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的她》一條裙子一生的噩夢,不完美的家就是罪嗎?

“原生家庭”是童年的噩夢

《不完美的她》一條裙子一生的噩夢,不完美的家就是罪嗎?

《不完美的她》開播以來,原生家庭這個詞又開始刷屏。

電視裡的小女孩穆蓮生有個常常對其“凌辱施虐”的“後爸”,和多次拋棄親女的自私母親。

穿裙子是每個小女孩的公主夢,卻是她童年的噩夢。

她常常被迫穿上裙子畫著口紅,待在家裡遭受“後爸”玩弄,渾身是傷,母親不僅對女兒受虐情形視而不見,還責罵她骯髒。

《不完美的她》一條裙子一生的噩夢,不完美的家就是罪嗎?

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說:“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甚至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命運。”

穆蓮生寄居在這個噩夢般的家中,學會了看人臉色,卑微的討好她人。

有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有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原生家庭”是起點不是終點

“原生家庭”的概念似乎成了許多人一生不幸的“罪證”:

《不完美的她》一條裙子一生的噩夢,不完美的家就是罪嗎?

多年前,豆瓣上有一個爆火的小組叫做“父母皆禍害”。它是一個擁有成員超過10萬人的網絡討論小組,意在diss父母對自己的負面影響,認為自己糟糕的境遇和無力的現狀,都是家庭和父母造成的。

可事實上,心理學家提出“原生家庭”的概念,是為了尋求解決途徑,而不僅是挖掘問題根源尋找責任方。

日本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在《時生》中說到:“誰都想生在好人家,可父母無法選擇。上帝發給你什麼樣的牌,你就只能儘量打好它。” 

《不完美的她》一條裙子一生的噩夢,不完美的家就是罪嗎?

《衣櫥裡的女孩》中講過法國作家弗朗絲的童年經歷:

每晚被狠毒的繼母鎖在衣櫥裡,抹布為被。6歲被祖父奪走貞操,被繼母毒打到耳膜穿孔。16歲被趕出家門,無家可歸。

許多年過去了,她仍然記得繼母把她關起來的那個衣櫥,她用粗布拖把做成洋娃娃,口中唸叨:“等我長大了,一定盡我所能,給我的孩子一切我不曾得到的善待。”

她雖然忘不掉童年的毆打和屈辱,但不曾向命運低頭。她從來沒有放棄對幸福人生的追求,沒有懷疑過自己是不值得被愛的那一個人。

終於,她擁有了幸福的家庭,生了三個女兒,成了完美的母親,還收養了十幾個孩子(殘疾兒)。

《不完美的她》一條裙子一生的噩夢,不完美的家就是罪嗎?

弗朗絲在自序裡說:童年時沒有收割幸福,並不意味著我們沒有播種幸福的能力。

你要相信自己值得擁有愛和美好,而不要因為停留在過去的傷害中,再去辜負自己的未來。

原生家庭帶來的傷痛,是可以治癒的,別把你人生中遭遇的不幸,都歸咎於你的起點。

不幸的原生家庭也能成就幸福的未來

著名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曾說過:

好的人生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狀態;是一個方向,而不是終點。

《不完美的她》一條裙子一生的噩夢,不完美的家就是罪嗎?

不是每個人都能在出生後就被很好的善待,但好在,即便你經歷過再糟糕的童年,受盡了折磨和虐待,都可以走出去,通過另一個環境,另一個人重塑人生。

人生可以沒有完美的原生家庭,不可以沒有完美的”自我改造”意識。

1、磨鍊脆弱的內心

電影《風雨哈佛路》中女孩莉絲的經歷告訴我們什麼是地獄:

《不完美的她》一條裙子一生的噩夢,不完美的家就是罪嗎?

父母吸毒患有艾滋,父親酗酒,母親精神分裂,居無定所,食不果腹,身上散發惡臭,被眾人歧視,被同學嘲笑。

她很渴望親情,很希望自己的父母親能夠戒毒成功,成為正常健康的人。

然而母親逝世,讓那點小小的願望破滅,沒有了心裡面家的歸宿,她開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

她為了生活不過得那麼愚昧,沒有尊嚴,沒有希望。她開啟了她的求學生涯。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去學習,最終考上了哈佛,逆轉了悲慘如地獄一般的命運。

《不完美的她》一條裙子一生的噩夢,不完美的家就是罪嗎?

