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怡邻互助生春色

怡邻互助生春色

在平湖洁芳社区有一个“怡邻互助社”。互助社的成立,离不开当湖街道友邻中心主任郑玲玲的孵化、培育与引领。通过培育,互助社在参与社区自治和公益服务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实现自下而上的治理服务模式,充分调动居民自治的积极性。

目前“怡邻互助社”成员共有20人。她们是一群已退休了的女性,平均年龄60岁左右,都居住在洁芳小区。

互助社成员是一群志愿者,她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参与了社区的中心工作。在这次抗疫工作中,她们发挥出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作用,走在了社区抗疫的最前沿。

母亲骨折住院,美丽依旧卡点

从1月31日年初七开始,“怡邻互助社”成员在互助社群里自愿报名,组成了一支志愿者队。她们2人一小组,穿上红马甲,头戴志愿帽,在小区门口卡点值日,上午一组,下午一组,每次轮到都是2小时。

刚开始,小区门口外面没有搭帐篷,仅仅是一把大一点的遮阳伞。过年后,天气是以寒风冷雨为主,站时间长了,常常冷得身子也要发抖。家里人是既担心感冒,又害怕接触多了会被传染。虽说对她们的工作是支持的,但家人也是被她们搞得提心吊胆的。

小区居民发现,她们是冲在社区防疫的最前沿,对所有进入小区的人员一一测体温登记,对所有驶入小区的车辆也分别登记在册。

志愿者单美丽的母亲不小心骨折住院。老母亲岁数大了,便像个小孩离不开女儿;而单美丽一边悉心照料母亲,一边不找任何借口推诿,轮到了,坚持去小区门口卡点值日。面对家人的怨言,单美丽只是笑笑,说照顾住院的老母亲是天经地义的事,为社区奉献一点余力,也是应该的呀。

单美丽是一位普通的志愿者,她用她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奉献。是啊,奉献是美丽的。

孙子一人在家,奶奶坚持上岗

志愿者戈以枫说,刚开始大家以为过年后在小区门口值日时间不会太长,没想到现在还没撤卡。儿子媳妇早已上班了,孙子才6岁,幼儿园还没开学,照看孙子便成了她的主要任务。轮到戈以枫在卡点值日时,她便让小孙子一人在家,看看电视,摆弄些玩具。好在,孙子还算听话,一人在家能呆上2小时。戈以枫就这样,舍小家,顾大家,像深秋的枫叶,燃烧着一种友爱的热情,行走在小区抗疫的前方。

怡邻互助送温暖,居家养老5A级

怡邻互助社的理念是“低龄服务高龄”。抗疫前平时怎样做的,同样也延伸到这段特殊的日子里。

社区里有几位高龄老人,行动多有不便,有的还住在五楼,他们的子女复工上班后订的餐就由组里的志愿者上门送达。有的老人耳聋,你得耐着性子敲门呼唤,常常过了好久才听到他们前来开门的动静。

有一对近百岁的老人(97、98岁),志愿者就定期(每月15日)上门理发;大晴天时,还推他们出来晒晒太阳,看看景,拉拉家常。

怡邻互助社的志愿者对于小区里70岁以上的老人,以前每月20日下午13:30组织他们在社区活动室里一面吃蛋糕,一面观看她们载歌载舞的表演,其乐融融。有时,她们还受邀到小区附近的当湖敬老院演出,给孤寡老人送去欢声笑语。

她们还利用社区里的“怡心小厨”,逢年过节送吃的。做点糕点,熬点粥,煲点汤,这方面,她们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她们建立了“怡邻互助志愿者群”、“洁芳防疫志愿者群”,还加入了一个80人组成的“心路助医益医志愿者群”,在人民医院做导医,1个月轮到1 次,每次3人一组,时间是上午8:00—11:00。

到了冬天,她们还做手工,开展“编制达人”秀,勾帽子,编围巾,织手套,送给小区里的老人。她们心灵手巧,温馨怡人。

社区里开设了老年大学,她们又是一群进步好学的年轻学生。

她们非常骄傲地说,她们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被市民政局评为5A等级。她们说的最多的一句感谢话是郑玲玲主任是个领路人;说的最诚恳的一句话是志愿者做事贵在坚持;说的最温馨的一句话是得到了社区领导和家人的支持;说的最自豪的一句话是在这次抗疫中体现了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

这是一群年近花甲的退休老人,但她们退而不休,在上要服侍老人下要照看孙辈的时候却组建了一个“怡邻互助社”,让洁芳社区的居民在互助中提升了人际关系的和谐度,并在参与中获得了一种归属感与幸福感。

在这段特殊的抗疫日子里,“怡邻互助社”的志愿者在奉献中互助,在友爱中进步,让整个洁芳社区洋溢着怡人的满园春色。

平湖:怡邻互助生春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