐派克、海蒂詩、百隆、東泰如何迅速“回血”?


訂單需求將延後釋放,鼓足信心加油幹


疫情,是對五金企業一次人力、財力、物力方面的綜合性“大考”,遇“大考”,更需要沉著應對,直面挑戰。面對疫情帶來的巨大沖擊,各大五金企業的高管們,卻比筆者的預料外積極樂觀得許多。他們認為,疫情帶來的衝擊是短暫性的,消費需求遲早會復甦,疫情過後,五金行業將恢復如往前一般,延續平穩向好的勢頭。


“在疫情之下,歐派克預估第一季度能完成60-70%的業績,這樣的成績我們已經很滿意了。雖然疫情對第一季度業績影響很大,但對於全年而言,影響並不明顯。”歐派克聯合創始人兼營銷總經理羅榮表示,實際上,由於第一季度正處於農曆新年,按照計劃,五金企業的業績目標並不會制定的太高,也不會在第一季度重點發力。羅榮提出,4、5月份將是歐派克重點發力的月份。


五金篇|看歐派克、海蒂詩、百隆、東泰如何迅速“回血”?

歐派克聯合創始人兼營銷總經理 羅榮


此外,國際五金頭部品牌也紛紛根據疫情的影響,調低第一季度的業績預期。海蒂詩五金董事總經理Stanislas de Ferrieres費思潭指出,海蒂詩會適當調低第一季度的預期,但目前中國的整體經濟依舊穩定,相信接下來疫情一定能很快得到控制,業務也會迴歸到正常。


五金篇|看歐派克、海蒂詩、百隆、東泰如何迅速“回血”?

海蒂詩五金董事總經理 Stanislas de Ferrieres費思潭


第一季度業績不理想,原因在於疫情導致了原材料供應商、定製家居品牌停工停產,加上交通物流受限、線下門店停業、消費者家裝需求停滯等不可控因素,2月份當月的新訂單增長量屈指可數,即使部分五金企業在2月復工復產,主要也是為了完成年前的訂單。


“3月份中上旬,大部分定製品牌企業的開工率不高,人員到崗情況在50-60%左右,新訂單的需求還未顯現出來。受到疫情的影響,消費需求將呈現延後性,從4月份開始,訂單量會逐漸增加。後9個月隨著訂單量的復甦,將會更加考驗供應鏈企業的供應效率和交付。”Blum 百隆南方大區營銷總監李志強分析道。


五金篇|看歐派克、海蒂詩、百隆、東泰如何迅速“回血”?

Blum 百隆南方大區營銷總監 李志強


疫情按下“暫停鍵”,增強競爭力有序“重啟”


短期來看,疫情對員工返崗、交通物流、供應商原材料交付、上下游企業復工復產同步性、產業鏈整體運轉效率、訂單量等造成了顯著影響;長期來看,疫情考驗的更是一家五金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是否具備靈活的應對計劃、有效的供應鏈管理、成熟的團隊協作、核心競爭力的產品、硬核的生產交付能力等等。用長遠的眼光看待疫情影響,併為此付諸行動,才能屹立於市場競爭中不倒。


用歐派克羅榮的話來說,疫情只是按下了“暫停鍵”,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能活得更久。為此,歐派克早已用行動證明,在2月中旬,就與先行的企業快速聯合,形成先先聯合的強勢聯合,針對定製家居客戶的復工復產情況進行詳細溝通,並提前制定相關的生產計劃、產品交付計劃。不僅如此,歐派克還會加快戰略執行,涵蓋客戶群體、全空間移動系統產品、個性化技術服務三個方面,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產品作為五金企業最為核心的競爭力,東泰五金亦如此,將堅持長期戰略規劃不會變。東泰五金國內銷售總監陳潔在採訪中提出,“我們要堅持長期主義,在防疫維護正常運轉的同時,會繼續堅持有長遠價值的投入。堅持以優質、創新為核心的產品發展思路,不斷提升、優化五金產品的品質和性能。”


五金篇|看歐派克、海蒂詩、百隆、東泰如何迅速“回血”?

東泰五金國內銷售總監 陳潔


海蒂詩五金將加強供應鏈管理,提前部署供應計劃、運能預案等,至少備足3個月以上庫存;同時,實時關注疫情的短期與長期影響,在全球物流方面及時尋找替代方案,並提前收集和管理客戶的需求變化,確保及時調整供貨計劃和運輸方式。同樣,百隆五金也將進一步確保供應鏈的安全性,確保有貨。


另外,家居供應鏈企業也在探索一些新玩法,轉戰線上,如直播、線上公開課、培訓會等,如歐派克的公益直播課程,百隆五金在抖音、淘寶直播平臺開設的在線公開課……不過,由於五金企業面向的主要為B端客戶群體,線上直播,對於他們而言,只是一種宣傳手段和工具,起到蓄客和營銷的作用,直播讓企業和客戶有更多的交流,這種交流和互動,未來將會常態化,這也是目前的一個趨勢。但直播更面向於C端消費者,對於家居供應鏈中的五金企業而言,實際效果甚微,更不會如同定製家居企業般大力度開展直播帶貨、促銷團購等線上活動。


思考:抱團取暖,資源共享,趨弊就利打贏“硬仗”

“牽一髮而動全身”,家居供應鏈環節中的任何一環出現問題,都會導致上下游產業鏈的企業受到影響。疫情引起的連鎖事件,某種程度上對於整個家居產業鏈上下游是一次人力、物力、財力的綜合性考驗。


在經濟下行、家居行業增速放緩的背景下,疫情放大了對家居五金行業的影響,將加快五金行業的整合速度,強者恆強的“馬太效應”將進一步突顯,並呈現集中化的趨勢。行業“洗牌”速度明顯加快,一些綜合力量薄弱、抗風險能力低的五金企業,將撐不過這次疫情,被提前淘汰出局。但對於有實力的五金企業而言,優勝劣汰是好事,抓緊疫情帶來的機遇,去搶佔更大的市場份額。


五金篇|看歐派克、海蒂詩、百隆、東泰如何迅速“回血”?

Blum 百隆倉庫


當然,為了活下去,強強聯合也是一種選擇。活下去,不僅需要訂單,還要活得更好。家居產業鏈環環相扣,雖然不同的供應商位於產業鏈的不同位置,但最終服務的都是終端消費者。


五金企業作為家居產業鏈的供應端,其生產、交付能力直接影響到家居企業的銷售。歷經本次疫情,家居企業深刻感受到供應商在復工復產當中的配合、協作和供應的意義和價值。這也將促進家居供應鏈企業間的強強聯合,通過快速鏈接一些家居上下游的供應商抱團取暖,增加企業間資源共享的合作,獲得更有利的競爭地位,共同打好這場“硬仗”。


雖然五金企業面向的是B端客戶群體,但研發、設計五金產品時,考慮的卻是終端消費者的需求。疫情過後,五金行業的競爭將加速朝高品質、高技術方向轉變,具備“硬核”產品的企業,將牢牢鞏固發展的根基。當然,研發水平、創新技術、成熟團隊、優質服務等依然是企業長遠發展必不可缺的因素。


優勝劣汰,整合加劇,未來的五金市場拼的是企業的綜合競爭力,疫情更加考驗每一家企業的綜合應對能力。強強聯合,抱團取暖,資源共享,更能讓五金企業“如虎添翼”,打贏這場“硬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