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里的佛头像,大部分都是烂的,是谁破坏的?

农夫老岳


【罗燕的龙门石窟大部分都是人为破坏的,大多是被盗的!】洛阳的龙门石窟是河南省洛阳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在2015年的时候在洛阳施工的时候,在停工的时候和朋友去了龙门石窟,门票当时是120元大洋,当时还是心疼了一把,龙门石窟被漯河分了东西两部分。看到龙门石窟壮观还是被震撼到了!后来查资料了解龙门石窟的历史心中那面心痛。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因为它隶属于当时的皇家寺院奉先寺而俗,中间主佛为卢舍那大佛,为释迦牟尼的报身佛,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有人说,卢舍那就是武则天的形象,不管从哪个方向方向,卢舍佛像的眼神都是看着你,这个是龙门石窟的最具特色的地方,

说起龙门石窟的破坏,他不是一次性破坏的,经过很多次,洛阳龙门石窟大多是是被盗凿破坏的,洛阳龙门石窟从建造以来受到很多的人为的盗凿破坏十分厉害。唐武宗时期的灭佛运动使石窟蒙难。民国初年的游记史料记载了当时石窟造像被盗最为严重。

另外,民国政府为把南京迁都洛阳,修建了龙门西山下道路时也炸毁了大量的山麓佛龛。由于战乱管理空虚,1930年代到1940年代龙门石窟造像受到了疯狂的盗凿,许多头像、碑刻、浮雕被美国、日本的文物商人收购。

洛阳的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瑰宝之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龙门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保护好洛阳龙门石窟!


胡校长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

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主要景点:

奉先寺、潜溪寺、宾阳洞、万佛洞、莲花洞、古阳洞、药方洞、老龙洞、惠简洞、看经寺、香山寺、白园、碑刻题记、蒋宋别墅、擂鼓台三洞、摩崖三佛龛等等。

盗凿坡坏:

龙门石窟自建造以来受到的人为的盗凿破坏十分严重。

唐武宗时期的灭佛运动、使石窟蒙难。

清末和民国初年的游记史料记载了当时石窟造像被盗严重。

此外,民国政府为从南京迁都洛阳,修建龙门西山下道路时也炸毁了大量的山麓佛龛。由于战乱管理空虚,1930年代到1940年代龙门石窟造像受到了疯狂的盗凿。


王学彣


1.三武一宗灭佛事件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四次朝庭大规模严厉限制打击佛教的活动,第一次发生在公元466年,时值南北朝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第二次发生在公元574年,时值南北朝北周武帝建德三年;第三次发生在公元845年,时值唐武宗显德二年;第四次发生在公元955年,时值五代十国后周世宗显德二年。在这四次由国家最高统治者发起的、史称“三武一宗灭佛”的沉重打击中,中国佛教遭到毁像、破庙、焚经、令还俗、收寺产、乃至僧人被处以极刑等劫难,位处京都的龙门石窟,当然很难幸免,躲过摧残。

2.战乱。每逢战乱时期,中原都是主要战场,龙门石窟曾作为官兵士兵的食宿之地,造像也不同层度的遭到破坏;

3.自然原因,龙门石窟依山而建,龙门山石质为石灰岩,便于雕刻,但风吹雨淋日晒同样会很快破坏造像;

4.龙门附近村民及游客的破坏;

