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大同的记忆——冯太后


古城大同的记忆——冯太后


冯太后:8-49岁,名冯淑仪,罪臣冯朗之女,父死,她被罚入宫中为婢。幸得左昭仪冯姑的照顾、教育,冯淑仪成为天资聪颖,姿色绝佳,有见识,有才华的宫中佼佼者,被立为贵人,为文成帝所宠爱,又为常太后所眷顾,通过铸金人成功而立为皇后。文成帝病逝,冯太后以投火殉葬之举赢得朝野崇敬。使其在献文帝接位后,经历一番周折,终于诛杀了妄图篡位的丞相乙浑,临朝称制,威望日隆。孝文帝拓跋宏生,冯太后不得不还政于献文帝,专心抚育太子,但朝中大事仍要过问。

献文帝与冯太后政见不合,受冯后挚肘,不得以18岁逊位,自为太上皇帝。孝文帝5岁登基,冯太后再次临朝称制。但是大臣拓跋子推等却挟献文帝与之对抗,杀了其宠信的中常侍李弈。冯太后为根除推行新政的阻力,毅然将献文帝及其亲信一网打尽。在经历长期、复杂的宫廷斗争中,冯后耳濡目染,对其性格形成起了很大作用。

在统一中国北方的过程中,因连年征战,北魏国库空虚,大量难民流离失所,地方豪强乘机兼并土地,官吏贪腐成风。雄才大略的冯太后广开言路,重用人才,接受重臣李冲等建议,突破重重阻力,推行了班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等三项改革,取得成功。北魏国力自此迅速增强,同时推动了鲜卑游牧文化走向先进的农耕文化,对促进民族融和方面,也作出了贡献。在中国历史上,冯太后应是最有作为的女政治家之一,为推动中国历史前进,起到了可贵的作用。

冯太后具有远见卓识,善于识人用人,生杀决断,威严有加,但又胸襟广阔,有大丈夫气魄。她生活简朴,体恤下民。感情上大胆而丰富,她23岁守寡,先后宠爱过俊美的李弈和才华横溢的李冲。当然作为一个复杂性格的女性,为自己和冯氏利益,她也演绎了斩断哥哥冯熙的爱情,牺牲冯熙女儿等常人无法接纳的行为,而这些恰恰勾描出了这个两度临朝称制,纵横草原大漠之中,大魏国一代帝后的丰姿。

古城大同的记忆——冯太后


古城大同的记忆——冯太后

根据北魏王朝在大同的真实历史事件和真实礼仪制度,以历史为蓝本——太后巡游历史文化情景剧在古都大同华严寺广场亮相。依次还原北魏西郊祭天敬祖仪式、‘孝道治天下’国策、万国舞乐祝寿及太后巡游祈福4项环节。再现了北魏平城大同时代鲜卑族和汉族经过冯太后改制后和睦相处的历史。

冯太后葬在大同城北的永固陵。

古城大同的记忆——冯太后


古城大同的记忆——冯太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