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后诸葛时代的蜀国,“乐不思蜀”的刘禅是否大智若愚?

羽落沧海


话说刘禅就是一个典型的富二代,自己不用创业,就和王思聪一样,一下就拿个500万,败了就败了,无所谓。靠着刘备给他奠定的基础,后有诸葛亮给他打下的半壁江山,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首先也是有能力的,后期的蜀国,当年和他爹一起打江山的五虎上将都死的差不多,后期的诸葛亮,还有姜维,不停的,北法。 也是过度的劳民伤财了,当时的蜀国继承的还是打着复汉的政策,汉朝已经灭亡,大势已去。总的来说,刘禅个人的角度来说,他已经不错了,起码保全了性命。



一杯清茶读历史


其实,刘备死后,我觉得刘禅的表现是他看懂了天下局势。

我们看看刘禅是怎么表现得:

乐不思蜀

“乐不思蜀”讲的是诸葛亮死后,蜀汉灭亡,后主刘禅投降司马昭,司马昭宴请刘禅,故意安排蜀国的节目,刘禅看得津津有味,司马昭问刘禅感受如何,刘禅说:“此间乐,不思蜀”的故事。

其实刘禅心知肚明,司马昭这般问他,其实就是想看看他心里到底有没有二心。

刘禅虽然不算聪明,但跟了诸葛亮这么多年,耳濡目染也该懂得一些。如果他投降司马昭之后,表现得一副还是胸怀抱负的模样,难保司马昭不会直接杀了他。

所以,我说刘禅根本是在装。

大智若愚

不过,这也体会了刘禅大智若愚的地方,现在他没有任何人可以庇护他,唯独剩下的就是自己的身份,司马昭接纳他的目的无非是看他父亲的身份能带来的影响力。

刘禅选择装傻来麻痹敌人,一方面是为了让司马昭放松对他的警惕,一方面是在等待机会。

“卧薪藏胆”的故事告诉我们,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那“乐不思蜀”就是在跟我们说该低头时怎么低头。刘禅真的不傻,已经到了如今这般地步,他要放下的是曾经的尊严,还有心里的仇恨。

如果死了,那他就连最后的机会都失去,所以,他的做法我认为正是他“大智若愚”的表现,并且骗过了很多人。

结束语

这个时期,其实有一个人和刘禅一样苦,那就是司马懿。

在魏国这一方,按理说已经是兵强马壮,不管蜀汉还是东吴都已经枸不成威胁,但司马懿却迟迟不愿拿下。因为,他清楚曹家还需要他震慑两家,所以,如果两家没了,他自然难保地位。

刘禅也明白,自己若是不表现出这种模样,指不定早被打成什么样了。


purelove


蜀国后主刘禅在后世之人的心中没有一个好的印象,天资愚笨、胆小怕事,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却没有一点承担责任的能力。许多人都认为是他的不作为才导致蜀国的灭亡。那么,刘禅真的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吗?

“虎父无犬子”这句话,在刘备父子身上失效了。刘玄德半生流离打下来的蜀汉帝国,在他儿子刘禅手里,愈发孱弱,以至于竟成三国中最先灭国的那个。千百年来,人们对蜀国有多深情,就对后主刘禅有多嫌弃。因为他是亡国之君,因为他是罗贯中笔下“扶不起的阿斗”。可是,刘禅真的如此不堪吗?事实上,后世对于历史中真实的刘禅的评价,呈现出了两个相对极端的声音:有人说他是弱智低能,有人说他是大智若愚。抨击刘禅者,无外乎抓住这几个方面:不战而降、没心没肺、能力低下。

公元263年,魏国对蜀国发动了大规模灭国性战争,卫国者还没来得及上演悲壮惨烈,就被邓艾的天降奇兵一招锁喉。随后,从百姓到朝臣,全都乱了阵脚。刘禅召集紧急御前会议,当时群臣大多支持投降于东吴,但有一人坚定表示应该投降魏国。此人叫谯周。谯周的一番雄辩,基本可以概括为三个层次:首先,是打还是投降?答案没争议,降。其次,降东吴,还是降曹魏?答案是,降曹魏。

为什么?理由很简单,“魏能并吴,吴不能并魏明矣。等为小称臣,孰与为大,再辱之耻,何与一辱?” 魏强吴弱,吴国也终将被曹魏吞并,到时,吴国也将向魏国称臣。我们投降东吴是为一辱,东吴被并之后再投降曹魏是为二辱。反正都是被辱,干嘛要糟践自己两次呢?

