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軍最成功的坦克,97式中型坦克,遇到美軍結局如何

97式中型坦克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裝備的最成功的一種坦克,整個二戰期間,日本生產了超過1500輛該型坦克,在日本軍方正式命名為“97式步戰車”。

三菱重工“出品”,為了戰爭需要應運而生。

在97式坦克之前,日軍已經裝備有1920年代研製的89式中型坦克,但是由於該坦克裝甲防禦能力太差,炮火支援能力不足,所以到了1936年,日軍準備研製新一代的中型坦克。

二戰日軍最成功的坦克,97式中型坦克,遇到美軍結局如何

日軍97式坦克油畫

日本軍方選擇了三菱重工和大阪兵工廠兩家工廠進行競爭設計,最終實力雄厚的三菱重工設計的樣車獲得了軍方的青睞。熟悉軍方需求的三菱重工在車載武器上做足了功夫,樣車的武器為:主武器為雙人炮塔,副武器為2挺機槍,車輛的戰鬥室容積維持八九式標準。這樣一來,對比之前的89式坦克,其火力得到了大大的加強。

而大阪兵工廠的乙方案樣車減輕了車體重量,總重量只有10噸,防禦力降低;武器方面主武器為單人炮塔,副武器為1挺機槍。不出所料,三菱重工獲得了97式坦克的生產權。

二戰日軍最成功的坦克,97式中型坦克,遇到美軍結局如何


強大的火力配備和大幅提升的裝甲。

97式坦克的火炮將原先的57mm火炮進行改良而來,但由於兵工技術有限,日軍短時間無法研製新的炮塔,但是為了提高射程和威力,日軍兵工技術人員就在炮彈上做文章,改進炮彈的裝藥量和比例,研製了初速更快的炮彈,使其火力在射程內有了明顯的提高。(隨後在1940年、1943年又分別改裝了47毫米火炮和75毫米的坦克炮,不斷提升火力配置。)

二戰日軍最成功的坦克,97式中型坦克,遇到美軍結局如何

97式的炮塔


彈藥的攜帶量是火力輸出的重要的保障,同時代美軍的謝爾曼坦克的彈藥攜帶量是55發,而日軍97式坦克配備了80發榴彈、40發穿甲彈總共120發炮彈,這樣的一個彈藥攜帶量,使得其擁有強大的火力輸出,特別是在中國戰場上,由於我軍缺少反坦克武器,使得97坦克更加囂張。

機槍手的武器為2挺九七式7.7毫米重機槍,分別為前置機槍,以及裝在炮塔後部偏右的位置,攜彈量4035發。

二戰日軍最成功的坦克,97式中型坦克,遇到美軍結局如何

越障測試

車體和炮塔均為鋼質裝甲,採用柳接結構,最大厚度25毫米,這樣的厚度大家對比美軍,可能會吐槽,但是對於日軍而言,這樣的裝甲在東亞戰場已經是綽綽有餘了。日軍唯一的失算就是:有一天會和美軍在太平洋的島嶼上,“坦克相見”。

兩個戰爭體系的較量,97式中型坦克如何被美軍完虐。

時間到了1945年,美軍與日軍在菲律賓的呂宋島穆羅茨鎮上演了一場真正的坦克對決。這時候的日軍97式坦克已經更換了47毫米反坦克炮。美軍第44坦克營C連的"謝爾曼"坦克作為先頭部隊,率領美軍第20團的步兵向駐守穆羅茨鎮日軍第6戰車聯隊和其他日軍部隊發動了進攻。戰鬥中,擁有75mm火炮的"謝爾曼"勢如破竹,連剋日軍多輛97改坦克。

二戰日軍最成功的坦克,97式中型坦克,遇到美軍結局如何

被擊毀的97式坦克

因此日軍只能把97改和95式坦克藏在偽裝工事當中,伺機而動偷襲"謝爾曼"薄弱的側面裝甲。特別是95式坦克,直接被美軍的槍榴彈給擊穿了。一天下來日軍就損失了20餘輛坦克。

在中國戰場上“任我行”的日軍97式坦克,面對美軍的坦克進攻,幾乎是毫無招架之力。實際上這是兩種戰爭體系的作戰,日軍陸軍最初的作戰對象是東南亞,武器的設計性能自然有限。日軍陸軍也沒有和美軍直接對抗的機會,對於美軍陸軍的實力自然不知底。

二戰日軍最成功的坦克,97式中型坦克,遇到美軍結局如何

老照片

兩個國家的綜合實力決定了武器設計思路的差異,一個是資源匱乏、省吃儉用的造坦克,一個是財大氣粗、不差錢的秀實力。其作戰力量對比可想而知。

要想戰勝對手,首先就要了解對手。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中,裝甲力量直接被美軍吊打,或多或少都與日軍對於美軍陸軍的無知,或者是知之甚少有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