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平利县教研师训中心教研员吴晓莉:教研纪实—线上教学线上研 别样教研别样情

吴晓莉

生活中总是有太多不可预知的变故,一场肆虐的病毒打破了人们固有的生活模式,却拖不住时间的车轮,开学季如期而至。但阻断了师生们的“回校路,”于是,老师开启直播生涯,学生居家听课。真可谓是“师生隔屏遥相看,居家教学一线连!″

如果不是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应该早已奔走于各乡镇学校进行督学。在沸腾的校园,深入师生同台的课堂观摩,再与老师们面对面的交流、指正。教研本应是这样有生气、有温度的。

非常时期非常教学,作为新生事物“线上教学”能否被很好的落实?是否存在一些问题?而作为教研人员的我们,如何在这个阶段开展好学科教研工作,使教研助力教学呢?

一、以教研任务为驱动,搭平台创契机

一月有余的线上教学时光随着严冬的阴霾悄然流逝着,我时刻关注着线上教学动态,老师们对新生事物的茫然及探索,教学水平的参差不齐,教学漏洞的百出不穷,教学状态的懈怠疲软......“闭门造车,各自为政”俨然是居家教学的自然现象,也促使我不断的思考着:如何才能更好的调动教师们的教学热情,达到经验交流、资源共享、解决问题的目的?让线上教学发挥出最大的优势呢?于是,本着"停课不停学,有学必有教,有教必需研,以研促教,优教保学”之原则。充分发挥小英团队学习共同体的作用,以此为平台开展线上教研,针对一月以来的线上教学情况,相互分享经验,交流心得,探讨问题。也致力于促进团队成员能与时俱进,持续学习、思考的热情。

安康市平利县教研师训中心教研员吴晓莉:教研纪实—线上教学线上研 别样教研别样情

二、以经验交流为依托,同成长共进步

水尝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事实再次证明,我们缺的从来都不是人才,只是一次思维碰撞的契机,和一个展示、进步的平台。群消息一发出,团队成员们纷纷响应,置身其中,搜理、思考、总结、成文、交流、探讨、再反思…

肖瑞老师将教学联系生活实际,在这个特殊时期,课前她会播放英语防疫动画片,让学生在了解防疫知识的同时,也学习了英语。更调动了学生兴趣。课中她时刻关注学生学习动态并及时给予有效评价,让线上教学也变得有温度。课后作业的布置也并非机械化的抄写,运用新学词汇绘制思维导图,打卡读文等,在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基础上,强化了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王丹丹老师通过不断实践,不断优化教学工具及方法,总结出“五问五解答”关于解决线上教学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的经验。老师提前5—10分钟开启直播间,准备网课PPT,调试好设备,播放歌曲等保证课程的准时开始;利用手机拍摄电脑屏幕直播,提前将网络设置成无线局域网和蜂窝网络自动切换模式可解决网卡问题;课堂互动时让学生自主选择钉钉自带的语音或文字功能,有效提高了参与度;老师将每天学的课文通过“家校本”录音功能发布,方便学生随时听,并建群要求生进行读文打卡,解决了课后辅导难的问题;课后发布直播数据统计、截图发群、打电话、家访等与家长建立多方位的联络渠道,对学生齐抓共管。

周培老师课前精心准备导学案,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并养成预习的好习惯。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自然拼读法对英语初学者是非常适用的方法,她巧妙的将自然拼读法链接进教学中,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学习而不断努力,相信她正在用行动谱写一篇优秀教师成长记!

安康市平利县教研师训中心教研员吴晓莉:教研纪实—线上教学线上研 别样教研别样情

李丹老师课前认真备课,深挖教材,结合教材内容设置有效导课法瞬间激发学生探知欲;课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注学生语言的生成与输出,知识的教授上做到新旧融合,讲练结合;课后因地制宜的进行个性化作业布置。每个环节能体现出了师者的独具匠心!