5.最主要的是19世纪20、30年代外国文物分子的大肆破坏盗取,他们与中国国内不法分子奸商勾结,将佛像头颅砍下,将壁画铲去,将碑碣挖起,盗往国外牟取暴利。


爱情囚徒


我国以佛教文化为特色的巨型石窟有四个,分别是甘肃敦煌的莫高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和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四大石窟,堪称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艺术之瑰宝。去年五一长假,九竹叔和几位文友一同走进洛阳,游览了期待已久的龙门石窟。出乎意料的是龙门石窟已经十窟九空了,现存的佛像缺首断肢者比比皆是,着实令人心疼。据导游介绍,龙门石窟从1500多年前入手建造,千百年来屡遭劫难,其中最大的有这么几次:一是公元955年后周世宗的灭佛。另外民间传说,赵匡胤在洛阳夹马营诞生时,天红三日,当时老百姓认为是龙门石佛成精所致,因而“去打石佛,残去多数”。 再加上历代战乱,至元朝前期,龙门破坏的程度已非常严重。
二是近现代的大规模破坏。从民国三年(1914年)起,“洞窟雕刻的多数佛头,能与下来的都被摘与掉卖给了外国人。”这一时期遭到破坏最严重的是古阳洞。北壁中排内侧第二龛主尊菩萨像的头于1906年前失去。其余10尊主像有9尊的头部在其后被先后凿去。三是在1918年至1935年间,因匪患龙门石窟蒙受到最为严重的破坏。1930年代到1940年代龙门石窟造像受到了疯狂的盗凿,许多头像、碑刻、浮雕被日本、美国的文物商人收购。龙门石窟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要想一一观赏是不可能的。所以导游建议我们选几个精品石窟重点参观。
首先是“宾阳三洞”。这里游人众多,中洞里释迦摩尼像,面容清秀柔美,头上的莲花宝顶细腻优美,身边的伎乐飞天和侍立的菩萨虽有残缺,但依旧看出其恢宏气势与极其高深的内涵。宾阳中洞于北魏(500——523年)营造,正壁释迦牟尼佛及二弟子、二菩萨、南北壁均一立佛二菩萨、造像三世佛题材,地面莲花宝池。窟顶莲花藻井、八身飞天,前壁刻佛传故事和皇帝、皇后礼佛图。古阳洞是是孝文帝为其祖母冯太后祈福所筑。也是北魏在龙门所开凿的第一个石窟。洞内各式造像佛窟达一千多个,龙门二十品,古阳洞占了十九品。


石窟大多凿于半山腰上下,沿窟修有栈道供游人行走参观。莲花洞正中间的是一尊立佛,面容慈祥庄严,双手残缺,身上衣饰精致华美。尤其那朵大莲花,精美的让人叹为观止。唐代石窟中,奉先寺大像龛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凡是到过龙门的人,都会被卢舍那大佛的博大壮美所震撼。为卢舍那大佛的开凿,48岁的武则天一人就赞助脂粉钱两万贯钱,这座高高的卢舍那大佛就是则天皇后的形象与仪表及容姿,大佛的头部就是武则天48岁时容貌的再现,大有母仪天下的威严与风度。这座佛像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9米,有人评论说,在塑造这尊佛像时,把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
奉先寺大型艺术群雕以其宏大的规模、精湛的雕刻高踞于中国石刻艺术的巅峰,成为中国石刻艺术的典范之作。

九竹叔


首先,因为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几次朝庭大规模打击佛教活动的原因,分别发生在公元466年,公元574年,公元845年,和公元955年,在这四次打击佛教活动使中国众多佛教遭到破庙、毁像、焚经、和尚还令还俗、有些僧人甚至被处以极刑,龙门石窟作为佛教活动地之一,自然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

其次是因为战乱的原因导致龙门石窟佛像被损毁。中原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主要战场,地处十三朝古都附近的龙门石窟,自然很难幸免于难。

再次,龙门石窟迄今为止已经经历年了,在风沙的侵蚀下也会受大自然破坏的原因,龙门石窟依山而建,龙门山石质为石灰岩,便于雕刻,但风吹雨淋日晒这些都会破坏石像;

最后,龙门石窟受到破坏的最主要的是19世纪20、30年代被外国不法分子大肆破坏盗取造成的,他们勾结中国国内的奸商,将佛像头颅取下,还对石窟内其他文物,壁画等进行破坏,将有价值的文物运走牟取暴利。就像宾阳中洞的浮雕《帝后礼佛图》现在被陈列在美国的艺术博物馆中。

因此,

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有义务保护好我们祖国几千年历史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将这些文化和精神传承下去,保护文化人人有责。


o_o230


很开心回答你的问题。对于龙门石窟里的佛头大部分是烂的,又是谁破坏的,最主要的破坏有以下几个:

