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二十幾年不上朝的修道皇帝明世宗朱厚熜?

wm30947889


嘉靖帝在位45年,是明朝實際統治時間最長的皇帝。 在他執政的前二十年中頗有作為,以不因循守舊的革新精神開創了中興局面,他順應歷史潮流、敢於打破傳統、體恤士農工商、有利社會發展的一面,還應當看到,他的時代的許多建築,如北京的天地日月四壇,鍾祥的明顯陵、元佑宮等,至今仍顯現著勞動人民藝術創造的風采,為文化的發展做出貢獻;但在嘉靖二十一年之後日益腐化,朝政日壞,大禮議杖笞群臣、崇奉道教並禍及自身、尋興大獄、誤用佞臣、剛愎自用、局勢動盪不堪。嘉靖帝是個極其聰明並且自信的皇帝,而且有些自大狂妄,但卻十分小氣,又喜歡亂花錢,也很要面子,能與之打交道的,也只有徐階、嚴嵩這類的官場老手。

嘉靖帝執政的四十五年,是資本主義在中國萌芽的時期,“一般認為是一個經濟非常活躍的、農業技術和生產發展的、紡織品和手工業生產大規模發展的時代。

嘉靖帝和他父親讀聖賢書卻是到了痴迷的程度,在歷史上還是不多見。這也可與他在禮儀之爭時的強硬態度聯繫起來,除了與前朝老臣爭權的因素之外,嘉靖帝更在乎的是要為他敬愛的父母爭名分,因此他不顧自己勢單力薄,在群情洶湧之中,毅然要為自己父母爭得更為尊榮的地位。嘉靖帝是個十足的孝子,但他逞一己的私孝而不顧天下公義,終究太小氣太狹窄,有違寬闊浩蕩的為君之道,後人說他是“中材之主”,似可認作確論。

後世的史家說嘉靖除了他自己和他父母,他沒有愛過任何人。在四十五年的統治中,殺大臣殺言官,他毫不留情,連後宮中都到處瀰漫著他的強橫。嘉靖帝與兒子們的關係也說不上融洽,他一直到死都沒有立太子。可以說在他父母去世後,嘉靖帝已經沒有可以溫馨相處的人。每逢節日和他父母的忌辰,嘉靖帝總要屏退眾人,向父母的靈位長跪,流淚默祝,神情慘楚,讓偷偷窺見的宮女也為之動容,也只在這時,剛強的皇帝才顯出骨子裡的些許溫情與脆弱。


皇城根下的落魄小王爺


我們不應該用完人的心態去評判一個歷史人物,對別人而言這是不公正的,即使是皇帝,也有各種缺陷。我一直認為對於歷史人物的評價要站在當時當地當情去分析,嘉靖帝從少年登位開始就一直在與各種勢力鬥爭,以致他後期不信任任何人,盲目崇信道教和長生不老之術,那都是自我的一種解脫,只不過他是皇帝,他有更大的職責去管理國家,愛護人民。其實他也做到了,在治理國家的問題上,不管他的方法如何,至少強過了歷史上絕大部分的皇帝。


史書記載中一般對皇帝的出生伴隨著各種祥瑞出現,對於嘉靖皇帝朱厚熜的記載則是:紫色祥雲佈滿天空,黃河水清五日。作為明朝成化皇帝的後代,朱厚熜從小就被認為不同凡人,自小學習各類經典文籍,十分聰明,還特別勤奮。


1521年4月,正德皇帝駕崩,由於沒有子嗣,正德帝臨死前也並無指定繼位者,對於皇位的選擇問題由當時首輔楊廷和負責。經得當時太后的允許,選擇了13歲的朱厚熜繼位。一個13歲的孩子不論有多麼優秀,畢竟還是年幼,便於太后和首輔的控制,誰知新皇帝進京的做的第一件事就為後來的堂廟之爭埋下了伏筆。


當時楊廷和主張朱厚熜進宮按照太子禮儀進行,即從皇宮偏門入宮,朱厚熜完全不管楊廷和的要求,直接按照皇帝的禮儀從正門入,在皇帝大殿接受群臣晉拜。朱厚熜第一次與朝中權臣的爭鬥以勝利告終,也拉開了他們之間愈演愈烈的鬥爭。


