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裸聊、酒后裸奔:魏晋贵族大嗑“五石散”背后潜伏的国家危机

腊彘剐红玉,汤饼煮银丝

魏明帝二年的夏天,侍中何晏接到了一道奇怪的诏令!皇帝要请他吃饭!

何晏字平叔,南阳宛县人,是东汉大将军何进的孙子。因父亲早逝,其母被曹操纳为妾。何晏也被曹操收养,曹操待他极好,最后还将女儿金乡公主嫁给他。

但是,何晏性格疏旷,不拘小节,喜好老庄的清静无为,虽然才华很出色,却不为魏明帝所喜欢,没有受过重用,只是当个散官,挂名领一份薪水而已。

竹林裸聊、酒后裸奔:魏晋贵族大嗑“五石散”背后潜伏的国家危机

所以,魏明帝要请何晏吃饭,让其“心中惶惶”,不知道是福是祸,但是总不能不去吧?于是何晏沐浴更衣之后来到了宫内!

然而,并没有什么事情发生,魏明帝和他聊了一会天,就吩咐开饭!主食就是“热汤饼”“汤饼”即面条。这种在今天司空见惯的食物,在古代却是难得的美食!既要精磨的细面粉,还要有高超的切面手艺,再浇上肉酱,确实是难得的美味!

好吃是好吃,可何晏是缺面条吃的人吗?而且大夏天吃汤面是不是有点反常?皇帝是不是故意要整何晏呢?

竹林裸聊、酒后裸奔:魏晋贵族大嗑“五石散”背后潜伏的国家危机

《世说新语·容止》:“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噉,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

原来,何晏容貌俊美,尤其是面色白净细腻,魏明帝总怀疑他搽了粉,故意在六月的暑天赐给他热汤面,吃得何晏大汗淋漓!如果搽了粉,肯定会粉乱妆残,露出原形。

何晏用衣袖子擦脸之后,面部仍然是细月如凝脂,俊美不变。魏明帝这才相信他是天生的好皮肤!这样的天然紧致,羡煞了多少女儿家!

何晏能够有这样的好肌肤,并非完全是遗传天生,而是服食了一种叫“五石散”的药物导致的。作为磕药界的祖师,何晏没有想到的是,他所引导的这股风潮,会一直风传到唐代才逐渐休止……

竹林裸聊、酒后裸奔:魏晋贵族大嗑“五石散”背后潜伏的国家危机

“五石散”:从治病救人的良药到令人堕落的毒品

“五石散”,原本是用于治疗伤寒的对症良药,其最早出现的年代可以推断到先秦。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齐王侍医遂病,自练五石服之。臣意往过之,遂谓意日:“不肖有病,幸诊遂也。”臣意即诊之,告日:“公病中热。论曰‘中热不溲者,不可服五石’。

齐王韩信生病,他的医生配制了五石散让他服用。这是“五石散”用于药物的最早记载。而明确地将“五石散”用于对症治疗,并加以改良的,却是东汉医学家、有医圣之称的张仲景。

张仲景生于东汉,原本是大族之家,却因为伤寒疫病,全族近三分之二的亲人逝去。当时缺医少药,又没有对症的治疗方式,象张家这样感染伤寒死去的人数以万计,在汉桓帝、汉灵帝时期频繁爆发,甚至出现了“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悲惨景象。

有感于丧亲之痛,张仲景苦修医术,终于研制出了治疗伤寒病的“五石散”,并将药方写在了《伤寒杂病论》中,活人无数,故被后人尊为“医圣”。

“五石散”为什么最终会变成毒品呢?还得着落在何晏身上。有一次,何晏肠胃不适,服用了此药之后,在治好病的同时,却发现了“五石散”的另外一个妙用:壮阳!

竹林裸聊、酒后裸奔:魏晋贵族大嗑“五石散”背后潜伏的国家危机

近世尚书何晏,耽好声色,始服此药,心加开朗,体力转强。京师翕然,传以相授。历岁之困,皆不终朝而愈。《晋书·皇甫谧传》

何晏喜欢女色,且并未因娶了公主而收敛,时间长了之后,体力虚耗,不能尽兴,而服用了“五食散”之后却恢复了雄风。他经过自己的亲身试验之后,把这个意外的“发现”告诉了自己的朋友,于是“五石散”在贵族圈里开始流行,并从一种壮阳之物,逐渐成为一种风尚。

服用“五石散”,会让人精神亢奋、面色红润、体力变强,而且五石散炼制成本高,只有贵族才能长期服用,老百姓哪吃得起?在当时贵族的聚会中,一起服用五食散成为常态。

然而,我们分析五石散就会发现,这种药的副作用是相当大的!它的成分主要有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都是大热之药,适量服食是治病的良药,大量长期服食就变成了毒品!

