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UCLA的受虐經歷:那些漂洋過海之後才明白的事

幾乎每一個留學生在出國之前都對自己的留學生活有過一個大概的設想。而在所有想象的詞彙中,出現頻率最高的應該就是“自由”“開放”,其實不難理解,在中國,古往今來我們的文化氛圍、教育模式、包括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人們做事的風格都是是偏保守和嚴肅的,對於一個長期生活在這種氛圍下的中國孩子來說,對國外生活的嚮往其實就是對固有模式地一種突破。所以當拿到國外大學錄取通知書時,每個人都是懷著一種“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的心情漂洋過海的。

我在UCLA的受虐經歷:那些漂洋過海之後才明白的事

然而現實和理想之間難免會有偏差,總有些事情是出國之前我們所意料不到的,在這方面來自UCLA的小宇同學深有體會。

UCLA一直都是我心裡最心儀的夢校,除了它全美藝術排名第二的專業實力之外,最吸引我的無疑就是洛杉磯的花花世界了,僅是毗鄰好萊塢這一點,就讓無數學子心神嚮往。在十幾個小時的飛機上,我暢想過自己未來的業餘生活會有多豐富多彩,週末和同學徜徉在日落大道上,沒準還可以邂逅好萊塢明星……

想象很美好,現實很骨感,誰曾想除了正式開學之前有機會去見識了一下“星光大道”之外,之後的我基本上很少有機會再去好萊塢的電影城了,原因無他,太忙。忙到我都快忘了自己和世界電影中心近在咫尺了。

我在UCLA的受虐經歷:那些漂洋過海之後才明白的事

在國內,你是很難想象在大學校園裡,竟然還有學生成天揹著個書包行色匆匆,晚上熬夜自習的,這應該是高中生的操作才對。但是在這裡你經常可以看到學校的草坪上、咖啡館、公交車上,大家要麼捧著一本書,要麼抱著個電腦安靜的寫作業,沒有人喧譁打鬧,甚至沒有人玩遊戲。

原本我一個習慣了在公交或者地鐵上看電影打遊戲的人,被周圍的同學這麼一帶,突然發現自己跟一個不學無術的問題少年一樣,要知道,在國內我可是老師和父母心中不需要操心的五好青年啊。

還有個非常明顯的對比就是,在國內的大學裡,凡事稍微有情調一點的角落比如咖啡廳、草坪、湖邊等都成了情侶專場,而在UCLA,除了看書、寫作業之外幾乎看不到有學生在幹其他閒事。就連計算機室也一樣,跟國內許多大學的機房還要收費不同,UCLA的計算機學生都是可以免費用的,當然,沒有學生會利用這樣的資源玩遊戲,雖然也有管理方面的原因,但是大家的學習精神和自律真的是非常強大。


我在UCLA的受虐經歷:那些漂洋過海之後才明白的事

當然能夠擁有如此好的學習氛圍,除了因為學校的課業壓力大之外,也跟學生本身的勤奮好學有關,本科階段,除了本專業的一些課程你要拿下之外,還得修夠一定程度的選修課,當然選擇的範圍很廣,只要是你感興趣的專業,你都可以選擇,前提是你能夠應付的來,哦,不對,不應該用“應付”這個詞,因為如果你用應付的心態是不可能從教授手裡拿到學分的,每一門課都不能應付,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是課前準備,還是課後作業,這所有的每一項都是會計入期末成績的。

除此之外,許多本科學生除了本科的專業之外還會多選幾門研究生的課程,為將來打基礎。我在咬咬牙的情況下選了3門,而我周圍的學霸同學們都是四五門起步的……再一次感受到了差距。

而最最讓我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那些選了四五門研究生課程的同學還在平時校裡校外的活動中表現亮眼,有的是某某辯論隊隊長,有的每週還跑去排練話劇……你真的很難想象他們怎麼能對那麼多事情都保持著充沛的精力。

有人說,在美國大學,學習、社交你只能選兩樣,在我看來,真的有人可以兩者兼得,前提是,你有沒有把自己all i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