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家长教育孩子的12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这几点值得借鉴

全球多元化的今天,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和教育理念,也是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

要说其中差距最大的,要属中国和美国的家庭教育理念。

在我们认知中,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相对来说比较传统,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都要听从家长的安排。

只要孩子不听管教,家长就会对孩子批评打骂,实行“棍棒教育”。

美国家长教育孩子的12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这几点值得借鉴

而美国的家庭,和孩子就像是朋友一样,和平友好地相处。

孩子犯了错误,父母也会表现得很宽容,也不会打骂孩子,家庭环境很轻松。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其实美国的很多家庭教育孩子时,也有专业的教育法则,并不是对孩子实行顺其自然的“放养”政策。

美国家长教育孩子的12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这几点值得借鉴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教育孩子的“十二法则”,这是从儿童心理发展特点衍生出来的法则。

对熟知少儿身心成长过程的专业教育人员来说,这些只不过是最基本的常识。

在美国,很多普通家长也会通过请教学校老师辅导员或参与儿童组织志愿服务接受培训,而掌握较为专

业的教育法则。

美国家长教育孩子的12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这几点值得借鉴

美国家长教育孩子的12法则

1、二十码法则

尊重孩子的独立倾向,至少保持二十码的距离

这个“二十码”是个象征,美国人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

家长不会以孩子为中心,你觉得是关心孩子,孩子却感到束缚。

家长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隐私,有自己的主动权和决定权。

当然,家长还是要在二十码之外注视着并随时准备介入,而不能跑到二百码或二百里之外撒手不管。

美国家长教育孩子的12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这几点值得借鉴

2、结构法则

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法律是社会结构稳定的保障。要实行这条“结构法规”,父母首先做的就是自己知法懂法。

因为在美国这样的法制社会,教育孩子做到这点并不太难,法制教育融汇在社会生活和学校教育之中。

孩子从小就被耳濡目染,心中都有道德底线和法制底线。


美国家长教育孩子的12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这几点值得借鉴

3、后果法则

让孩子了直到自己行为产生的后果

有时候,孩子犯了错误或是做一些彰显个性的事情,父母没弄清楚事情的后果,就责骂训斥孩子。

孩子无端被打骂,自然也就不听父母的管教。想要让孩子心服口服,父母首先要弄清楚事情的原委,

然后心平气和地和孩子交流,可以从后果的好坏开始,让孩子知道自己犯错的后果和需要承担的责任。

美国家长教育孩子的12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这几点值得借鉴

4、惩罚法则

这一法则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要谨慎使用

单纯的惩罚,尤其是体罚,会让孩子变得叛逆,也不利于孩子人格的塑造。

从小被暴力处罚的孩子,长大之后也很容易有暴力倾向。不提倡对孩子使用体罚的方式。

但不是不可以批评孩子,也以采用适当的方式做些处罚。但前提是必须让孩子认识到做错了事,甘愿接受处罚。

惩罚方式也要合理,可以采取不让他们做喜欢的事情,比如可以罚其几天不许看电视上网玩游戏;但决

不能不许孩子吃饭,或者罚站数小时。

美国家长教育孩子的12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这几点值得借鉴

5、求同存异法则

尊重孩子的看法

孩子和成人的看法往往不同,他们会有很多不符合现实的想象。如果家长觉得孩子的想法优质而泼冷

水,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也会让孩子因为得不到理解而失望。

另一方面,很多时候,纯真的孩子才有客观的看法,敢于说出真理。童言无忌。要结合“声音法则”,鼓

励孩子们敢于表达,正面肯定他们的想法。

美国家长教育孩子的12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这几点值得借鉴

6、榜样法则

父母以身作则

家长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很重要,孩子的教养、兴趣、爱好等,都会受到父母的影响。