隨後發生的“大禮議”之爭,是當時權力爭奪的最高峰,由於朱厚熜不是嫡生,隨之而來對自己家族的身份認同發生了巨大的爭執。當時雖然朱厚熜已登皇位,但是是作為正德帝的繼承者,所以前任皇帝的直接家屬的地位和現任皇帝的家屬地位究竟怎麼來確定。以楊廷和與當朝大臣的意見,朱厚熜應該把自己當成正德帝的後代來認同父母,而把自己的親生父母作為旁系。這是朱厚熜所不能容忍的,此事就一直僵持著直到皇帝長大並慢慢掌握了實際權力後,朱厚熜採取強硬手段,處死楊廷和,對群臣降職、廷杖以至於殺戮才平息了這場爭鬥,正是“大禮議”之爭的勝利,朱厚熜才正式獲得了一個皇帝所擁有的全部權力。


通過這些鬥爭,朱厚熜的強權政策不斷得到鞏固,專治獨行,並且對大臣不再信任,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做主,群臣所要做的就只是服從皇帝命令即可。嘉靖帝在位早期,勵精圖治,整頓朝綱,吏治清明,減輕賦稅,寬待庶民,開創了嘉靖中興的歷史局面。歷史對這期間對朱厚熜的評價都是肯定的,包括《明史》和《明世宗實錄》都記錄了朱厚熜的光輝業績並予以褒獎。


朱厚熜執政後期,信仰道教,迷戀修仙煉丹,一心沉醉於長生不老之術。朝中大事交於司禮監太監和嚴嵩為主的內閣手中。嘉靖二十一年,發生了宮女合謀預殺皇帝的“壬寅宮變”,此後嘉靖帝不再上朝,中興局面慢慢消退。嘉靖帝只信任宦官和能寫一手好青詞祭天的內閣大臣,像嚴嵩,徐階。其他朝臣上達天聽都得經過宦官的認同,皇帝已經遠離了朝廷,遠離了他的國家。


即使不再上朝,也不再在紫禁城居住,但嘉靖皇帝還是把權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只不過他的所有政令都是通過司禮監太監和幾個內閣成員來執行,但天下逐漸變亂,各種階級矛盾和邊疆衝突接踵而來,隨著年紀的老去和痴迷修仙,亂吃丹丸產生的副作用,嘉靖帝最終駕崩。雖然說嘉靖帝搬出紫禁城後不再回來,但最後他還是在紫禁城的寢宮中壽終就寢,也算是迴歸朝廷的一種方式吧,不管他如何管理朝政,他畢竟為國為民做了很多事,明朝的繁榮期與嘉靖帝的統治離不了關係。


站在不追求完美的地步來講,對嘉靖皇帝還是持認可態度吧,因為把誰放在他那個位置,都不一定能比他做得更好,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我們絕大多數只不過是沒有擁有足夠大的權力而已!


斷眉CC


明朝有兩個不上朝的皇帝,一個是嘉靖,一個是萬曆。瞭解萬曆皇帝的可能比較多一點,因為黃仁宇那部嗤聲海內外的《萬曆十五年》的原因。但今天要說的是嘉靖,也就是題目上的明世宗朱厚熜。

首先,朱厚熜同志的上位非常幸運,因為明武宗,也就是建豹房那位,去世後由於沒有子嗣,弟弟也死了,這樣又尋根溯源,到了武宗父親明孝宗另一支宗親小分隊,終於找著了明憲宗朱見深的孫子朱厚熜,踐阼之後稱為嘉靖。

嘉靖是在位45年,但有長達20多年時間不上朝。不上朝幹嘛?閉關修煉。他信奉道教,方士,整天沉迷於煉丹,長生不老之術。但不要因此就認定嘉靖是一個昏庸無道之君,愚蠢透頂之人。絕不是。在位幾十年,他還是有很多可圈可點的表現的。

嘉靖在入朝之初就開始大刀闊斧進行改革,對外打擊外戚專權,對內總攬大權,同時削弱宦官勢力,使得新朝河清海晏,為之一振。其次,改革科舉制度,籠絡人才,收效顯著。再是實行海禁,打擊倭寇,著名的戚繼光抗倭就在他這個時期發生。也可以說是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嘉靖時期有兩個名臣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一個是前面說的戚繼光,另一個就是海瑞。由於嘉靖後期縱容內閣首輔嚴嵩派貪汙腐敗,再加上一門心思煉丹,迷信方士與長壽術,從而導致朝廷陰晦,政治板蕩,天怒人怨。這個時候,海瑞不惜冒犯龍顏,寫了一個奏摺大罵嘉靖昏庸無道。明世宗怒不可遏,下令將海瑞立即下獄。從這件事情可以看出,嘉靖並不糊塗,一是沒有殺掉海瑞,二是,據說他當時氣得扔掉了海瑞的奏摺,後來又撿起來反覆看了看,說這個人說的也並不是沒有道理。這要是換作任何君王,海瑞必定掉腦袋無疑。