第三,投降了曹魏,蜀汉君臣会不会集体遭殃?答案是,不会。曹魏为了降服东吴人心,必会优待蜀汉降臣。如此三个层次分析下来,整个朝堂皆以为然。于是,刘禅宣布投降。

只是,前方的姜维很搓火,后世的读者很郁闷。毕竟此时的蜀汉实力尚存,府库充盈,兵甲十万,难道你刘禅不该誓死战斗到最后一刻吗?!可别忘了,打仗,拼的是人命。当年,刘备入蜀,刘璋的城中也尚有三万精兵、粮秣可支撑一年,但最后刘璋还是不忍涂炭百姓,选择开城投降。对此,后世多予肯定。如果说,刘璋投降刘备是对的,那么刘禅投降曹魏为什么就是错的呢?

站在蜀汉的角度,刘禅不战而降,是懦弱。可站在百姓苍生的角度上看,这又何尝不算一次功德呢?

蜀汉亡国后,投降了的刘禅来到洛阳。在洛阳,司马昭好吃好喝的招待着他。一次司马昭设宴,席间,乐者所奏是为蜀国音乐,舞者所舞是为蜀国舞蹈。闻声思乡,在场的所有蜀国人皆痛哭流涕。唯独刘禅,喜笑自若,开心得不要不要的。当时司马昭就与旁人讲,“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

后来司马昭又问刘禅,你想念蜀国吗?刘禅脱口而出:“此间乐,不思蜀。”“乐不思蜀”这个成语便由此而来。后来,刘禅的一位旧臣郤正听说这件事后跑来找他,告诉他说,您如此讲话,太没心肝,下回别人再问你,你要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然后把眼睛闭起来。

下一次,司马昭又问刘禅,你想念蜀国吗?刘禅按照郤正教他的样子答道:“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然后把眼睛一闭。司马昭多聪明啊,说,“何乃似郤正语邪!”不对呀,这话听着怎么那么像郤正的口吻呢。刘禅马上把眼睛一睁:咦!你咋知道!就是他教我这么说的耶!

刘禅此举,引得“左右皆笑”。不管是讥笑还是嘲笑,刘禅都只能报以傻笑。自此之后,司马昭忙于篡魏,遂不再对刘禅生毒害之心。对于此,后世争议颇大,有人说他没心没肺、胸无社稷,实属蜀汉之耻。但也有人说他大智若愚、明哲保身。271年12月,刘禅在洛阳病逝,终年64岁。在中国历代亡国之君中,这样的落幕其实算非常体面的了。只是,不知道在后世读者心中,这算善终,还是算苟活?

刘禅的行政能力,也是后世争议之所在。或者说的直白些,刘禅真的很弱智吗?刘禅刚即位时,“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国家的大事小情,都有诸葛亮拍板作决定。于是,骂刘禅的,说他弱智,自然无法主政;挺刘禅的,说他善于放权、气量甚大。后来,诸葛亮去世后,刘禅立马就废除了丞相制度。然后任命蒋琬为大司马,主管行政,兼管军事。又任命费祎为大将军,主管军事,监管行政。将原来集于诸葛亮一身的权力,一分为二,且让两个人相互交叉、相互制衡。如此精致的政治安排,难道是弱智的人能够做出来的吗?不可能嘛。

公元238年,北方曹魏出了点乱子,辽东太守公孙渊造反,司马懿出兵平叛。刘禅认为可以借机北伐,于是下诏给蒋琬说:此不失为天赐良机,因为相父在隆中对中已经讲过,当天下有变时,我们可以有所动作。不过你也不要轻举妄动,“须吴举动”,如果吴国动,那我们也动,两国一起攻击曹魏。如此思考,大概也非弱智之人所能为。当然,要论其行政能力有多高,恐怕也没有。