服用五食散之后,必须要“行散”。因为吃完后由内而外燥热无比,要敞开衣服大步行走,用剧烈的运动发散热气,甚至大冬天都要吃冰降温,饮酒加速气血运行,不然内热蕴积,

违错节度,辛苦荼毒,于今七年,隆冬裸坦食冰,当暑烦闷,加以逆咳,或若温疟,或类伤寒,浮气流肿,四肢酸重。《晋书·皇甫谧传》

所以,在魏晋时期,那些名士们裸奔、裸聊、裸睡都成为一种常态,这并不是他们不拘小节,其实是为了散去服用“五食散”之后的热毒!

竹林裸聊、酒后裸奔:魏晋贵族大嗑“五石散”背后潜伏的国家危机

魏晋时期,阮籍、嵇康、阮咸、王戎、山涛、刘伶、向秀隐居乡野,弹琴咏诗,饮酒长啸,举止无度,令世人惊骇,后人称这种行为为“魏晋风度”。

然而,真实的情况却是因为这是服用了“五食散”之后的燥热难忍之症!在许多以“竹林七贤”为主题的画作中,画中人都是袒胸露背,看似潇洒落拓,可谁知道他们心中的苦楚!

《世说新语》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王氏谱曰:逸少,羲之小字。羲之妻,太傅郗鉴女,名璿,字子房。’

太傅郗氏是山东大族,其女儿非常漂亮。他听说王家子弟才华高远且容貌俊美,就让门生去王家求亲。门生回来后说,都不错!只有一个人,敞着怀、露着肚子躺在那,浑不在意的样子。郗鉴大喜:这才是我的女婿啊!

这个躺在床上的家伙,就是有书圣之称的王羲之,他哪里是什么潇洒不羁,郗家有好女,他岂能不急?只是服用了“五石散”正在“行散”解热呢,无意之中却被郗鉴看中!

《续晋阳秋》:咸阳王猛被缊袍而诣桓温,一见面谈当时之事,猛摸虱而言,傍若无人,温察而奇之。

另外一个服用“五石散”的名人是王猛。他少有大志,博览群书,才名动于天下。此时,桓温北伐入函谷关,王猛披着旧麻衣,与桓温侃侃而谈,旁若无人。时人以为王猛不拘小节、心无挂碍,哪知王猛是嗑过药呢?

竹林裸聊、酒后裸奔:魏晋贵族大嗑“五石散”背后潜伏的国家危机

如果“五石散”仅仅是让人浑身燥热倒也罢了,况且还能壮阳不是?然而,“五石散”中含有硫、砷等剧毒化合物,长期服用会对人的身体产生极大的危害。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总论》:魂不守宅,血不华色,精爽烟浮,容若槁木,谓之鬼幽。

第一个嗑“五石散”的何晏,最终精神恍惚,神不守舍,两眼无神,面色象枯木一样。

(裴秀)创制朝仪,广陈刑政,朝廷多遵用之,以为故事。在位四载,为当世名公。服寒食散,当饮热酒而饮冷酒,泰始七年薨,时年四十八。《晋书》

裴秀出身于河东大族裴错,才华高绝,先后任安东将军、卫将军司马、尚书,封鲁阳乡侯。他除了参与平定诸葛诞的叛乱,这哥们居然是个科学家。他作的《禹贡地域图》,开创了中国古代地图绘制学。被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

可就是这样一个牛人,却因为服用“五石散”仅仅四十八岁就去世了!

除此之外,“五石散”还会导致人的皮肤特别敏感,就连新衣服都不敢穿,只能披着柔软的旧衣服。服用五石散还会让人消瘦!所以那些披着头发、穿着木屐,宽袍大袖甚至裸着上半身在闹市大步奔走的人,并不是精神病犯了,而是服用“五石散”的症状!

所以,张仲景逝世前,才会后悔于“五石散”之害,并令弟子毁去药方,可惜为晚已晚!

竹林裸聊、酒后裸奔:魏晋贵族大嗑“五石散”背后潜伏的国家危机

服用“五石散”,是自我放纵逃避现实

魏晋时期,如果论起当时名流,“竹林七贤”绝对是标志性的团体。他们的灵魂人物当属阮籍。

阮籍是是河南开封人,父亲早亡,他家境清苦而不堕其志,勤学好思,终成一代名家,曾经短暂的出仕,随后就隐居山野,研学老庄。

然而,阮籍真是一个对功名利禄毫无想法的人吗?非也!他除了才华过人之外,还苦练剑术,“少年学击剑,妙技过曲城”。他曾经在楚、汉的古战场,观古抒情,发出了“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的千古感慨。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借“五石散”政治避祸!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 《晋书·阮籍传》