綜上,明世宗朱厚熜就是這樣一個多型人格,既有明君的潛質和能力,也有不勤政,痴迷非正經愛好的一個皇帝。好像明朝皇帝很多都有特殊癖好,之前說的武宗,就愛好練兵,自己玩cosplay扮演大將軍。明熙宗朱由校是歷史上著名的木工皇帝。


庚子口罩


由魏忠賢干政;明世宗朱厚熜熱衷於修道,希望長生不老,二十多年不上朝,

萬曆十歲即位,由內閣首輔張居正輔佐,他積極配合張居正大刀闊斧的改革,政治改革方面,推行“考成法”,提高官員辦事效率;經濟改革方面,全國丈量土地,施行“一條鞭法”,效果十分明顯,經過十年的改革,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國力逐漸增強,國內形勢一派大好。

萬曆十年,張居正去世,萬曆親政,為了樹立君威,他詆譭、搞臭已經死去的張居正。沒有了張居正的束縛、管教,萬曆開始沉迷於酒色之中,又因為立太子的問題,與朝中大臣意見不合,皇權受到壓抑,心中不快,疏於朝政,用消極的方式對抗。

萬曆不上朝並不表示他不辦公,不處理國政,他有他的特殊管道來與群臣交流,他牢牢的控制著國家,他二三十年不上朝,沒有哪個大臣、宦官、外戚來篡位或者專政,所有的大事小情他都處理。

萬曆不上朝所產生的後遺症十分明顯,長期不與大臣見面,荒於政事,國家運轉幾乎停擺,使明朝很快走向衰敗,在他死後的24年,明朝就走向滅亡。


小小龍的歷史故事


朱厚熜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年號嘉靖。廟號世宗,在位45年。

朱厚熜在位早期,他英明苛察,嚴以馭官、寬以治民、整頓朝綱、減輕賦役,重振國政,開創了嘉靖中興的局面,可以說不失為一位有志之君。但其在位後期,迷信道教,聽信奸臣,使朝政混亂,百姓遭難。一個君主主政時期有這樣大的反差,這不得不值得我們思考。

從客觀來說,朱厚熜也不失為一代明君,因為他是有理想,有想法的一位君主,否則也不會在他執政初期有那樣的執政方針,也不會開創嘉靖中興的局面。所以從這點來說,朱厚熜是一位明君。他也許本來想著能有一番作為的,也有這方面的趨勢,有些也許已經在運作執行之中了。但可能是由於一些別的原因吧,使他偽裝了起來,也許是出於對自己的保護吧。

明朝文官集團權勢滔天,只要皇帝與他們的政見不和,或是皇帝的一項政令侵害了他們的利益,那麼文官集團就往往用規矩,用禮儀,等等來約束皇帝的政令。所以說朱厚熜是很聰明的,也許他去信奉道教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手段。屬於一種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做法。但可惜的是卻陷入其中不可自拔了。


翼下之風005


嘉靖帝是個成功的管理者,卻是個失敗的皇帝,他的統治時間還是整個明朝皇帝中前三的,經歷他的統治,明朝的弘治中興,武宗邊關大勝都化為了烏有,明朝徹底開始從骨子裡腐爛,直到萬曆三大徵之後徹底病入膏肓,薩爾滸之後進入倒計時,直至滅亡。