纵观刘禅一生,多数时间,命不由己。从小随父漂泊,险些夭折。当了皇帝,也活在父辈的光环之下。终了当了亡国之君,还要装疯卖傻、强颜欢笑。给刘禅一个客观些的评价吧。应该说,此人智商正常,称其呆傻愚笨,全然是冤枉了他。但同时,他也才能平平,称其大智若愚,也着实有些平反过度了。

而他的悲剧人生,恐怕非一人之过。个人命运与后世风评,终究,脱不开那个时代。一个人再强,在大势面前,也是沧海一粟。纵然是丞相诸葛亮,夙夜匪懈、鞠躬尽瘁,不也终难挡蜀汉之颓势。可为什么人们依然爱他?因为他满腹理想,又足够悲情。于是在这样的坐标系之下,再看刘禅,他的冷静就会显得冷漠,他的隐忍就会显得懦弱,他的无奈就显得不值得同情。

人们对历史人物的期许不就是这样,要么结果霸气侧漏,要么过程酣畅淋漓。可是,刘禅没能满足这份期许。他既不是伟人,也无大势可乘。他不过是一个生在帝王家,偏又生不逢时的普通人。





周朝文DMU


  “此间乐,。不思蜀!”

想必大家《三国演义》中“乐不思蜀”的这个成语典故一点也不陌生,蜀国后主刘禅投降魏国后,魏元帝想试探刘禅是否情系故国而生反心,。以决定对刘禅是留还是杀,于是派魏国当权者司马昭设宴款待刘禅。席间故意安排演凑蜀乐、跳蜀舞,并问刘禅“颇思蜀否?”,刘禅对曰:“此间乐,不思蜀!”自此,,“乐不思蜀”便成为了“阿斗”2000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诟病的笑谈,成为了后主刘禅昏庸无能的有力证据。但是刘禅真的是弱智和无能吗?

  其实不然,蜀国的两代皇帝,不论是开国之主刘备,还是亡国之君刘禅,他们都是工于心计的明主。这里我们是不能仅以成败论英雄的。刘备自称汉室宗亲,以“仁德”布于天下,用自己的雄才大略建立蜀国;刘禅虽然是坐享其成的“”皇二代”,但是他能在充满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稳坐龙椅40多年,纵然是投降后也能安度一生,是多么的不容易,没有过人的智慧怎么能办到?

深谙帝王之术,顾全大局,保稳定。

  刘备白帝城托孤,刘禅17岁即位,开始与亦师亦父的诸葛亮共同处理政务达12年之久。诸葛亮虽然没有反心,但是难免会有骄狂和我行我素的一面,刘禅能以大局为重,委曲求全,对“相父”给予极大的尊敬和无比的权利。在诸葛亮面前当一个好晚辈,好学生,“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成就了诸葛亮“鞠躬精瘁,死而后已”的一生,这中间是有多少的隐忍。诸葛亮六出祁山,九次北伐,刘禅多的是不同意。但是当他执拗不过诸葛亮后,依然选择的是全力支持,在后方带领一帮文官积极的为前方准备所需物资,不曾懈怠,更没有与诸葛亮成为对立的所在。“臣有道而君无为”刘禅正是选择这一种无为而治的哲学方式与诸葛亮和谐共处,作为帝王的他,。这份容忍是需要多么大雅量?

 当然刘禅也获得了诸葛亮的高度评价:“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

  再说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取消了丞相职位,执政长达29年,而蜀国内部也并不是十分稳固,分出了好几个利益集团。刘禅深谙帝王的制衡之术,重用蒋琬、费祎、姜维等使蜀国政治平稳,人民安居乐业,发展生产。名人李密认为刘禅堪比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可见刘禅的政治能力也不是一般的。

 “乐不思蜀”其实是谋略深远

  刘禅之所以力排众意选择投降曹魏,是因为蜀国相对曹魏和东吴来说,建国晚,、根基薄、发展慢。他明白蜀汉朝政已经到了腐朽没落的边缘,再强撑下去已无意义,不降曹魏也只能给老百姓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投降后,在宴席上刘禅看见司马昭的阴险狡诈,提高了警惕,处处笑脸相迎,喜笑颜开,才有“此间乐,不思蜀!”,引得文武百官哄堂大笑,说他果然是“扶不起的阿斗”,魏元帝知道后也安心了,还封刘禅为安国公,属下许多大臣也被封侯,得到重用。他的“乐不思蜀”,牺牲了自己名声,却保护了所有的跟他一起投降的大臣的命,当然也保全了自己的一家。