父母、兄姐、亲友、师长、社会关系等都对孩子产生影响。

母亲对于女孩,父亲对于男孩的影响颇为重要,双亲不全或者亲子分离过久,对孩子的成长显然不利。

这里的十多条法则其实都可以用言传身教灌输给后代。

美国家长教育孩子的12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这几点值得借鉴

7、声音法则

耐心聆听孩子的想法

平等地对待孩子,给他们发言权,倾听孩子的想法,孩子才愿意和父母倾诉。

如果家长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忽视孩子的心声,久而久之,他们会和父母变得疏远,也不愿袒露心扉。

而且,家长是孩子的老师和榜样,如果家长不耐心倾听孩子的话,孩子也会学样,不肯听大人的话,以

至不懂得如何尊重他人。

美国家长教育孩子的12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这几点值得借鉴

8、管理法则

在孩子未成年的时候,父母要适当管束

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未成年的孩子自控力太差,父母要适当地管束。

但这种管束应该是充满亲情、人性化、科学而理性的,而不可把孩子作为私有财产来任意修理摆布。

也不可采用简单粗暴的命令式,毫不顾及和尊重孩子的想法和人格。

美国家长教育孩子的12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这几点值得借鉴

9、力量法则

不要用”激将法“刺激孩子

父母总是比孩子有力量,无论是体力还是生活经验,父母和孩子”斗智斗勇“,原本就是实力悬殊、

当然,父母可以和孩子比赛一些他们擅长的具体项目,比如打球等,但不要以输赢为目的。

家长、老师以及与孩子关系密切的成年人,不可采用与孩子赌气、硬比等方式去刺激孩子。

对心理感情处于不成熟阶段的少儿来说,“激将法”是不合适的。

美国家长教育孩子的12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这几点值得借鉴


10、希望法则

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家长们都是对孩子寄予希望的,但是否永远用正面鼓励的话语让孩子们看到希望,认为自己确实有希望呢?

如果你是一位家长,爱对孩子喊:“你比猪还笨”,“你这辈子都没出息”,“你算是没指望了”之类的话,

站到孩子的立场想一想,自己会看到希望吗?

美国家长教育孩子的12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这几点值得借鉴

11、四W法则

任何时候都要了解孩子跟谁在一起(who),

在什么地方(where),在干什么(what),

以及在什么时候回家(when)

有些家长看起来对孩子操心管制很多,可到时候却不知道孩子的这些W,这可算不上好家长。

美国家长教育孩子的12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这几点值得借鉴

12、归属法则

给孩子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每个父母都希望给孩子创造健康的成长环境,但有些家长却是“有心无力”。

比如过分溺爱惯纵孩子,让养成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孩子变得好逸恶劳或是沉迷网络,也大都是没有从父母那得到温暖和关心。

美国家长教育孩子的12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这几点值得借鉴

优秀的孩子必定是见过世面的孩子,他们的背后一定站着一对有眼界有见识的父母。

有见识的父母,不等于有钱的父母。比如,给孩子买一本童书绘本用不了多少钱,但会让孩子学习到很多知识。3-6岁是孩子的阅读敏感期,这个时期好好培养,有助于让孩子形成终生的阅读习惯!

美国家长教育孩子的12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这几点值得借鉴

我家孩子小时候就看了不少的绘本,这套《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就很不错,一套共有10册。中英双语绘本,对于家长启蒙孩子的英语思维也有很大帮助。

美国家长教育孩子的12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这几点值得借鉴

3岁前,父母可以读给孩子听,当做睡前故事书。在3-6岁

当做好习惯养成的故事书,用来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养成好性格。

这套书一共有十个主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诚实守信、不乱发脾气、自我保护、克服恐惧、团结友爱、知书达礼、分享快乐、我能行、形成好习惯

美国家长教育孩子的12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这几点值得借鉴

10册不过是69.9元,还可扫码畅听,方便父母在工作了一天后,已经很累了,

想给孩子讲故事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

美国家长教育孩子的12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这几点值得借鉴

教育孩子的时候,也不要直接将法则用在孩子身上,家长要对症下药,根据孩子的性格和需求,做出相应的措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