首先,他很聰明,應該說超越我們大部分普通人的智商。不知道大家看過資治通鑑的一個小故事沒,說是當年呂后權勢滔天,陳平為首的那些人剷除了呂后,然後決定擁立最有資格繼位的漢文帝,漢文帝當時並不在京城,所以漢文帝進京的時候,所有大臣都在城外迎接,車架到的時候,周勃站了出來,說有事要彙報,請求進入車駕,而此時的漢文帝很年輕,但是卻很聰明,而是說了,公事的話可以在外面彙報,私事的話,天子無私事。這個舉動可以說極其的聰明,他巧妙的避開了一個並不熟悉的政治漩渦,一個陌生的地方,他誰也不相信,誰的爭鬥都不參與,避免了群臣預判形式,認為他跟周勃達成了協議。而這位嘉靖帝,在進京之時,也面臨了同樣的問題,他的皇位並不算是很正統,他前任皇帝是堂哥正德,無子,所以才在血緣最近的藩王中找到了他,當時朝中有楊廷和這個大佬,還有擁立之功,當年的弘治因為太相信文官系統,導致文官系統空前壯大,到了正德可是被文官集團壓制的死死的,所以正德才索性不住宮裡了,建豹房,出關打小王子,眼不見心不煩,導致死後被定了廟號武宗,他的武宗金含量可是遠低於漢武帝。而嘉靖孤身一人走進紫禁城面臨的可是一個空前強大而且陌生的文官集團,而這個文官集團已經開始展露獠牙,要向這個孤身青年展示力量了,第一個較量就是雷霆萬勻,他們要讓這個皇帝稱自己的伯父為父親,而這個皇帝誓死不從,並且強烈要求自己的生父入享太廟,追加廟號,雙方的協議差距過大,這個看似無聊的名義之爭,其實背後涉及的就是權利的拔河,妥協了一次那就是永遠的妥協,所以年輕的嘉靖帝所展示的智慧遠遠超過了我們大部分同齡人,他這個時候對於皇權的理解就有如此的深度。這場大禮儀之爭最後以嘉靖帝的全面獲勝而告終,這也讓文官系統重新認識到了這位青年皇帝,並不是武宗那麼好欺負,弘治那麼好說話。然後經過一次次的鬥爭,最終嘉靖帝完全壓制了文官,重掌了皇權,這些都說明了嘉靖帝是一個十分精明的皇帝,對於權利的認知已經完全達到了先祖朱元璋的那種境界,什麼文官制衡,什麼太監亂國,都是家奴狗屁,朱元璋殺起書生文臣跟殺狗沒什麼區別,當年胡惟庸權勢滔天,不可一世,朱元璋殺他的時候也很經典,召他問話,問他是不是杖斃了他家的一個丫鬟,胡惟庸滿不在乎還狡辯說丫鬟犯了錯,朱元璋說了句,殺人償命;胡惟庸繼續狡辯,朱元璋重複殺人償命,三次後,胡惟庸才明白了過來,是要殺他,無所謂什麼殺人償命,是他該死了。這就是皇權的真諦,什麼權臣權宦,都是我給你的,你就是條狗。而嘉靖帝算是明中後期唯一看破這個道理的,壓制了群臣百官,操縱了家奴太監。而唯一明白這些東西的只有嚴嵩,嚴世番不可一世,絕頂聰明,但是比起他老爹,還是棋差一招,到死沒明白這個道理。這些都說明了嘉靖帝的聰明,如果他要決心勵精圖治,那麼絕對是個雄才大略的皇帝,成就不一定比得上秦皇漢武,也能超越弘治中興,可惜的是,這個皇帝聰明是夠了,卻極度自私,自私到了骨子裡。


他自私表現在那些地方?在他壓制百官後,並沒有去勵精圖治,運用好權利,而是為了保留這種權利,想要長生。所以他的心思跟一般的皇帝不一樣,一般的皇帝都會想辦法治理好國家留給子孫,他的思維是這權利這麼爽,我長生了多好,永遠是我的。所以他才天天煉丹修煉,大肆修道,道君皇帝,寫青辭跟神仙交流,根本不關心民生實事,沒錢了就用嚴嵩太監斂財,有錢了就修道,反正內閣內廷但是他的玩具,所以才有哪管死後洪水滔天的想法,這是個聰明且極度自私的人,他如果是個普通人,這種性格一定是一方富豪,但他是皇帝,那就是國家的不幸,百姓倒了大黴。

城北


大明王朝是個神奇的王朝,尤其到了王朝中後期,看起來不管事兒的皇上,國力都還勉強過得去,但是一旦遇到管事兒的皇上,王朝卻死的更快。

比如戰俘皇帝明英宗朱祁鎮,比如道士皇帝明世宗朱厚熜,比如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等等,看起來都不務正業,但是老百姓的日子還勉強過得去。結果到了勞模皇帝明思宗朱由檢手裡,國家卻完完了。