莉絲說:我為什麼要覺得自己可憐?

這就是我的原生家庭,我的世界。

我甚至要感謝它,它讓我在任何情況下都往前走。

我和其他人來的世界不一樣,我沒有退路,我要更努力,更努力地把自己推到另一個世界中去。

面對原生家庭帶來的磨難,有人在痛苦中絕望,有人在痛苦中重生。

傑克.倫敦在《馬丁.伊登》中寫道:一個人只要有意志力,就能超越它的環境。

與其在磨難中停滯不前,甚至退化,倒不如磨鍊意志力,堅定信念砥礪前行。

人生這把出鞘的劍,透過原生家庭的磨礪,才能鋒芒畢露。

2、掙脫原生家庭的束縛

《不完美的她》一條裙子一生的噩夢,不完美的家就是罪嗎?

臺灣著名歌手張韶涵半生坎坷,15歲就開始打工養家。洗車、賣牛肉麵、擺地攤、酒吧駐唱……為了家人她都做過。

一首《隱形的翅膀》讓她家喻戶曉,事業如日中天前途一片大好。

她母親卻在這時瘋狂在媒體面前誣陷她棄養家人、酗酒、吸毒,為了錢無所不用其極。

一次又一次的負面傳聞,將她的事業毀於一旦,卻沒有毀掉她的人生。

她說:“人生這麼長,哪怕曾經跌落谷底,也還有來日方長。”

多年後,張韶涵再次憑藉超強的實力翻紅。

《不完美的她》一條裙子一生的噩夢,不完美的家就是罪嗎?

一曲《阿刁》驚豔全場:你很不願意跟命運低頭,即使你在受過傷之後,還是可以一樣很堅強。

她宣佈母女緣分已盡,走出了原生家庭的泥沼,擺脫了糾纏半生的陰影。

她不言放棄,重新出發,就有了一雙有形的翅膀,帶她飛,飛過絕望。

尼采說:但凡不能殺死你的,最終都會使你更強大。

原生家庭給與的創傷不能殺死你,卻能使你在認識自我,治癒自我的過程中,獲得強大的勇氣信念,掙脫它的束縛,自由翱翔天地間。

從原生家庭的泥潭中掙脫出的人,不過是賦予自己愛與被愛的權利罷了。 

3、學習和家人和解

《不完美的她》一條裙子一生的噩夢,不完美的家就是罪嗎?

董卿曾在出席麥家新作《人生海海》座談會時,談到自己的原生家庭。

她坦言小時候父親對她十分苛刻,從小不讓照鏡子,不讓買新衣服,不準參加文體活動。

從高一到高三的寒暑假期間,父親都讓她去打工,到賓館裡當清潔工,每天掙1塊錢,一個月也就掙30塊錢。

父親的教育方式讓她到現在都很自卑,在成年後她意識到自己其實是和父親一樣的人。在確定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之後,她選擇與父親和解。

《不完美的她》一條裙子一生的噩夢,不完美的家就是罪嗎?

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曾說過:每個成年人的心目中都曾住著一個小孩。

童年期受過創傷的成年人,通常會無意識地把原生家庭受到的傷害投射到自己的孩子身上。

你就是你孩子原生家庭的起點。

我們想要走出原生家庭的影響,就要重新學會接納父母、善待父母、釋放自己,阻斷這樣的陰影對自己的下一代的命運。。

電視劇《都挺好》編劇王三毛說:原生家庭欠你的,你得靠自己找回來——找不回來就是一場災難,找回來就“都挺好”。

傷害已經存在,唯有你自己走出原生家庭,才能為孩子開啟通往美好的未來之門。

沒有完美的父母,也沒有完美的原生家庭

《不完美的她》一條裙子一生的噩夢,不完美的家就是罪嗎?

幸福的未來取決於你自己,擺脫原生家庭的陰影,把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化成生命中的養分,滋養自己,讓自己的人生經歷,化作孩子命運的踏腳石。

如果你也曾遇到過悲慘的童年,不幸的原生家庭,那麼,你可以擺脫陰影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