刘禅从当皇帝到投降,在位共41年,是三国时期所有皇帝中执政时间最长的一个。在那样一个群雄并起的动荡时代,能执政40多年,最后得以善终,没有一定的才能和谋略肯定做不到的。他的所做所为,算不上是英雄,也算不上是一个明君,但是也绝对不能说是一个昏庸无能的扶不起的“阿斗”。








文史外鉴


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出不同的观点:

1. 大家认为刘禅没本事扶不起无非是几个方面。第一,听信谗言,滥用小人,但实际上历史上有的皇帝有谁身边没有小人呢?物极必反阴阳相生,小人也有其存在即价值,就算他父亲身边也有。第二,还没打仗就直接投降,我认为这并不能说明什么,相反,刘禅这种方式反而是大智慧的体现。当时的情况要么是被杀,要么就是投降,拼死一搏必然可贵,但我看来不过莽夫行径。真正的形势下,有几个人有刘禅亡国的勇气。

2. 有时候,活着比死更需要勇气。再者也是为了百姓,大战开始必定血流成河,在明知自己不可能战胜对方的情况下还拼死一搏,那死的就不仅是自己了,还有满城的将士甚至百姓。这一点看来,他不仅不傻不昏庸,还体现了一个仁字。第三,忘记了别人的恩情,当年赵云穿梭数十万曹军中救出他,可以说对他有大恩,但偏偏后来的追谥中,大功之人全缅怀了一遍,就是没赵云。

救命之恩却被他忘记,这确实让人愤怒,但实际上,他之所以这样,是从其父亲传下来的对赵云的待遇,后来这个问题被大家提了出来,刘禅便重新追谥了他。

3.胸无大志,心中无国。当时的情形,国破家亡,刘禅当时已非一国之君,而是个俘虏,当时司马昭给他吃的饭听的歌跳的舞都是蜀国的,蜀国曾经一帮老臣均是泪流满面,唯独刘禅无动于衷,仍然该吃吃该喝喝,这真的是没心没肺吗。大家换位思考下,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当时“你为鱼肉”,普天之下皆是刀俎。为了活着,保留最后希望还有别的选择吗。

由此可见,刘禅真的是扶不起吗?只能说他生在的那个大环境不好,若是换个环境未必不能成一代明主。刘备死前诸葛亮曾对他说过刘禅有大智慧,刘备知道诸葛亮的心,不会阿谀奉承他,诸葛亮说他有大智慧便是真的有大智慧。况且刘禅在位四十一年,可以说是当时做皇帝时间最长的了,当时正值乱世,没有大智慧的人是不可能做到的,刘禅能在位这么长时间也恰好体现了它的不凡,如果不看时间的话,也可证明刘禅非无能之人。


看我的帽子漂亮吗YD


撞到景陽鍾,

景陽鍾自鸣得意!

你问得是:

纵观后诸葛时代的蜀国,"乐不思蜀"的刘禅是否是大智若愚?

景陽鍾自鸣:

刘禅是一个腐朽无能,苟且偷安,对国家及父老乡亲毫无感情的无耻之徒。

知道刘禅阿斗,无外乎《三国志》、《汉晋春秋》和《三国演义》小说,这些古书和小说中关于刘禅的事迹不是很多,基本上没有好的评价。

刘备为了娶东吴孙权的妹妹而过江东,孙权为了控制刘备而施美人计,将妹妹孙尚香做诱饵,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气死了东吴大都督周瑜。后来孙权慌称老娘有病,骗孙尚香回东吴,孙夫人带阿斗过江被赵云截下,留存了刘备一点骨血,没料到蜀国江山反到断送在了刘禅手中。

刘禅因母亲梦见仰呑北斗,因而怀孕生了刘禅,取乳名阿斗。

刘禅虽然生于动乱之中,但并没有受到战争应有的煅炼。他十七岁时继承了刘备刘皇叔的蜀国帝位,却沉迷于声色犬马🐴,不理国政。征战治乱,内政外交均由诸葛亮操持。他只"负责"宠幸宦官黄皓,偏听偏信,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有时给孔明造成许多人为的麻烦和困难。

魏军邓艾、钟会伐蜀,阿斗贪生怕死,对文臣武将提出抵抗魏军的建议拒不采纳,而接受了谯周的投降政策,打开成都城的北门,亲自绑缚自已,抬着棺材,出城投降,葬送了刘皇叔刘备打下的江山。

之后,举家被东迁洛阳。刘禅照样吃喝玩乐,毫无思念故国之情。

《汉晋春秋》记载,文王司马昭宴请刘禅,叫歌伎跳蜀中歌舞,其他人都感慨凄凉啊!苍伤!而阿斗却喜笑自若,并无一丝悲哀,司马昭问他,有没有想恋蜀地?他回答说:"此间乐,不思蜀"。汉语成语"乐不思蜀"典故就是说的这个三国故事。

《三国演义》小说的作者对刘禅的所做所为,嗤之以鼻,在小说中,毫不留情地把他登基之后的恶行,降魏苟且偷生的可耻场面,以及在洛阳的俘虏生活,大加喧染地加以描写,暴露于笔墨之间,加以鞭挞。经罗贯中这般喧染,阿斗的世名便臭名昭著,成了低能无用的同义词。

当然,西蜀的覆亡,是社会历史进程的必然结果,有种种内外原因共同作用,不能完全归咎刘禅,但刘禅的无能是最主要的原因。

"乐不思蜀"不但不是什么大智若愚,根本上就是后诸葛时代蜀国后主刘禅慌涎无经,数典忘祖的代称。

谢谢您的欣赏,

请您不吝指教!

日月星辰将天晓,

夜半钟声到客船。











景陽鍾


前言

对于刘禅,人们到的最多的莫过于在司马昭与他之间的对话吧

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一句“此间乐,不思蜀。”让人觉得刘禅就是一个彻头彻脑的“扶不起的阿斗”,对于当时的刘禅在寄人篱下情况下,又怎么能不低头呢?

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阿斗

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说:“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

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对刘禅的评价是:“他年斤十八岁,天资聪颖,礼贤下士”。

从诸葛亮的这句话中,不难看出诸葛亮对刘禅的评价还是很高的,并不是想《三国演义》中表现的那么的不堪。

刘备也谦虚地说“审能如此,吾复何忧!”

看完诸葛亮对刘禅的评价,我们再看看你刘备的对刘禅的评价,也是一个很正面的评价,说刘禅能如此聪明,刘备自己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担忧的了。

《晋书.李密传》载,李密认为刘禅作为国君,可与春秋首霸齐桓公相比。

从《晋书·李密传》也能看出刘禅是一个非常有贤能的一个人,可与齐桓公做对比,齐桓公可是在管仲的辅助下成为了春秋五霸之首,辅助刘禅的诸葛亮可是“自比管仲、乐毅”的,假日时日,还真的说不定能光复汉室呢,当然这也是假设,历史已成定局。

王隐在《蜀记》中讲:刘禅之所以宁背骂名而不作辩解,乃“全国为上之策”。

像刘禅这样注重国人现实利益的政治家,与“打肿脸冲胖子”的面子政治家所不能同日而语。

周寿昌的《三国志集解》评价阿斗说:“恐传闻失实,不则养晦以自全耳。”

《三国志集解》评价对刘禅的传闻有失偏颇,韬光养晦保全自我罢了

从以上的文献记载,刘禅并不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历史没有全面的阐述他的为人,并且“乐不思蜀”一个成语流传甚广,世人皆知道其贪图享乐而不思念亡国,也让许多人认为,刘禅就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君主。

《三国演义》这本小说也把刘禅写成了“扶不起的阿斗”,久而久之,刘禅就真的成了“扶不起的阿斗”,毕竟小说还是小说,对历史人物的刻画还是有是偏颇的。

为了活命,丢弃尊严,与大智若愚无关

根据史料文献记载,刘禅确实是一个有智慧贤能的君主,只不过怯弱是真的怯弱,这一点《三国演义》 刻画还是比较真实的,之说以这么说他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个怯弱的。

公元263年,司马昭率领的曹魏大军发动消灭蜀汉的战争,邓艾率领大军前来工程,虽然有姜维等人的奋力反抗,奈何此时的蜀汉已经积弱多时,也没有能与“五虎上将”般的将军,在面对势如破竹的曹魏大军,刘后主刘禅只能放弃抵抗。刘禅在投降的时候做出的行为足以展现他懦弱的一面。

(邓)艾至成都,禅率太子诸王及群臣六十馀人面缚舆榇诣军门,艾执节解缚焚榇,受而宥之。《三国志 · 邓艾传》

“ 榇 ”就是棺材,意思就是刘禅把自己捆绑起来、抬着棺材到邓艾军营前乞求饶命。庆幸的是,邓艾宽恕了他,说道:

诸君赖遭某,故得有今日耳。若遇吴汉之徒,已殄灭矣。《三国志 · 邓艾传》

邓艾的意思也是吧自己捧的高高在上的,他说:幸亏你们遇见了我,要是遇上汉光武初年同样灭蜀地的吴汉,你们就全没命了。

刘禅作为一名君主投降的时候就代表了这个国家,他这种行为相当于举国投降,把自己、自己的国家臣民、领土都双手奉上,这是何等的卑微才能做的出来的。

刘禅投降的时候还有一封投降书的,我摘抄一段,更能真实的反映出刘禅在面对曹魏大军的时候展现出的求生欲有多强。

天威既震,人鬼归能之数,怖骇王师,神武所次,敢不革面,顺以从命!

天子的威严已经震动了天地,天下的人和鬼都在归顺您的定数之中,陛下的大军使我惊恐畏惧,神勇威武之师所到之处,我怎敢不洗心革面,归顺并听从您的号令。

自己本身就是蜀国的陛下,在面对敌人的时候竟然叫敌人为陛下,这是多憋屈呀?

存亡敕赐,惟所裁之。舆榇在近,不复缕陈。"是日,北地王谌伤国之亡,先杀妻子,次以自杀。

我们的生存灭亡,都听从您的裁断,(如果要杀我,所需要的)棺材和灵车就在近旁,不再一一陈述了。

为了能被对方纳降保住性命,已经完完全全的把自己的生死交给了对方,字里行间都表达了自己没有任何的反叛之心,能看到的都是我们的一片“赤诚之心”。

任何一个有点尊严的君主都不会做出这样辱灭自身的行为吧,但是刘禅就做到了,为了活命他已经把自己的尊严丢到九霄云外了。

当被问到“颇思蜀否?”时,他的人和性命都掌握在别人手里,如果他表现出很想念自己的故国时,那么他面临的就是牢狱之灾,甚至会因此丢失了自己的性命,刘禅如此惜命的一个人,又怎么会说得出来呢,为了性命,连君主的尊严都可以不要,何况这仅仅是一句“善意的谎言”。

最后

刘禅所做出的行为,在我看来,并不是大智若愚,仅仅是为了活命,在他看来能活命就已经高于一切了,这和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有着本质的区别,越王勾践在吴国做奴隶时候表现出来的才是韬光养晦,大智若愚的表现,而刘禅,顶多算是保命罢了。


关注文化历史,关注@孤篇

铭记过去,共同成长!!

我是孤篇,一个专注于文化历史的95后青年!!


孤篇


乐不思蜀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记载,蜀亡后,后主刘禅被安置在晋都洛阳。司马昭问他:“颇思蜀否?” 他说:“此间乐,不思蜀。” 后泛指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一方面:刘婵当时的境遇有才能的大臣大多已经去世了,公元263年,已经被作为亡国之君,留在洛阳,身边不可能再有尽心辅佐之人,身不由己。另一方面:从他个人的抱负来看历史上被称为扶不起的阿斗,在如此境遇下,还能有好吃好喝待遇,对他个人来说也不得说是件好事。最终刘婵是善终老死的,而吴国的却不得善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