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近,养花能提升品位?莳花志:做一个向美,热忱的人

在物质生活相对丰富的今天,现代人的精神生活却普遍贫乏,特别是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无不充斥着获得低门槛满足感的娱乐软件,有些人就干脆放弃了对“美”的追求,以“接地气”和“现实”为借口,自我感觉良好,而有些人只是摆摆生活美学的架子,自觑清高的样子,却没有一颗真正的向美之心,免不了一身的俗气。

春节将近,养花能提升品位?莳花志:做一个向美,热忱的人

其实,无论生活再平凡,也不应该放弃对美的真正追求,对于美的追求,并不只是面子工程,也不是对于他人的一种企图,追求美,仅仅只是对自己心灵的一种熏陶,对自己行为和修养的一种锤炼。只有由衷的喜爱美,就算只剩下一双眼睛,一个炽热的心,都能够轻易的发现美。特别是临近春节,家里有几盆长相靓丽的盆景花卉,脸上是不是倍有面子?

古代历朝历代都很重视生活品质,抛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之外,拥有有趣灵魂的古代人还将焚香,抚琴,对弈,品茗,酌酒,听雨,莳花,读书,候月,寻幽称为十雅。宋代诗人林和靖,可是著名的花痴。为了养花种草,他终身不做官,不娶妻生子,只身隐居杭州西湖的孤山,种植梅花,喂养仙鹤,人谓“梅妻鹤子”。

虽然当代爱花之人不似林和靖这般痴迷,但我们也深谙养花之乐。按季节种花,根据气候条件植花,到了特定季节赏花,也能给生活增添几分雅致和色彩。

春节将近,养花能提升品位?莳花志:做一个向美,热忱的人

《莳花志》的作者周瘦鹃先生对于花卉之美的赞赏和喜爱都是由衷的,并且运用古典文学与花卉之美融合在一起,在文中引用了很多吟咏花卉之美的经典古诗词,结合起来相得益彰,比如李白吟咏牡丹和美人的《清平调》中的诗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回向瑶台月下逢”也只有古代诗词,才能够蕴藉的表现出牡丹的曼妙之姿势。

此外,周瘦鹃先生还在文中穿插了一些关于花卉的中外逸事,给读者展现了一种别样的花卉之美。

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在历史上就有传统的“采花季”身着节日盛装的男女青年,争相上山采摘鲜花,赠送给自己心上的人,作为定情之物。在一些盛产鲜花的山庄村寨,常有三五成群的妙龄少女席地而坐,尽情嬉戏,远观好像朵朵烂漫山花,沉浸在美的意境之中。

春节将近,养花能提升品位?莳花志:做一个向美,热忱的人

花卉以它的形色,风韵和香味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它既能反映大自然的天然美,而又能反映出人们精心布局的艺术美。我国古代文人墨客常把花卉人格化,从联想中常常产生某种情绪和意境。例如:荷花出于污泥而不染,是花中君子;梅花傲冰雪而开花,风韵高洁;还有牡丹富贵、紫薇和睦、菊花操介清逸、竹子节格刚直、红豆相思、玉兰花色白如亭亭玉立的少女等。

总之,花卉是美的象征,充分体现了人们的精神文明、人们常常把花作为美好、幸福、吉祥、友谊的象征,在庆贺婚礼、寿诞礼仪、喜庆宴会、探亲访友、看望病人、迎送宾客或外事活动中,常以花卉作为馈赠礼品、显得高雅大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