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武器:命运多舛的16鸽,小口径步枪的引路人——M16突击步枪


轻武器:命运多舛的16鸽,小口径步枪的引路人——M16突击步枪

Hello~大家好,我是南黎!

上周我们盘完了“六块钱的女人”和45姐,这次就来盘一下主角队——AR小组吧。由于里面有一些冷门的武器,例如RO635和M4 SOPMOD II(总之我没太听说过),所以说她们两个以后再说吧。再加上我前几个月已经盘过了M4A1(对,就是你们想的那个“盘”,嘿嘿),所以说这次应该是AR小组的完结篇了。好的不说废话了,进入正题——我们的M16突击步枪。

轻武器:命运多舛的16鸽,小口径步枪的引路人——M16突击步枪

时间回溯到上世纪中叶,各国的军备都在逐步迈向正轨,美国这边也需要一种更加现代化的武器去取代“二战老古董”M1加兰德步枪。那需要怎么办?举行竞标呗!这时候,一个叫做阿玛莱特的公司推出了AR10,和后来的M14参与了竞标,可惜因为种种原因而落败了。但阿玛莱特就是不服,修改了一波,换成5.56mm弹药,起了一个新名字——AR15(我没有忘记她),交给了陆军测试。虽然测试的结果十分优秀,但依旧被全威力弹的支持者否定。所以阿玛莱特表示:“我枯了啊!”反手把这一切都交给了柯尔特公司。后来空军看上了AR15,并把一部分丢到了越南战场上之后,吃瓜大兵都表示:“这东西可比那M14好用多了!”于是陆军也表示:“小口径真香。”就“赐予”了她XM16的称号。至于之后的事我们一会儿再说。

轻武器:命运多舛的16鸽,小口径步枪的引路人——M16突击步枪

AR15

M16的内部结构为气吹式原理+回转闭锁。气吹式原理相信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即直接把火药燃气吹到枪机与枪机框之间,里面没有活塞这个设定,使用这种原理的武器不用去考虑燃气膨胀室与轴线间的高度差,所以说连续射击时能保持更好的精度,同时没有了活塞的设定,结构以及重量上相对于带有活塞的步枪来说也更加有优势,但是可靠性就要打一些折扣了。

(结构我就不画了,一会发评论区吧)

回转闭锁的话就是在枪机框上弄几个凹槽,就类似于螺丝那样的,然后在枪机头上弄几个凸起。那么在子弹击发后,燃气回流到膨胀室,带动着枪机框后退,利用那个类似于螺丝一样的凹槽,把枪机转一个角度即可完成开锁带出来抛壳,接着复进时枪机先复位,枪机框后到,又把枪机“拧到”了里面。大概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也有点类似于毛瑟的前端闭锁。

轻武器:命运多舛的16鸽,小口径步枪的引路人——M16突击步枪

我们之前也说了,M16被“赐号”的是XM16,也就是实验型的意思,因为当时的美国人还在弄一个名为“特种用途单兵武器(SPIW)”的东西,指标非常的超前,因此把M16当做了过渡品,就是用完就丢的那种(M16:“呸!渣男!”),所以一直把M16当做了备胎,连配套的清洁工具都没有,就更别提什么清洁说明书了,甚至后来把发射药都给换了......这些就造成了M16早期糟糕的可靠性,也由此衍生出了“AK吊打M16的传闻”。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果敢,这终究是“充分发挥想象力”的表现,所以美国人还是停止了SPIW计划,把被伤了无数次心的M16拿回去重新改造,并配套了清洁工具和使用说明书,最终正式把M16命名为M16A1。

轻武器:命运多舛的16鸽,小口径步枪的引路人——M16突击步枪

M16A1

后来还有三连发的M16A2,主要用于出口的全自动版本M16A2——M16A3,以及模块化设计的M16A4。至于详细内容有生之年再盘吧。

本期的篇幅也很长了,要是有哪些地方由于看电脑时间太长而导致脑抽的话,请指出!

那么至此,AR小组的故事便完结了,喜欢的话,就点一个关注吧~

16鸽!快起床去拖尸啦!(本该是这样的)

轻武器:命运多舛的16鸽,小口径步枪的引路人——M16突击步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