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時期的愛情,套套,與嬰兒潮

面對疫情,神經緊繃久了,有時也要聊點更有“人味兒”的話題。

比如,紐約市衛生局就發佈了一份名為“性與新冠病毒備忘錄”的啪啪啪指南,指導紐約客們是否啪、和誰啪、如何啪。

新冠時期的愛情,套套,與嬰兒潮

指南簡潔而中肯,最推薦的方式是自食其力——“你最安全的性伴侶,就是你自己。”不管是自己動手,還是妙用工具,只要在事前事後用肥皂和水清洗20秒以上,就能免疫病毒威脅。

畢竟,賢者是無所畏懼的。

如果你不想自始至終,那紐約市衛生局推薦你和同住的人共赴巫山。將親密接觸侷限於一個小圈子內,同樣有助於遏制病毒的傳播。

再次一檔,是和你不在一個屋簷下的伴侶。如果你執意外合裡應,那指南推薦你,人數越少越好。

風險最高的一檔,是網約車乘客和全職老司機。對於這部分人群,指南彬彬有禮地建議,給自己放個假,試試視頻、短信和聊天室吧。

新冠時期的愛情,套套,與嬰兒潮

似乎與備忘錄遙相呼應,某著名網站的會員頁面也及時更新。響應美國正流行的口號“Flatten the Curve(拉平曲線)”,莊嚴承諾為抗擊疫情做出貢獻,即可免費試用會員。當然了,如果會員讓你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那也別忘了響應紐約市衛生局的備忘錄,先洗個手。

紐約市衛生局千算萬算,指南里卻忽略了一點:在美國,除了口罩、衛生紙和投資賬戶餘額,套套可能也快不夠用了。

套套短缺倒也不是美國特色,此前病毒開始在亞洲傳播時,新加坡和香港就曾有一套難求的新聞。在大陸,套套也位居拼多多的“宅家熱銷商品”前十名。畢竟對於夫妻情侶,套套也是居家隔離期間的生活必需品。各國都在呼籲人與人保持距離,於是負距離的春宵一刻更顯珍貴。

然而,套套在亞洲的短缺還有其他原因,有人信了套套可以防病毒的流言,買來開發出了奇怪的用途。

新冠時期的愛情,套套,與嬰兒潮

可不能生搬硬套啊。

把眼光放遠到供需關係和全球化,世界上最大的安全套製造商Karex,坐落在盛產橡膠的馬來西亞。如果東南亞疫情嚴重,那套套的產量也勢必會受到影響。

有人關注一時之快,也有人想得更遠:居家隔離加上套套短缺,會不會導致一波嬰兒潮的到來?

不論自然災害,還是人為事故,都有危機事件引發嬰兒潮的都市傳聞。1965年紐約大停電九個月後,紐約市多家醫院的單日接生數紛紛創下醫院歷史記錄; 2014年的布法羅暴雪、2017年的颶風哈維等諸多自然災害過後,新生兒數量激增都登上了當地報紙頭條;華盛頓特區有自己專屬的 “停擺高潮”,當聯邦政府因為預算不足關門時,無事可“做”的員工選擇關門造娃;甚至連1995年俄克拉荷馬城的惡性恐怖襲擊,都出乎意料地導致離婚率下降、出生率上升。

然而這些觀察是偶然,是斷章取義,還是真的有內在聯繫?研究突發事件與生育率關聯的文章有那麼幾篇,但是觀點不一。

1965年紐約大停電,是第一起有詳實記錄的危機嬰兒潮。1965年11月9日傍晚,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個繼電器配置不當,關閉了一條主要輸電線。隨後橫衝直撞的電流導致北美東北部多處過載,加拿大安大略省、美國康涅狄格州、馬薩諸塞州、新罕布什爾州、新澤西州、紐約州、羅德島州、賓夕法尼亞州和佛蒙特州均受波及。 停電最長持續了13小時,受影響的人口在3000萬以上。紐約市在11月9日下午5點27分停電,於次日凌晨4點整恢復電力。

新冠時期的愛情,套套,與嬰兒潮

1965年北美大停電的波及範圍

1966年8月10日星期三,《紐約時報》的頭版頭條刊登了一篇名為《大停電九個月後迎來出生高峰》的報道。據作者調查,紐約西奈山醫院在8月8日星期一接生了28名新生兒,打破了單日接生18個嬰兒的院史紀錄。其他著名醫院也遇到了出生潮:貝爾維尤醫院在星期二接生了29個嬰兒,而醫院平均每天迎來20個嬰兒;平均每天接生11個嬰兒的哥倫比亞長老會醫院在星期一接生了15個;平均每天接生7個嬰兒的聖文森特醫院在星期一接生了10個,等等。

不僅如此,作者還發現在沒有停電的紐瓦克和澤西市,還有電力在大停電當晚即恢復的阿爾巴尼、羅切斯特和紐黑文等地,醫院的新生兒數量保持正常。

報道看起來數據詳實,也引起了廣泛注意。但能否從相互關聯推斷出因果關係,還需要進一步的科學分析。對危機嬰兒潮的第一例學術分析,來自北卡大學教堂山分校的理查德·烏德里(Richard Udry)教授。在1970年,他發表了一篇名為《1965年大停電對紐約市出生數影響》的論文。