就拿眼前這位道士皇帝朱厚熜來說,這哥們兒因為他堂哥明武宗實在太能造了,結果把自己整得英年早逝還沒有留下子嗣,於是這哥們中了彩票,成為了這個帝國的繼承者。

估計是擔心自己來路不正,哥們兒上位後先借禮儀之爭幹掉一批前朝元老,大權總攬,原本想轟轟烈烈幹一番事業。後來因為一起偶然的宮女暗殺未遂事件,身心受到巨大打擊,從此不上班;然後便藏身深宮,潛心修仙。

他不上班,卻不是不管事兒;他聰明絕頂,卻也聰明反被聰明誤。嘉靖皇帝,一個自信到自負的人,一個自私到自欺的人。他是天才,但是對天下而言,他卻是毒瘤。好在嘉靖運氣好,文有文臣武有猛將,大明帝國不至於崩潰。

但是,有的人死了,他就是死了;人民不願記住他。太上大羅天仙紫極長生聖智統三元證應玉虛總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萬壽帝君朱厚熜,死了,終於死了。


嘚吧一下


明世宗繼位之後,改年號為嘉靖。

一是嘉靖皇帝心計過人,他在位期間,所有的大臣見到他都是恭敬有加,那是一種從心裡流露出的畏懼 。由於忙著修煉的他乾脆開始不上朝了,全部朝事都交由當時的首輔嚴嵩進行打理。那時的嚴嵩權傾朝野,他開始培植黨羽,打壓異己,整個大明朝廷被弄得烏煙瘴氣。嚴嵩雖然專權,但是最後嘉靖僅僅一道聖旨就把嚴家抄家了,嚴嵩的子孫都被滅了,只有嚴嵩一人得以終老,也許是嘉靖看在這個老頭為他背了幾十年的黑鍋的份上,留了他一條老命。

二是嘉靖皇帝對於手下的駕馭達到了一種很高的境界,他能在不上朝的二十年時間裡很好地掌握朝局。通過東廠和錦衣衛的監視,瞭解了朝內大臣們的有著哪些小群體,這些小群體之間有著什麼樣的矛盾,運用這些矛盾才制衡各個群體,從而使得朝廷達到一個很好地平衡點。


樹精之力


嘉靖皇帝是中國歷史上相當複雜,相當另類,相當自負,相當冷漠,相當不食人間煙火,相當具有爭議的皇帝。他肯定不是明主,聖人,但是也絕對不是昏君,暴君。

他的特點可以被集中歸納為:天資極端聰慧,能力極端強悍,性格極端狡猾。而體現在政治上,就是對權力的把控達到了近乎完美的境界。而對偌大一個國家,可謂是玩弄於股掌之中,想治,則治得很好;想亂,大家也沒法把他怎麼樣;想放,可以搞得吏治敗壞;想收,卻是秋風掃落葉。

雖然二十幾年不上朝,卻從來不受任何人蠱惑,欺騙,擺佈,讓各派勢力相互鉗制,角逐,自己永遠保持絕對權威。



歷史自習課


明世宗朱厚熜在歷史上的評價並不差,其在位早期嚴以馭官,寬以治民,對外抗擊倭寇,重振國政,開創嘉靖中興。無論怎麼看都是一位有作為的皇帝。但自“壬寅宮變”後,朱厚熜就徹底不上朝了,自稱神仙下凡,每日和道士一起修仙煉丹,成為笑談。

禮儀之爭

明世宗朱厚熜是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正德十六年,明史上最會玩的明武宗朱厚照駕崩了,由於武宗死後無嗣,因此張太后和內閣首輔楊廷和決定,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繼承皇位。內閣首輔楊廷和認為朱厚熜由藩王繼承皇位,應該尊奉正統,要以明孝宗為皇考。如果此建議得以實施就意味著朱厚熜與朱厚照的堂弟關係要變為親兄弟,相當於朱厚熜改換門庭,認朱厚照的父母為父母,自己的親爸親媽反要變成叔叔阿姨了,朱厚熜當然不幹,而以楊廷和為首的大臣也不肯退讓。