安康市平利县教研师训中心教研员吴晓莉:教研纪实—线上教学线上研 别样教研别样情

刘沁老师通过“巧对比,看优势”,选出最实用的教学工具及方式,结合实践推荐“视频会议”更适合英语教学。再通过“勤思考,多变通”,将网上优质视频课与老师讲解相结合,双管齐下,作业布置上以读、演、画代替传统的写,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最后通过“多沟通,勤合作”,与学生多沟通,将关爱传递,与科任教师多沟通,以免作业过多,加重学生负担,与家长多沟通,对学生全方位监管。

吴环梅教师分享了她的独特经验。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对上节课表现好的学生予以表扬,或根据学生状态适时加油打气,营造出积极温馨的课前氛围;组建骨干小组,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让班级间就英语课的学习成果进行PK;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由骨干学生检查、帮扶几位学困生;实行特色学习法,如“闭眼背单词”录制视频;分层布置作业。真正做到“以生为主体,以学定教。”

三、以问题探究为导向,解疑惑促提升

认真实践才会引发更多思考,提出困惑才能激发更深的持续性的探究,有问题的研讨才使教研更具深远意义!

谢林香老师在教学中能找准重难点,针对“核心知识”通过录制微课让生加以巩固,并且采用让学生看图复述文本的方法回顾梳理知识。同时,也提出了教学中的几点困惑:怎样在语音教学中合理有效的使用绘本故事?怎么有效的开展故事教学的读后表演活动?如何有效的发挥班干部作用?

曾杰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善思精神,她结合丰富的网络资源,将每节课设置三个模块:学唱英文歌、学说日常用语、学写英语短文。课前播放趣味性的英文电影,课后结合教学内容,布置个性化的作业,如背诵、做手工、插图等。同时,她也提出了几个问题:如何让班级内直播更为有效?如何提高课堂互动性与孩子们的积极性?如何提高作业提交完成率?

一石激起千层浪,针对两位老师的提出的困惑,同伴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充分彰显团队力量集思广益,得出结论如下:

1、绘本故事是应在新知呈现环节播放或拓展延伸环节,因其内容难易程度及学情而定,若内容简单、旧知较多,可提前呈现,如果难度较大,学生基础较差,则应该放在拓展环节。

2、故事的表演缺乏真实的课堂环境必定受影响,但可以利用“视频会议”进行角色扮演,或让学生通过模仿不同人物的语音语调分饰多个角色,教师的示范很重要。或引导学生利用图片复述故事。

3、英语老师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班多人多,难以监管,因此更要发挥好骨干的带头示范作用,可在每班成立多个以成绩优异、责任心强的学生为核心的小组,对其他学生的直播观看、作业、读背打卡、单词听写等任务进行监管、督促或帮扶。

4、课前做好充分准备,与学生轻松互动,如学生上线率不高,可及时利用微信、电话等与家长沟通。

5、兴趣是前题,为此,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随时关注学生情绪动态;切勿老师“满堂灌”,学生不发言;发挥骨干引领作用;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如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可选做或少做作业等。

6、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作业布置,并及时给出激励评价。

一次教研,一个学习共同体的丰富与成长,一些经验的交流与借鉴,几个问题的探讨与落实,一点资源的分享与利用……这些都是来自一线教师们对教学倾情付出的收获,是不断自我提升的催化剂,更是给予所需之人的光与热。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而教研更是如此,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一个教师的成长,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持续学习的奠基,离不开团队的助力,离不开反复探索的精神。而后"纳百家之长以厚己",以互学促进步,以思考促提升!

疫情终会成为岁月的尘埃,被封印进历史的书卷,而这一段主播经历,定会成为你生活中别样风情。回首过往,是无悔或是不堪,是蹉跎亦是收获,只愿你不负韶华不负卿!

春已至,花如期;昨日遗漏,明日补救,可好?!主播的日子仍将继续,实践与思考,教学与教研也一直在路上,相辅相扶,砥砺前行!

《陕西教育》(综合)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陕西教育报刊社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类月刊。栏目设置见置顶文章,发表不收取任何费用,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