曾经有一个谚语叫“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曹魏时,司马昭权倾朝野,篡位之心昭然若揭。而他为了拉拢在朝野之间有重大影响力的阮籍,想和他结为亲家,阮籍每天嗑药、喝酒,披头散发,大醉六十余日,根本没有清醒的时候,司马昭无奈之下打消了这个念头。

竹林裸聊、酒后裸奔:魏晋贵族大嗑“五石散”背后潜伏的国家危机

深受司马昭宠爱的钟会,妒嫉阮籍的才华,曾经当面向他请教对时局的看法,以此来罗织罪名!而阮籍对他的内心的阴险洞若观火!始终装醉不语,避过了大祸。

公元254年,司马师废掉皇帝曹芳,扶持曹髦登基做了傀儡皇帝,其中的详细内幕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了,中间发生了多少残酷的流血也无从得知,但司马师忘掉曹芳后,钟会却被封为关内侯,由此可知钟会在其中担任了什么角色!

司马师死后,钟会又迅速成为司马昭的心腹,一场风雨欲来的宫廷政变即将拉开帷幕,阮籍岂会嗅不出其中的凶险?他依旧是靠嗑药、喝酒装疯卖傻,成功地避过了杀身之祸!

魏晋时期,名士之流大兴玄学,从历史规律来看,一门玄学或者宗教的兴起,背后一定有着深刻的政治原因!其时,司马氏势力日大,曹氏已经式微,孤儿寡母岌岌可危。

咸熙二年十二月丙寅,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为帝,定国号晋,改元泰始。西晋统治拉开了帷幕!

竹林裸聊、酒后裸奔:魏晋贵族大嗑“五石散”背后潜伏的国家危机

公平地说,司马炎执政时,鼎新励政、发展农业、推行新法,灭吴而统一天下,让华夏在休养生息中逐渐恢复元气!然而,在魏晋士人心中,他始终是篡位谋反的乱臣贼子。象阮籍这样终日嗑药、崇尚玄学、放浪形骸,实际是对司马氏无声的抗议,也是为了避祸而远离政治!

《宋书》:夫以嵇子之抗心希古,绝羁独放,五难之根既拔,立生之道无累,人患殆乎尽矣。徒以忽防于钟、吕,肆言于禹、汤,祸机发于豪端,逸翩铩于垂举。

嵇康字叔夜,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已成为绝响的《广陵散》就是他的作品!嵇康亦是才华过人,自幼即博览群书,而且高大英俊,后来娶了曹操的曾孙女为妻。所以,嵇康是心向曹氏的。

其时,大将军司马昭权倾朝野,嵇康短暂出仕之后,从中散大夫的职位上辞官而去,此后,朝廷多次征召,他却屡屡拒绝为官,被世人称为“嵇中散”。嵇康并不是胸无大志、甘于平庸被害人,他与阮籍等提倡玄学清谈,“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实际上就是对现实的逃避和对司马氏的抗议!

甚至,嵇康为了不为司马氏效力,还与自己的朋友、同为竹林贤的山涛绝交。山涛在朝中任尚书吏部郎,后来辞官归隐!你说他辞官就辞官吧,偏偏举荐嵇康接任自己,朝廷的诏书下来了,嵇康却坚决不推辞,一怒之下还写了《与山巨源绝交书》,一时引起轰动!

竹林裸聊、酒后裸奔:魏晋贵族大嗑“五石散”背后潜伏的国家危机

谁还没有济世天下、千古流芳的宏远志向呢!为了逃避司马氏的征召,嵇康也是终日弹琴、嗑药、喝酒、清谈,却依然没有逃过司马氏的毒手,最终为钟会所构陷,处死时年仅四十岁!

前文所提到的何晏,也是崇尚老庄之学,并且还是魏晋玄学的创始者之一。他与夏侯玄、王弼等,探究玄学之妙,终日清谈度日,在名士中传为美谈,而服用“五石散”,亦始自何晏!

何晏服用“五石散”,固然是因为它有壮阳等奇效,但我们要看到,何晏是曹操的养子,又是曹操的女婿,娶了曹氏之女!这样一个曹氏的铁杆亲戚,岂能不引起手掌大权的司马氏的猜忌?谁也不知道残忍好杀的司马氏,什么时候会举起屠刀!

何晏嗑药、崇尚清谈,何尝不是在麻醉自己、逃避现实,沉浸在药物带来的快感中不可自拔!悲哉!正始十年正月,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时政变,何晏终究没有逃过司马氏的毒手,全族尽为所屠!

竹林裸聊、酒后裸奔:魏晋贵族大嗑“五石散”背后潜伏的国家危机

“五石散”:精神空虚之后的放纵

公元339年,一道急讯让东晋朝廷大惊,“五斗米道”孙恩起兵选择,攻陷会稽!内史王凝之全家死节!

