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太平縣城(現黃山區)遷移六十年回顧(下篇)

新城甘棠是原太平縣治下的一個鄉,古稱東鄉。明嘉四十四年(1565)東鄉設“趕坦鋪”(清後曾改稱黃泥鋪、鳳儀鋪),當時建制是十里一鋪“設卒以遞公文”,標東鄉境內。明萬曆十六年(1588)始稱甘棠。甘棠、木名,即棠梨。《詩序》雲“甘棠”美召伯也,召伯循行南國,以布文王之政或舍甘棠之下,其後人心其德,故愛其樹而不忍傷也。後世因用“甘棠”有稱頌“地方官吏之有惠政於民者”之意也。但當時僅村名而已。清宣統二年(1910)推行《自治章程》,太平縣設甘棠自治區,東鄉鄉名則被取代,“甘棠”正式成了地名。

甘棠自古就是農業鄉鎮,境內水田環圍,山地聯片,是一個人口稀少,境域荒涼的大畈區,亦名甘棠畈。上世紀六十年代前,太平縣城遷址於其東側的牛形山下建城,這一大片區域沒有河流,沒有生活用電,沒有商店,總而言之,沒有人們生活的基本條件。從老縣城仙源遷址於此的相當漫長的一段時間,日子的艱辛是今人無法想像的:

一、關於用水

首批來到新城甘棠的人們,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周圍沒有河流,飲用水問題成為最嚴重的困擾。遷來甘棠的所有機關單位、家屬大院,開始緊張的日以繼夜的打井,以解決飲用水問題。我們所待的這一大片地方自古以來就是田畈,牛形山腳下全是墳地,地下水也許受腐朽物的汙染,水質很差,用鐵桶從井下提出來的水,稍微存放一段時間,桶底和內壁總會結下一層晶體般的沉澱物(水垢),送防疫部門化驗後結論是:“含高鈣鹽、鎂鹽較多的‘硬水’”,長期飲用這種含金屬元素的水,對身體有很大的損害。

開始,些比較“講究”的人來回跑四、五里路,去龍王井水井(原城東甘棠崗一個山坳裡,現為區二中教學樓)挑水回來飲用。但日子長了,如此長年累月,無論颳風下雨,天天跑這麼長的路去挑水,實在是難堪重負;況且個縣城千萬號人都擠到一口水井取水,區區口小水井之水,絕對是難供眾求,“被逼”無奈,也就只好“冒死”飲用機關院裡自掘水井的水了。這種日子整整捱了近二十年。

1980年6月,太平縣成立了自來水井廠,在縣工人文化宮之西(老水協院內)建成一號機井,共鋪設地下供水管道5條,全長5428米。

1982年4月,在城東龍王井建成二號機井,城區居民用上了自來水。供水之初,由於供水量不足及地下管道出現故障等方面原因,時而停水。新城甘棠歷史上就是“無水之城”(沒有河流)一旦停水,居民生活受到極大影響,城內許多居民,挑著水桶、提著水壺大街小巷找水井取水,這成了當年自來水停水時,街道上一道奇特的“風景線”(筆者曾參加過這種行列)。


原太平縣城(現黃山區)遷移六十年回顧(下篇)

龍王井水廠

1984年在城南畢家河灘興建第三口供水井:

1986年在第三口井的河床位置增設三口輻射井。

1992年在自來水廠內建日處理水量1萬立方米的沉砂沉澱過濾池、清水池、送水泵房以及加藥加氯間各一座,提高了水質。與此同時,更換鋪設直徑500毫米鑄鐵地下排水管道,基本解決了新城及甘棠老街郊區居民無水之憂。目前,正籌建從太平湖引水,建造第四口供水井工程。

二、關於用電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遷城之初,太平新縣城及甘棠老街、整個範圍都沒有電,機關食堂和家屬小院做飯,唯一的燃料就是木柴。晚上照明是用煤油檯燈甚至蠟燭,新城街上到夜晚是漆黑一片,如需出門辦事必須帶上手電筒或用馬燈照路。