在這篇僅有3頁、2張圖表和2篇參考文獻的小小論文中,烏德里教授首先提醒大家一個常識:並不是所有寶寶都是9個月到了就準點出生的。按照過往數據,播種於1965年11月9日停電夜的寶寶,九成會在1966年6月27日到8月14日間出生。8月8日和9日的單日數據因而不能說明全部問題,得把目光放在更長遠的時間段才行。

於是,烏德里教授對比了1961-1966年六月底到八月中的紐約市嬰兒出生數,以及出生數佔全年出生數的比例。在更大的時間尺度上,1966年夏天的新生兒數據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烏德里教授還用帶著點花樣的折線圖對比了1961-1966年的每週出生數佔全年比例,同樣沒有發現大停電嬰兒潮的蹤跡。因此教授表示,沒有發現大停電對嬰兒出生數有任何正面或負面的影響。

新冠時期的愛情,套套,與嬰兒潮

新冠時期的愛情,套套,與嬰兒潮

原論文的數據圖表

巧合的是,為烏德里教授提供出生數據的,正是整整五十年後指導大家啪啪啪的那個紐約市衛生局。

這次停電嬰兒潮,第一次有了詳細的新聞報道,也第一次有學者跟進研究,然而兩件嚴謹的事重合在一起,卻帶來了相反的結論,並沒有雙倍的快樂。

也不是所有研究都對危機嬰兒潮說不。在2008年發表的一項研究中,來自中美兩國的經濟學家(又是經濟學家!)分析了美國47個縣的出生率與颶風預警數據。這些縣都瀕臨大西洋或墨西哥灣,時常會有颶風來襲。

研究發現,低級別的颶風與熱帶風暴預警和高出生率有關,而高級別的颶風預警會明顯降低九個月後的出生率。不僅如此,出生率的起伏多見於至少有一個孩子的夫婦。這說明還沒有孩子的夫婦可能有著更嚴格、更不受外界影響的備孕計劃,而已經有孩子的夫婦更為“隨性”一些。

或許這也說明,在實行二胎政策、教育與生活成本日漸走高、夫婦常常有更嚴格備孕計劃的中國,更不可能見到危機嬰兒潮的發生。

套套和它的計生小夥伴們可能也在嬰兒潮中扮演了一定角色。如果颶風來襲或是交通中斷,那通往便利店、藥店和診所的道路也會受阻,人們拿不到所需的計生用品,又在黑暗或密室中難以自持,造人之路就此暢通。

新冠時期的愛情,套套,與嬰兒潮

還有一些研究,揭示了嬰兒潮背後更為錯綜複雜的原因。1995年的俄克拉荷馬城爆炸案導致168人死亡,而隨後俄克拉荷馬城及周邊地區的出生數顯著增加。數據確鑿無疑,但背後的解釋與假說有很多種:遇害的有19名兒童,這一事實被各家媒體廣泛報道,給人們以深刻的印象和刺激;恐怖襲擊讓成年人產生更強烈的 “尋求安定” 衝動;本地社區在應對重建與善後工作時更加團結,甚至孕育出一種 “生育文化” 。而另一項對2004年印度洋海嘯的研究發現,海嘯後嬰兒潮的主要原因有兩點:失去孩子的母親可能選擇再度生育,死亡率較高地區的未育女性可能將生育計劃提前。

逝者已矣,人們經常選擇用新生命來填補空白。

回到這次疫情,我們可以開兩句玩笑,卻不能貿然斷定“新冠嬰兒潮”絕對會發生。即使真的有一波新生命集中誕生在2020年的尾巴,我們也不能向他們保證,前面是一個越來越好的世界。我們甚至不能向他們保證,帶來他們又帶走無數人的新冠病毒已經被終結。

難得的好消息是,新生兒、孕婦和母乳餵養還不是病毒重點攻擊的對象。面對疫情,有努力康復的病人,有堅守在一線的醫護人員,有剛愎自用貪圖私利的政客,但大多數還是學著應對疫情、試著習慣生活的普通人。在前路未知、出行不便之時,不管嬰兒潮是否存在,人們都樂於想象一場新冠時期的愛情、一個嶄新希望的誕生。

以烏德里教授論文的最後一句話做結吧:“當人們被某些事件困住了腳步,無法進行正常生活,他們常常轉而選擇結合。這不一定是真的,但很多人都樂意如此想象。”

NYC Health Department gets graphic in coronavirus sex memo. New York Post.

COVID-19: Condom shortage could lead to baby boom, experts say. The Mercury News.

The surprising history of the “disaster baby boom” legend. Quartz.

Northeast blackout of 1965. Wikipedia.

Udry, J. Richard. "The effect of the great blackout of 1965 on births in New York City." Demography 7.3 (1970): 325-327.

Evans, Richard W., Yingyao Hu, and Zhong Zhao. "The fertility effect of catastrophe: US hurricane births." 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 23.1 (2010): 1-36.

Rodgers, Joseph Lee, Craig A. St John, and Ronnie Coleman. "Did fertility go up after the Oklahoma City bombing? An analysis of births in metropolitan counties in Oklahoma, 1990–1999." Demography 42.4 (2005): 675-69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