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江西,也曾是全國數一數二的大省!

中國有這麼一些省份,在互聯網上沒有存在感,大家對它們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印象,

江西就屬於這麼一個省份。它就在那裡,但又不在大家心裡,透明到連被黑的機會都沒有。江西方言是什麼?江西菜長啥樣?江西有哪些高校?外省人似乎一個都答不上來。

地域圖鑑江西|歷史上的江西,也曾是全國數一數二的大省!

首先,在飲食方面,"江西菜"無法為江西撐起門面。川湘嗜辣,江浙嗜甜,閩粵嗜鮮,卻很難定義江西人的口味。外人能想到的飲食名片,好像只有瓦罐湯,其實瓦罐湯只在江西的南昌地區流行。江西內部的飲食習慣比較多元,兼具蜀、湘、鄂、皖、浙、粵風味,就是沒有自身的特色。

地域圖鑑江西|歷史上的江西,也曾是全國數一數二的大省!

其次,在方言方面,江西也沒有什麼存在感。中國主要漢語方言分九大種,江西一省佔了六種:贛語、客家話、江淮官話和西南官話、吳語、徽語、閩語。外省人可以輕易從口音中分辨出廣東人、四川人、東北人,但難分辨出一個江西人。

江西的尷尬還在於,它幾乎沒有全國知名的高校。直到今天,江西都沒有實現985的零突破,口碑不錯的江財連211都不是,211只有南昌大學一所,至於存在感,一言難盡……

地域圖鑑江西|歷史上的江西,也曾是全國數一數二的大省!

最後,在經濟方面也沒有存在感。東邊的浙江、福建,南邊的廣東這些沿海大省就不說了,同屬於中部省份的湖北是九省通衢,就連它西邊的湖南都比江西好。要想富,先修路,1957年京廣鐵路通車時,革命老區江西被繞道,這一遺忘就是40年。

地域圖鑑江西|歷史上的江西,也曾是全國數一數二的大省!

江西人如果稍微瞭解自己省份的過去,可能會感到命運的不公。因為它在宋元明清四朝,曾經也有自己的風采,

尤其是在明朝,堪稱東南霸主,在全國也是數一數二的省份。

地域圖鑑江西|歷史上的江西,也曾是全國數一數二的大省!

江西的崛起是在唐末五代以後,與全國經濟文化中心的南移同步。其間具有重大影響的因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政治中心的東移和運河的開通,使鄱陽湖和贛江成為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二是中原地區的戰亂導致大量北方人口的南移,江西則因遠離戰亂又相對靠近政治中心而成為逃難人口的避難所。

隋煬帝開鑿大運河,實質反映了西部政治中心從被動到主動向東部經濟重心靠攏的趨勢,從五代到北宋,中國的政治中心完成了東移的過程。大運河開通以後,漢水—長江—湘江—西江—珠江這一南北交通路線失去了往昔的地位,被漢水—長江—贛江—北江—珠江這一路線取而代之,這條通道全長2000多公里,江西境內佔了1/3。

贛江作為中國南北運輸內河的"黃金水道",西經湘江聯繫雲貴川,東達江浙,南下廣州,北跨湖廣、輻射中原,使得江西成為貫通南北,連接東西的重要交通樞紐。明清時期,由於海禁政策,廣州成為與西方進行貿易的最大港口,北京—大運河—揚州—長江—鄱陽湖—贛江—大庾嶺—珠江—廣州這條線是溝通南北的最短路線,同西方貿易的大部分進出口商品都經過該路線運輸。

地域圖鑑江西|歷史上的江西,也曾是全國數一數二的大省!

江西的經濟文化的發展,與中原地區發生的三次大規模長時期的戰亂也密切相關。第一次是兩晉之際的"永嘉之亂",其結果是北方長期戰亂和中國境內南北政權的對峙;第二次是安史之亂,其結果是北方陷入長期的動盪和藩鎮割據、五代陵替;第三次是靖康之變,其結果是宋室南渡和宋金之間的持續戰爭和對峙。

三次戰亂都導致了北方居民的大規模舉族南遷,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落居在江西境內。北方移民洪水般的湧入,既為江西的開發帶來了大量勞動力,更將發達的中原文化及宗族制度帶到了江西,促成了中古以來江西"耕讀傳家"的生產生活方式。宋元明時期江西經濟文化的全面發展,正是建立在這一基礎之上。

地域圖鑑江西|歷史上的江西,也曾是全國數一數二的大省!

鄭和下西洋意味著中國航海貿易抵達巔峰,江西科考狀元也在這個時候出現井噴

考究中古江西的崛起,不外乎這幾個因素:一是交通,二是人口數量,三是文化教育。由此反觀近世江西的衰落,原因有很多,但最關鍵的是在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刻,失去了南北交通樞紐地位。錯過了粵漢鐵路,以致錯失了百年的發展機遇。

地域圖鑑江西|歷史上的江西,也曾是全國數一數二的大省!

作為一個江西人,對於昏睡百年的家鄉,何去何從,歡迎大家和鏟史官探討。

很少有人知道,江西這麼一個沒有存在感的省份,在宋元明尤其是明朝確實東南霸主!如果想了解更多關於江西省的歷史故事,歡迎關注鏟官哦,最精彩的歷史,最趣味的漫畫,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晚上更新地域圖鑑系列漫畫—“難道江西只剩下瓦罐湯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