会稽内史王凝之,羲之之子也,世奉天师道,不出兵,亦不设备,日于道室稽颡跪咒。官属请出兵讨恩,凝之曰:"我已请大道,借鬼兵守诸津要,各数万,贼不足忧也。"及恩渐近,乃听出兵,恩已至郡下。甲寅,恩陷会稽,凝之出走,恩执而杀之,并其诸子。《晋书》

然而,我们在分析这次农民起义时,会发现一个令王羲之十分尴尬的事实:王凝之并非力战而死!

王凝之是书圣王羲之次子,写得一手好字,曾任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他自幼与父亲一样,崇拜清谈无为!并且信了“五斗米道”。当同为“五斗米道”的孙恩造反时,他没有去请救兵,也没有整治城防、督促兵将守城,而是烧香求神!

他对属下声称已经借来鬼兵数万,守住了各位要道,区区贼兵数日可克!可现实情况是孙恩很快兵临城下,轻松攻入城内,王凝之与其子皆被贼兵所杀,仅夫人谢道韫身免!

根据王凝之的表现,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他也和父亲一样,在服食“五石散”,精神恍惚,神志错乱,竟然相信鬼神之说。

竹林裸聊、酒后裸奔:魏晋贵族大嗑“五石散”背后潜伏的国家危机

王羲之、王凝之,出自东晋赫赫有名的大家族,权倾朝野,素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他们服用“五石散”,显然不是为了逃避,纯粹是因为“五石散”带来的精神快感,用这种“古代毒品”来填满空虚的内心世界。

那么,权倾天下的王家子弟,为什么如此空虚呢?我们再回到王凝之身上。王凝之的夫人谢道韫,结婚后回娘家,埋怨当初促进这桩婚事的叔叔谢玄谢太傅:

王凝之谢夫人既往王氏,大薄凝之;既还谢家,意大不说。太傅慰释之曰:“王郎,逸少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乃尔?”答曰:“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未。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从谢道韫的口气看来,王凝之确实比较平庸,比谢家子弟差远了!问题在于,平庸并没有耽误王凝之当官啊!他任江州刺史时,才华出色的陶渊明还是他手下的呢!

而这个神神叨叨的王凝之,在主政会稽时,断送了满城老百姓的生命!其罪可谓大焉!事实上,在晋朝的九品中正制,让多少如陶渊明这般胸有大志的人不得重用,终老于山林之间!

魏晋的九品中正制,起源于汉代的察举制度,即地方政府定期向中央举荐人才!举荐人才的标准是什么呢?很显然,这种没有严格标准的人才选拔制度,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结党营私、唯亲是举的腐败之路!作为地方官来说,既然有这么好的机会,我凭什么不举荐亲朋好友,却去举荐一个陌生人呢?

竹林裸聊、酒后裸奔:魏晋贵族大嗑“五石散”背后潜伏的国家危机

而对于被举荐的人来讲,他作官之后,是不是也要投桃报李呢?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就此形成。那些真正有才华的,尽管名声再大、才学再好、本事再强,却依然很难出头!生不逢时真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啊!

到了曹魏时期,九品中正制承袭了察举制的种种弊端,这个制度以被举荐人在当地的名望为标准进行人才的选拔,不可避免地又走向了汉代的老路!世族得以垄断了为官从政的仕途,平民老百姓才出色,也只能担任微末小吏,终生难进庙堂!

那么,东晋统治者有没有认识到这种制度的危害呢?当然有了!但是,以东晋当时的国力,是无法建立起完善的教育体系和科学的人才选拔制度,教育无法在民众中普及,读书大多数为世家大族所垄断,家境贫寒的陶渊明,不也出自名门吗?

东晋之亡,与这种制度不无关系!这种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一直到隋朝才被抛弃,更为科学的科举制度,让天下寒门士子有了进身之阶,也涌现出了大量名臣名将,在历史上留下的厚重的一笔!

所以,如王凝之这般,尽管才华平庸,却从小就知道“自己是要当官的,而且是要当大官”的!家族权倾朝野、富贵荣华唾手可得,美女权势尽在手中,他们的人生,还能有什么追求呢?于是,酗酒、嗑药,就成为了这帮世家大族子弟在无所事事中的选择了!

晋朝如此,其实现代也差不多,历史总是在不断的轮回和重演当中!而为害魏晋数百年的“五石散”,直到唐代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竹林裸聊、酒后裸奔:魏晋贵族大嗑“五石散”背后潜伏的国家危机

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固然落幕,但新的世家又会诞生!帝王将相宁有种,青史留名多屠沽!历史终究是公平的,甚至带着三分的温柔和两分的恶趣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