期間,朝內諸多大臣相互串聯,在左順門前長跪不起,楊慎等人更是捶門大哭,企圖迫使明世宗屈服,憤怒的朱厚熜將為首的八人關進詔獄,但此舉無異於火上澆油,許多大臣衝過來擂門大哭,朱厚熜再下令將五品以下官員一百三十四人下獄拷訊,四品以上官員八十六人停職待罪。七月十六日,明世宗為母親上尊號“章聖慈仁皇太后”。七月二十日,錦衣衛請示如何處理逮捕的大臣,明世宗下令四品以上官員停俸,五品以下官員當廷杖責。因廷杖而死的共十六人。這狠勁發作頓時讓反對議禮的官員紛紛緘口,為時三年的“禮議之爭”以朱厚熜獲勝告終。在這場新舊勢力的爭鬥中,楊廷和罷官為民,舊勢力退場,新興勢力抬頭,少年天子朱厚熜終於體會到了皇權的尊嚴。

嘉靖中興

正德十六年(1521年5月27日) ,朱厚熜正式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嘉靖,嘉靖帝即位後,立志效法明祖,首先大赦天下、對民眾減稅、對發生災荒的地區進行賑災,對內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清理貴族莊田、改革科舉制度、革除外戚世封,並殺了一批貪官汙吏。其次在軍事上整頓軍隊團營,守兵東南,征剿倭寇,清除外患,整頓邊防。第三在文化上改革科舉之弊,改正孔子稱號和典祀,朱厚熜的三板斧療效不錯,這期間,“資本主義”開始萌芽,文化和科技空前繁榮,優秀文學作品和傑出人物大量湧現,開創了嘉靖中興。

壬寅宮變

可以說朱厚熜的早期是一個英明神武的皇帝,假如歷史的軌跡一直沿著這條道路向前推進,我們的歷史上會多出了一位了不起的皇帝,可惜的是,多年養尊處優的生活漸漸磨滅了朱厚熜積極進取的心,他變了,開始腐化,講究養生,迷信方士,崇尚道教,為了追求長生之道,竟然相信“吸風飲露”可以成仙,他在園中種植上芭蕉樹,每日凌晨讓宮女採集露水供他飲用,導致大量宮女累倒。

不但如此,他還苦煉不老神丹,大量徵召13、14歲的宮女,採補她們的處女經血,煉製丹藥。為保持宮女們的潔淨,她們經期時不得進食,只能吃桑葉、喝點露水。而且朱厚熜喜怒無常,鞭打宮女更是家常便飯。宮女們終於忍無可忍,在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不堪忍受的楊金英等十數名宮女乘著朱厚熜熟睡之際,用黃綾布把他的脖子套住,然後用手拉扯,企圖殺死朱厚熜。但這些宮女經驗不足,年紀幼小,繩子又因打了死結,殺不死嘉靖帝,遂後就用釵、簪等物刺向嘉靖帝,要不是皇后及時趕過來,恐怕這位大明的統治者要提前去見上帝了。

我要修仙

壬寅宮變雖然沒有殺死朱厚熜,但殺死了朱厚熜積極上進的心,現在他立志要訪仙修道,修成真仙。按照《鍾祥縣志》的記錄,朱厚熜降生前,其父興獻王曾夢見神仙下凡,接著就被朱厚熜降生的嗷嗷啼哭聲驚醒,而在朱厚熜的整個執政時代裡,他都對外宣稱,自己是神仙下凡,為了成就真仙,朱厚熜耗費大批金銀把攬陶仲文,邵元節,藍道行等道士招攬麾下,每日在宮內開爐煉丹,道士的待遇自然也是不差的,每年都可以得到大筆“香火錢”,除了日常工資外,每次道教活動後,朱厚熜都有厚賜,僅此一項,一個道士每年的香火費,就高達白銀兩千兩,摺合人民幣一百二十萬。在當時,這是極有前途的工作。

朱厚熜長期不理朝政, 任由嚴嵩專國二十年,造成吏治敗壞,軍紀廢弛,吞沒軍餉的事情多有發生,軍中諸將無心戰事,蒙古俺答汗甚至於嘉靖二十九年兵臨北京城下,可見離亡國也只是一步之差。晚年時期朱厚熜 有所醒悟,開始疏遠嚴嵩,起用徐階為內閣首輔,國家才再次走上了正軌。但朱厚熜長期服用有砒霜,水銀,雄黃,硃砂等丹藥,身體每況愈下,最終在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1567年1月),朱厚熜於乾清宮去世,在位四十五年,享年六十歲。廟號世宗,葬於北京十三陵之永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