1962年,甘棠由縣酒廠(後建平湖電影院已拆)附設發電車間用40千瓦發電機發電,僅供部分縣直單位晚間照明至夜11點鐘,街道上沒有架設路燈。

曾記得1965年9月份的一天,太平縣黃梅劇團因分配進來一批從安徽藝術學校畢業的青年演員,這天晚7時到太平中學“和平堂”作彙報演出。當時的太平新縣城,沒有電影院,沒有劇場,“電視“那時的人們還不知為何物,總之,縣城的文化生活十分貧乏。驀地得知縣黃梅劇團新分來的青年演員,這天在太中“和平堂”彙報演出,覺得是樁難得的不能錯過的大樂事,叫人怎不“趨之若鶩”,親臨欣嘗。當時從縣人委大門口(今中通商街南門)出來的太平路,只鋪到新華書店門前(即太平路、北海路交會處),從新華書店到太平中學全是水田,要從田埂上走過去。那時的太平中學大門在山坡上(現千祺大廈對面),這個地方歷史上稱梨木嶺,又稱甘棠崗,是一個黃土丘陵,通過一條”s”型兩旁長滿橡子樹和毛慄樹灌木叢小路,經過該校,“五四”跑道和校體育場北頭條小道,進入“和平堂”(上述建築,該校在上世紀末進行校區擴建的全部剷平、撤除)來觀看這場難得的演出。當時的太平中學照明,是靠一臺柴油機發電,但要舉辦這種較大型的文藝公演,舉辦單位唯恐柴油機馬力不夠,供電不夠負荷或柴油機突發故障、停電等原因,在演出舞臺臺口上方,臨時懸掛幾盞煤油大汽燈,把個“和平堂”場內照得雪亮通明。

初建時期的太平新縣城,有機會欣賞分配來的青年演員公演,對久違文化生活的新城市民們,無疑是一次視覺盛宴。演出結束後,問題就來了。演出場內燈火通明,而場外的校園內僅只有寥寥幾盞昏暗的路燈,散場後人多根本無法找路行走。與筆者一道來的幾個同事,靠我帶有一支手電筒,摸出中學校門,走下甘棠崗,上了通向縣人委的田埂路。街上無路燈,天上無月光。有些田裡稻子還未收割,根本分不清那兒是水田,那兒是田埂,筆者一腳踏滑跌入水田,手上的手電筒也不知摔向何處,腳上穿的“元寶牌”膠鞋有一隻不知去向,我乾脆打著赤腳走回機關宿舍,好長一段時間,還有些老同事偶爾拿那晚“遭遇同我開玩笑。近六十年過去了,這已經成為一段“史話”,已沒有多少人知道那時的狀況了!

1966年5月,彩虹橋小水電站建成,容量208千瓦,城區照明始用水電,但供電很不正常,經營停電。

1973年10月,陳村水電站至甘棠35千伏高壓輸電線路架通,城區供電開始有了可靠保障。

1980年

,城區路燈線路長3公里,甘棠老街僅有3盞路燈。

1983年城區路燈增至72盞。

1986年,將貢燈更換為新光源燈,燈光效比提高2-3倍。

1995年由工商、國稅、建行等單位集資15萬元,從揚州購置一杆25米高,24個燈頭的“T”型燈柱照明燈,安裝於市政大園盤中央。


原太平縣城(現黃山區)遷移六十年回顧(下篇)

T型燈柱照明燈

1998年開展文明城市建設,啟動城市亮化工程。

至2005年,城區的路燈已達584盞,並設投光燈345盞,草坪燈392盞,並逐年視需要增加。賓館、飯店、商鋪的霓虹燈和主要建築物,均裝置樓型輪廓光帶,使城區的夜晚光焰四射、五彩斑瀾。

三、關於道路

上世紀50年代末,全國上下正在經歷經濟三年困難時期,建設新城只能因陋就簡,整個城區面積不足一平方公里。南至現電信局,北至現新華書店,西至現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東至現建委。

城區道路只有3條:

新建的第一條路為黃山路(今北海路中段),1960年建,南至現郵政大樓,北至現新華書店,1984年改北海路

太平路1963年始建,時稱新建路,1984年更改為現名,東起現文化商業街,西至現區勞動與社會保障局。

平湖路為東西向的主幹道,民國23年(1934)始建為太巖公路(103省道過境路)。1963年將東至全華居住小區後門,西至六角樓定名為解放路,1980年更名為平湖路。

原太平縣城(現黃山區)遷移六十年回顧(下篇)