1.三武一宗灭佛事件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四次朝庭大规模严厉限制打击佛教的活动,第一次发生在公元466年,时值南北朝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第二次发生在公元574年,时值南北朝北周武帝建德三年;第三次发生在公元845年,时值唐武宗显德二年;第四次发生在公元955年,时值五代十国后周世宗显德二年。在这四次由国家最高统治者发起的、史称“三武一宗灭佛”的沉重打击中,中国佛教遭到毁像、破庙、焚经、令还俗、收寺产、乃至僧人被处以极刑等劫难,位处京都的龙门石窟,当然很难幸免,躲过摧残。

2.战乱。每逢战乱时期,中原都是主要战场,龙门石窟曾作为官兵士兵的食宿之地,造像也不同层度的遭到破坏。

3.自然原因,龙门石窟依山而建,龙门山石质为石灰岩,便于雕刻,但风吹雨淋日晒同样会很快破坏造像。

4.龙门附近村民及游客的破坏;近些年来,龙门石窟知名度提升,很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由于人数增多,对景区的佛像多多少少有些破坏。

5.最主要的是19世纪20、30年代外国文物分子的大肆破坏盗取,他们与中国国内不法分子奸商勾结,将佛像头颅砍下,将壁画铲去,将碑碣挖起,盗往国外牟取暴利。

今天,如何保护龙门石窟的祖国文化遗产,已成为一件必须严肃认真对待的事情。还希望到洛阳旅游的朋友,能更好的从自我做起,保护每一样文物,凡我炎黄子孙,责无旁贷。








正午夜谈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著名的“三武一宗”灭佛事件。这对龙门石窟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另外,由于龙门石窟依龙门山而建,龙门山石质为石灰岩,虽便于雕刻,但也很容易受到风吹雨淋日晒的自然侵蚀而使佛像受损。战乱导致。每逢战乱时期,中原都是主要战场,数不尽的战乱中,龙门石窟造像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希望以后我们能做好保护文物这一个功课!



漫兴文化


这个问题我比较感兴趣,来为问者做比较明细的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我在前面曾写了篇有关敦煌莫高窟的文章,喜欢的话您也可翻来看看。

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佛教四大石窟。

中国最早的佛教石窟更应该了解,它在新疆库车县(龟兹国)克孜尔石窟,它的规模不大,但它是石窟的鼻祖。前年陪国际友人前往参谒。

石窟最多的地方也在新疆。

今天说的是龙门石窟被破坏的问题。

首先还是要简要说明下龙门石窟的情况:

它建在洛阳伊河岸边。洛阳历史上常被称做东都,这是与西边的西安(长安)相比。

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公元493年,迄今已有1500多年,石窟营造时间前后400多年。唐皇武则天时期被推向了建造高峰。

现存石窟1300多个,佛洞佛龛2345个,佛塔50多座,佛像10万多尊。最高的佛像17.14米,最少的2厘米。其中宾阳中洞、奉先寺、古阳洞为代表。

初略统计毁像700多座,都是最精美最有代表性的。老话说"打人不打脸",但毁像毁的就是头和脸。

毁像在1400多年间,主要经过了四次灭佛运动和清末民国年间的文物盗取,其次才是自然风化。

四次灭佛运动,又叫“三武一世”

北魏太武帝(一武):

从公元444年诛杀高僧拜玄高和慧崇始,到文成帝即位恢复佛教,历史7年。

太武帝信奉道教排斥佛教,并阻止全国上下禁养沙门。第二年,在长安平叛时发现寺庙内存有大量兵器,便下令诛杀寺内全部僧人。又扩大到捕杀全国僧人,展开了灭佛运动,大量经像也一并被毁。

北周武帝(二武):

4万多寺庙赐给王公为宅,财产为官,300万僧尼还俗,一切经像尽毁。

唐武宗(三武):

公元842--846年,历史5年。唐武宗与北魏太武帝一样,崇道灭佛,这次毁寺庙4600余座,还俗僧尼260500人。

后周世宗(一世):

