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為實?

這個題目我遲遲不知道如何下筆,我的筆記本上只有三個概念:莊周夢蝶、黑客帝國、洞穴比喻,我要用“眼見為實?”這個題目把這三者穿起來,我當可以先引用“莊周夢蝶”的故事,但又覺得有點太先入為主了,於是我想到了幾個問題:

“我怎麼知道我是對的”

“我怎麼知道我是錯誤的”

“我可以確定任何事情嗎?”

對這些問題的思考是我開始“懷疑”的第一步。就我自身經驗來說,我之所以能夠確定的一些東西,一來自別人說的/書上看的/新聞播的,你看,當你向別人講一些你確信的東西時,無非來自於以上三個方向,老師講過;莊子的書上這麼寫的;還有電視上說的,這三種方式稱之為“證詞”-Testimony;還有另外一種來源是你自己的五感:聽、嗅、聞、看、觸,這叫“第一人稱觀察”,其中,“看”是最常見的方式,所以才有“眼見為實”-Seeing is believing,親眼看到的東西才是真實的,我看不到的就是不真實的。

接下來,我們可以聊聊柏拉圖的“洞穴比喻”了,在《理想國》第九章,柏拉圖借蘇格拉底之口做了一個思想實驗,大意如下:

設想一些生活在地下洞穴的人,洞穴底部有一條長長的通道通向一個向外面世界敞開的入口。

他們從小就在洞穴裡,腿和脖子被綁縛在一個地方而被固定在哪裡,只允許他們向前看,而不允許回頭。

在他們身後較遠的地方的高處有些燃燒的火光,在火與囚禁者之間的高處有一條路,再設想,這條路上經常有人拿著東西,同時在說話,有些人不說話。

洞穴裡面唯一能看到的就是牆壁上的影像,如果他聽到交談聲音,也會認為聲音來自於影像,這些影像就構成了這種環境下的人所認識的唯一現實,但可惜的是,這些影像是虛假的。

柏拉圖認為,我們和這些洞穴裡的人沒什麼區別,我們看到的東西可能都是假的。

這也是《黑客帝國》的基本設定,生活在Matrix中的尼奧一開始也並不知道自己生活在一個虛擬世界中,知道墨菲斯帶了兩顆藥丸:一紅一藍,紅色可以繼續生活在假象中,藍色醒來,但真實世界很可怕。

怎麼選?

從這個選擇開始,人和人之間就產生了分野。我的老師用的例子是:人類眼睛看到的光譜範圍是380納米到780納米,而在此下有紫外線,此上有紅外光,眼睛是看不到的,但不代表沒有;人類在黑暗中視力也是極差的,而在黑暗中蝙蝠能夠看到很多東西,蝙蝠看到的我們看不到的東西,我們看不到的東西就不存在了嗎?

但讓人接受“你一直相信的東西實際是虛假的”會讓人很不舒服,甚至會暫時失明,選了藍色藥丸的尼奧醒過來之後,第一反應就是“眼睛痛”。

假如,洞穴裡有一個人解除了桎梏,站了起來,轉過他的頭,走動,朝火光那邊看去-這些都會讓他痛苦,他也會眼花繚亂,而不能辨認出他以前看到其影像的那些事物。要是有人告訴他,他過去看到的都是不實在的-你想他是什麼反應?

當他一步一步來到陽光下時,對那些現在被當作真實的東西,他一個也看不見,因為他眼睛受不了有光,但假以時日,他定會開始看見真實事物的本身。這時,他回想起洞穴裡的夥伴時,假設囚徒曾相互給予榮譽和讚揚那些能很快分辨出移動的影像,能記住一般是哪個先,哪個後,並擅長將之作為根據猜測下一個的出現。先前的那個囚徒會貪想這些榮譽並且羨慕那些在那裡有地位有權力嗎?實際上,他能夠忍受任何事物,就是不能與他們擁有同樣的意見和生活。

而且,如果他回到地下,再坐在同樣的位置,他可能被殺!

由此開始,柏拉圖開始追問感覺經驗的不可靠,並且提出了“理念世界”的主張,一個不可見但可感知的世界。所以,對於“眼見為實”這句話的懷疑從古有之,莊子的夢蝶故事也有類似的其實:

“你怎麼知道不是我們在蝴蝶的夢裡”

其實,我們的感官經驗一直在欺騙我們,比如有時你會認錯人;比如你生病時,鼻子啥也聞不到,但不代表沒有氣味;比如,醉酒之後,感官對於外界感覺完全不一樣了;更不要說,洗完牙後的牙齒幾乎感覺不到了。所以,回到開頭的問題:

“我怎麼知道我是對的”-我怎麼確認我所經歷的/看到的不是一個錯覺,沒辦法確認,所以要“懷疑”,懷疑我所經歷的可能就是假象,於是到了十七世紀出了個笛卡爾:他意識到過去相信的很多事是錯誤的,他開始思考,因為當他相信那些事的時候,他並沒有意識到它們是錯的,那如果現在,它們仍然相信的一些事同樣是錯的呢?只是他沒有意識到,他要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相信的是正確的呢?

如果,一切都是騙局呢?這才是尼奧的原型,那個Matrix就是一個假象,萬一,一個人從生到死都是在經歷相同的虛假現象呢?

想想挺嚇人的。

笛卡爾最後認定只有“我正在懷疑”這個是事實,他開始懷疑一切,於是有了

“我思故我在”

I think,therefore,I am

當然,懷疑一切,想想挺可怕的。但並不影響我們繼續生活下去,只不過你開始有一個更高的視角看待萬物,而這條路其實是很痛苦的,就像墨菲斯回應尼奧的的“眼睛痛,是因為你從沒使用過,慢慢就習慣了”,習慣了之後就再也回不到以前的環境中了;洞穴比喻給我的另外一個其實可能就是:回去當先知啟蒙的那位大概率被殺,留在那裡的人沒辦法接受自己的無知的,Matrix裡不是挺好嗎?這也可以用莊子《秋水》裡的那句話來回應: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

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

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


這又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