黃山區“兩橫一豎”主幹路

北海路,是新城1960年建造的第一條主街道路,也是城內當時唯一的一條街市道路,路面寬達18米多。一些剛從老縣城仙源遷來,習慣了老縣城狹窄的舊式街道路,乍看這麼寬的街道路面,感到十分新鮮。那時,街道兩邊全是平房,街坊行人居民又少,沒有路燈,

有人曾戲謔的說“甘棠街上過了晚八點,橫扛一根竹杆過街,閉著眼睛也撞不到人”。

昔日遷城之際,國家正是處於計劃經濟盛行時期,新城街道只有北海路不到20家國營商店和少數幾家大集體商店。國營商店如:太平國營旅社、百貨公司(含門市部,下同)、五交化公司、土產公司、農資公司、糖酒煙業公司、食品公司、印刷廠、新華書店等。大集體性質的企業如:被服廠、五金廠(屬二輕系統)、理髮店、利民商店、麵食店(屬商業系統)等。由於當時的政治形勢,除上述店廠外,沒有一傢俬營和個企。

比北海路遲建三年的太平路。是在太平縣委、縣人委會機關遷至新城後的1963年建的,此乃太平新城的后街,是新城區的腹地,時稱新建路。該路是條直線,全長不足300米。這條路沒有列為商業區,北邊,自東起為縣人民銀行、文化館、展覽館、縣醫院第三門診部、公檢法機關和總工會;南邊,東起自北海商業公司,西止牛形山腳下(現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築有道高3米多的圍牆,將縣委、縣人委機關圍住,圍牆的中段是縣人委朝北開的大門牌樓。此路西頭,是一條沿著牛形山繞行的崎嶇不平的石板路,通向甘棠老街,石板路北側下方是低窪的農田和菜地。


原太平縣城(現黃山區)遷移六十年回顧(下篇)

縣政府北門

縣委、縣人委(包括人大、政協)同在一個大院,北頭是縣人委機關,南頭是縣委(包括人大、政協)機關。縣委機關大院朝南是平湖路,這是一條蕪——屯過境路(東起全華小區南門,西至六角樓一段稱平湖路)。大院緊沿平湖路,東起在現郵政大樓,西至現太平國際大酒店,也築有3米高的圍牆,將大院緊緊圍住,中段建有大門樓。平湖路的以南是甘棠胡家村民居住地,農田菜地聯片,稍後劃為蔬菜基地,徵用開發前甚是蕭條荒涼(現已是商業街區)。

後記

太平縣從老縣城仙源,遷至新城甘棠已整整六十年了。六十年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是短暫的,但對於那些從草創初期走過來的人們,卻是漫長的21900個日日夜夜。當時參與創業的建設者,如今已是八九十歲的耄耋老人了,其中很多人已經離開了我們。六十年間新城已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上世紀50年代末,縣城遷徙初期,整個新城區面積還不足1平方公里,1984年至1990年,市政建設步伐大大加快,城區以舊城改造為突破,城市雛形呈現。21世紀初開始,依照城區面貌三年大變樣目標,城區建設工程全面鋪開,城區面積擴大到5平方公里。隨著政治中心南移,城區在向東西南北拓寬輻射,東至十里牌,西至彩虹橋,南至十字畈,城區面積已達9.2平方公里,這比始初城區面積擴大了近8倍。據相關職能部門披露,至2020年,城區面積將控制拓展至15平方公里以內。城區道路在建城初期僅有3條,到現在止,包括工業園區等在內,已建成道路59條,遍佈城區,街道功能更趨完善,群眾通行更加方便,一個現代國際旅遊城市的雛形已出現在人們面前!

在原太平縣遷移六十年之際,念於斯,特撰文並賦聯一副誌紀:

日月風雨砥礪奮進一甲子。

篳路藍縷艱苦創業六十年。

以上文字作者:周恩輝,是 舅母家的哥哥,一位非常慈祥的老人。

此文為下篇,全篇完。

以上配圖獲取方式也很簡單,直接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框輸入“黃山區老照片”等關鍵詞即可,第一條就是要找的內容,非常方便!


原太平縣城(現黃山區)遷移六十年回顧(下篇)

原太平縣城(現黃山區)遷移六十年回顧(下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