从公元955--959年,历时5年,毁寺院30336座,还俗僧尼261000人,经像被大规模清理。这次灭佛的理由很简单---朕不喜佛。

这四次灭佛运动对龙门石窟都是浩劫。历史多次证明: 兴也皇权毁也皇权。

清末民初的文物盗取

这是离我们最近的一次佛教劫难,它的理由恰恰不是排斥佛教,而是当成国宝被掠夺到海外。在这个时期,国家大量文物流失到西方列强手里,我们现在能看到的珍贵文物多是在美英法德意日俄的博物馆里。

现在,看着支离破碎的佛像伤疤,让人心里很难平静。慢慢强大起来的中国,许多爱国人士又在花钱不断地买回“我们自己的东西"。

风化剥蚀蚀

风化剥蚀虽历经时间久远,但破坏性最低,它主要是表面酥化,面部模糊,纹饰淡化。

最后不得不提,龙门石窟的书法价值,它是魏碑的代表,集大成者,具有很高的多方面价值。


三亩石院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著名的“三武一宗”灭佛事件。佛教史上称为“法难”。这“三武一宗”就是指北魏的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等四次灭佛事件。把整个佛像敲碎太费事,所以就把佛头跟佛手敲掉。后来国外国内文物盗窃犯,为了暴利走私方便就只取走雕刻技艺精华的佛头。


如喜茶叶


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和云岗石窟、敦煌莫高窟并称为我国三大石窟。龙门石窟建于北魏时期,据说一个历时400多年的工程,现如今是我国古碑刻最为集中的地方。龙门石窟不仅因其灿烂的文化史为大家所熟知,其山水风景也是一绝,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但是,让人遗憾而心痛的是,龙门石窟内有600到700尊佛像都没有佛头,那么为什么佛头会没了?

佛像是佛之形像,有雕塑像、画像(绘像)二种,然而通常仅雕塑像称佛像,画像则称图像。印度古代认为雕画佛像乃是冒渎神圣之事,故古雕刻,仅止于以佛法、菩提树、佛足迹等标记象征佛。但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雕塑佛像开始盛行。佛像亲切、庄严,表现了慈祥、优美、宁静的审美情调。但是,作为佛像最精彩的部分,佛首也往往是文物盗窃分子的首选目标,这些没有佛头的佛像,可以确认是遭到过人为盗割流失。那么这些被盗割的佛首又去了哪里呢?

这里有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完全统计,164万余件中国文物散落在47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中国文物学会还有一份统计数据,中国文物流失海外的约有1000万件之多……这是一个多么沉甸甸的数字。在《举起手来-追击阿多丸》中,在不得不炸毁阿多丸,女主角撕心裂肺的喊,我们的文物沉海也要沉在中国的领海上,让人动容,在最新一期的《国家宝藏》中,黄渤化身国宝守护人,一句“我就想回个家,怎么就这么难”又让多少人潸然泪下……

而龙门石窟佛首疑似现身,在美国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佛首拍品与龙门石窟老照片多处吻合。拍卖石雕头顶上的螺髻数量和排列都与龙门石窟老照片一致,而且佛像鼻尖上都有一个白点坑,眉弓处也有几乎相同的黑色结构线。这引起了国内诸多文物爱好者的关注,这是否就是我们龙门石窟流失的佛首呢?如果是的话,我们的文物被拍卖是否合法,我们又该怎么追回?一系列的问题接踵而来。

据相关法律专家认为,对于物权有争议的物品拍卖是不合法的。但是即便确认这些拍卖文物是龙门石窟佛首,想要追回这些文物也难于上青天。首先,我们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举证。只有能够举证证明文物是被盗窃或者走私等非法手段流失到海外的,才有追回的可能性,但是对于过了这么多年的事情,举证起来非常困难。

其次,对于文物追讨没有强制性的国际法律一句,尽管国际公约有要求被证明盗窃或抢夺的文物都应归还原属国,但执行起来却是困难重重。因为国际公约不像国内法律,有警察、司法机构等国家暴力机器支持,具有强制的约束力。并且,国际公约操作性不强,相关条款内容的解释存在很多扯皮空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议不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