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通货膨胀更可怕的是“通缩”

一直以来,我们对于通货膨胀都非常熟悉,从小就听到各种词汇"钱又不值钱了""购买力又下降了""工资涨幅跟不上物价涨幅了"....

这些都是通货膨胀的表现,那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就是货币超发,央行发行的货币量超过了市场中流通所需的货币量。

一般温和的通货膨胀是有利于整体经济发展的,因为大家有一个共识就是:钱会越来越不值钱,所以会促进消费意识,整天就买买买,这样企业的利润也上去了,需要更多的工作岗位来维持公司运作,就业率就上去了,失业率下降,大家都有工作,又会刺激消费。周而复始,就拉动了经济整体的发展。


严重的通货膨胀就像津巴布韦币一样,会导致经济系统的崩塌,那么央妈就得回收市场上的资金,加息是最好的方式之一,银行存款利息增加,贷款利息增加,大家就更愿意把钱存银行,也不愿意贷款了,这样就抑制了超发的货币。


最近各个国家都在大量的降息,美国更是启动无限QE,反正就是印钞机开起来,国内降息也很浓重,所以很多人都担心会不会导致通货膨胀。


其实把猪肉价格上涨扣掉后,非但不是通胀,而是通缩...

通货紧缩可能很多人没怎么听说过,目前日本就是长期徘徊在通缩的边缘。

通货紧缩是比通货膨胀更为可怕的存在。

通缩就代表着物价下降,购买力提升,是不是听着还挺美好的?每年的货币不再贬值,你10年前存银行10万,到现在取出来实际购买力不变。


这非但一点都不美好,而且还会带来整体经济的大萧条。因为在通缩的背景下,大家都不愿意花钱了,因为钱很值钱,我不花这钱也不会贬值,只维持正常温饱就好了。这样企业利润就会下滑,缩减投资和开支,大量裁员,导致大家更加不敢花钱。


这就是为什么受到疫情影响,全球央行都开足马力发钱,美国更是直接让你手里塞钱,通缩是会导致社会整体的倒退,全球经济大萧条。


应对加息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降息,央行放水,存款利率下调,贷款利率下调,大家都把钱取出来花销或者投资,企业也能以更低的利息贷到钱用于发展。

但这并不能百分百阻止通缩,因为降息只是央行把钱放到了商业银行手里,商业银行能不能把钱放到社会以及实体中,这个谁也说不好。


比通货膨胀更可怕的是“通缩”


现在疫情这么严重,想去消费也不敢。或者像日本一样,这么多年依旧在通缩的边缘来回游走,安倍经济学这么大力度的放水都不行。大家就是不想消费,就是不想贷款,怎么刺激都没用。


所以怎么办呢?国家就推出了"新基建"这个概念,新基建是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科技创新领域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消费升级领域的基础设施。

先由国家主导进行投资,再由这些企业带动就业,反过促进消费。

我不认为咱们国家会进入通缩状态,本身人均GDP就只有1万美元,而美国是6万美元,潜力很大,疫情过后,将会重新回到温和通胀的状态。

那么我们现在应该做什么呢?

第一种情况,全球大萧条,真的通货紧缩了,那么钱更值钱了,能做的除了存钱之外,就是保住工作。概率不大。

第二种情况,随着疫情的结束,消费开始报复性增长,叠加政策的扶持,市场就会从大放水下的资金荒,变成市场中资金太多的资产荒。大量优质资产会被迅速投资,剩下的资金没有可投资的就会去投不那么优质的资产。

这种情况我们要做的就是手里多握一些优质资产,基金也好,债券也好,股票也好。但是前提是足够优质,比如大型企业为代表的沪深300指数,或者由国企央企债券组成的基金,或者那些耳熟能详的科技公司,都是标的。


这样当历史的车轮再次转动的时候,你才能在车上,而不是在下面推车。


分享到:


相關文章: