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李鴻章—一個建功立業的"背鍋俠"


在晚清政壇上,李鴻章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你不知道的李鴻章—一個建功立業的

作為晚清重臣,李鴻章是淮軍和北洋水師的創始人和統領、洋務運動領袖之一,建立了中國第一支北洋水軍,官至東宮三師、文華殿大學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督,爵位一等肅毅伯。有著萬眾矚目的待遇,在大清也算數得著的大臣,李鴻章這三個字可謂是婦孺皆知。

你不知道的李鴻章—一個建功立業的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震醒了腐敗的晚清政府,這一炮聲徹底改變了中國的現狀,不僅打開了中國封鎖了幾百年的大門,更是被迫面對殘忍的人現實。自從第一次開始工業革命的歐洲國家,不斷的改革創新,在那時已經擁有了較為完整的資產階級體系,英國在當時被稱為"日不落帝國",殖民地遍及全球。沉睡的中國人已經跌入世界的底層。此時的中國人還處在農業社會,小農經濟依然佔據主體,資本主義萌芽也只是萌芽。不孚眾望,第一次鴉片戰爭失敗,中英《南京條約》簽訂。1851年到1864年是太平天國運動從開始到興亡的時間,很多人以為太平天國運動是由於李鴻章和曾國藩干預下失敗的。其實不然,是晚清當權者受外國侵略者的蠱惑去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已經太平天國運動阻礙了外國侵略者對中國的侵華進程,李鴻章也僅僅是去平反而已。實際上,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與李鴻章沒有太大的關係是他們內部內訌以及不成熟的制度和封建思想束縛造成的失敗,並且失敗是必然的,李鴻章在此不過擔任配角。

李鴻章也受外國思想的薰陶,組建淮軍、北洋水軍,創辦了江南製造總局,展開洋務運動,企圖以器物來複興中國。他不斷引進先進技術,效仿資本主義國家大機器生產,"自強""求富"在當時成為一股潮流,不少的有識之士紛紛開辦工廠,李鴻章的貢獻在這方面值得肯定,他的思想在當時算得上先進。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就在1894年爆發了中日甲午戰爭,北洋水軍的全軍覆沒標誌著洋務運動的失敗。1895年,清政府派李鴻章和解,中日簽訂了又一個不平等的條約《馬關條約》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不出所料,依舊失敗。1901年9月李鴻章攜帶官員與八國代表簽訂更加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同年11月李鴻章與世長辭。

你不知道的李鴻章—一個建功立業的

很多人都在說,李鴻章是喪權辱國的第一人。其實不然,辯證看待才是對歷史的尊重。晚清政府是膽小怕事的幕後推手,洋人的傀儡。清政府之所以總賣國,是因為被由外國侵略者打怕了。而且之前簽訂條約的官員們,都不如李鴻章表現的"出色"。首先李鴻章是清朝官員,為國家辦事,所以國家說什麼他就得做什麼,所謂"生是國家的人,死是國家的鬼。"其次,他是的有國際視野和深沉心計的人,他的談判多多少少會對中國爭取好處。再者,李鴻章被噴也不為過。比如中法戰爭,誤判了法國的國情,導致"中國不敗而敗",後來的新疆事件李鴻章堅持保住中國的東南沿海而不去管中國的西北要塞,差一點就讓中國失去了新疆。

為什麼說他是"背鍋俠"呢?李鴻章個"人精"從來不幹"賠本買賣"。

他為什麼願意當背鍋俠,當然利益第一。沒好處,誰願意誠心誠意幹。李鴻章與外國人談判,他自己心裡也知道這是一個賣國的行為,但是換來的卻是無限的利益。在那個時候你是在一切之上的,沒有什麼比利益還要重要,換作現在來說的話就是自私。他有了那些利益就可以在清政府裡紮根扎得更深,更有說服力。在那種利益熏天的天下。不得不為了自己而作出違揹人道主義的事情。

你不知道的李鴻章—一個建功立業的

李鴻章一生有功有過,是功高蓋世還是千古罪人,那就取決於你看待這段歷史的角度。

對此你有什麼想法可以在評論區討論,小編也會給你們回覆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